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人

作者:杨贤金 来源:红旗文稿 发布时间:2024-05-15 阅读量:0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强调,“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必须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新征程上,要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就需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育时代新人需要高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其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最需要进行精心引导和悉心栽培。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必须承担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把“培育什么样的价值观”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教育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价值选择和理性担当,并不断转化为自觉要求和自觉行为,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需要高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是创造和传播文明的基地,是精神文化高地,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文化引领”的重要职责,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发挥好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贡献力量。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需要高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中国特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我国大学在扎根中国大地,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滋养,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所熏陶、生长出来的独有文化特质和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时代精神。高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结合时代要求进行继承创新。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坚定走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立德,就是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大德。大学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引导青年培固民族精神之“根”,熔铸理想信念之“魂”,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共同的理想信念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当代青年面对着深刻变化的社会、丰富多样的生活、形形色色的思潮,更需要在理想信念上进行强有力的引导。高校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发展之中,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引导青年厚植爱国情怀。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高校要充分运用好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的深邃历史、广阔现实和广泛实践,讲清楚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让青春在为祖国和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引导青年担当时代责任。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应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争当正能量的倡导者、新风尚的践行者。高校中“95后”“00后”的在校学生,是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力军和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高校要培养青年敬业精神,引导青年爱业、勤业、精业,在为他人、社会和国家贡献,为时代担当中不断追寻人生真谛、生命价值和事业方向,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

引导青年涵养道德品质。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高校要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资源,引导青年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要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引导学生诚信为本,立信为先。要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引导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聚焦的是造就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通过教育引导、文化浸润、实践养成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年学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强大的精神支柱、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通过教育引导加强价值认同。教育引导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作。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多方面教育引导,强化青年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要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理论学习不深入不彻底,思想统一就没有基础。高校要努力以科学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不断强化青年的理论武装。要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组建师生理论宣讲团,构建“线下+线上、理论+实践、专业+公益”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样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要创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精神理念,也体现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现实目标追求。要坚定不移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青年学生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要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积极构建贴近师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载体,在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中注重价值引领,组织学生参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项目,探索解决“卡脖子”难题的项目,实现“有灵魂的工程教育”,引导学生在提升自身本领的同时坚定政治信仰,增强社会担当。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进行了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其间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先烈与奋斗故事。高校要充分挖掘好、利用好革命文物、红色旧址、纪念设施等红色资源,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讲好讲活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的精神谱系,引导广大师生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人高尚品质,更好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注重文化浸润实现内化于心。办大学就是办氛围。所谓氛围,就是优秀的校园文化。要构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体系,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注重发挥文化的浸润、感染、熏陶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要不断加强示范引领,引导学生积极向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学习,发挥榜样作用,带动青年学生崇尚英雄、争做先锋。高校要通过校史博物馆、科学家精神展演、大师精神传承作品等方式,引导师生从前辈的奋斗事迹和学科的发展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发挥好校园内先进群体、先进人物的示范作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积极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实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辐射带动效果。要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优良的校风学风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产生无形的感染力和约束力。高校要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建设,用好校史校训校歌等育人资源,以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引领社会风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内涵的文化品牌活动,加强文化教育熏陶,增强认同感与使命感。要凝练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品格,有机融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开学第一课等典礼活动和日常行为中,成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精神支撑,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滋养。要发挥自身优势,围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理论等做好研究阐释,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设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开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让“文脉”在校园里、在青年学生身上不断延续。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开展经典诵读、知识竞赛等活动,用文化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德行。

做好实践养成推动外化于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实践本身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不仅产生认知,更是涵养人性和塑造社会理想的源泉。要常态化开展教育实践,推动青年学生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转化为行为习惯。要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和诚信教育,大力推动德育教育,加强学术诚信建设,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引导学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弘扬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要深入推动网络文明建设。网络空间道德建设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青年学生提高网络文明素质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创作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为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贡献力量。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等,把志愿服务作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课堂。构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不断拓展资源、平台、载体,把志愿服务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志愿服务中奉献社会、收获成长。要做好就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毕业后主动选择到基层一线,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让青春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得到淬炼,在为党和人民奉献中收获成长。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在头脑中建大厦”的工作,是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高校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性工程、战略性任务,做到常态化开展、制度化推进,在师生中构建共同的思想大厦。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育人主体的作用,加强工作协同,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和体制机制,做好支撑保障。

加强党的领导,挺立“主心骨”。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也是学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保证。要充分发挥学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把握方向、制定政策、营造氛围,尤其要把好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做到政治有底线、宣传有纪律、活动有规范。要建立健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督促落实。各院系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要提高工作组织力和思想引领力,引导党员领导干部不断提升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承担起“领唱”责任,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人格力量感召群众、引领风尚。

抓好队伍建设,激发“动力源”。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就要有一支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在高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广大教师。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使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帮助学生“系扣子”“指路子”。要弘扬优秀师德文化,建立健全教职工荣誉体系,引导教师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评价制度与评价体系,全面推进人事制度综合改革,构建以“四有”好老师为导向的教师职业发展体系,引导教师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注重融会贯通,下好“一盘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孤立的,高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入学校事业发展的“大棋局”。加强思政工作体系建设,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深入开展“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这一主渠道、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等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主阵地,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普法宣传教育,融入大学章程、校规校纪、学生守则、班级公约、寝室规章等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努力把制度规范转化为育人效能,进而转化为青年学生的行动自觉与精神动力。

推动工作协同,打造“共同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社会是人生的大课堂和终身教科书。要推动构建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协同的育人机制,让学校教师的辛勤施教、家中父母的身体力行、政府部门的统筹协调、社会力量的支持配合等,都能够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力量,以实现“1+1>2”的效果。要加强校内工作协同,形成思想政治工作者、管理人员、专业教师等校内各支队伍联动的长效机制。要加强一二课堂协同,依托大项目大平台建设“青马工程”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协同效应。全面实施“师友导师”计划,不断完善研究生导师、班主任激励制度,形成各育人队伍工作联动的长效机制,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人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系天津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