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组织科研赋能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

作者:关延平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24-08-12 阅读量: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何主动对标对表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敢于担当、勇挑重担,进一步书写好以教育培养人才、以人才推动科技发展、以科技发展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大文章”?

多年来,聊城大学有目标、有侧重、精准化地规划科研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保障措施,有力有序推进有组织科研,积极回应国家战略需求、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以实际行动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蹚出了一条“顶天立地”的有组织科研特色创新之路。

一是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强化有组织科研顶层设计。

对接国家所需,加强前瞻布局。在战略定位上,学校坚持把服务国家战略作为发展的长远大计,以高站位强化创新前瞻,以高层次平台筑牢创新支点,以高水平人才夯实创新根基,以高效能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主动扛牢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使命。在战略布局上,学校准确定位需集中力量的领域,推动科研发展战略的前瞻性谋划、集约式部署和精准性统筹。学校在全国高校率先建立了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北冰洋研究中心、运河学研究院、黄河学研究院等科研平台,打造了太平洋岛国研究、北冰洋研究以及运河学、黄河学研究的“两洋两河”特色品牌。

立足特色优势,明确战略方向。学校坚持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强特色、扬优势上,将国家战略需求、学科基础与优势以及地域特色紧密结合,实施校内、校地和校企“三大融合”发展战略。学校设立融合发展处,推进学部制改革,推动学科交叉、开放、融合和结构重组,加快构建有组织的协同创新体系,有效释放多元创新主体协同的“倍增效应”。

坚持笃实力行,绘好一张蓝图。学校坚持战略引领、深度融合,努力将推进有组织科研的规划蓝图转化成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的现实图景。2022年4月,外交部、生态环境部和山东省共建的“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揭牌,办公机构设在学校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2023年4月,学校作为3个共建单位之一,获批大分子药物与规模化制备全国重点实验室。2023年5月10日,农业农村部全国畜牧总站印发《关于筹建国家种畜禽遗传评估专业中心的通知》,学校获批成为国家马驴遗传评估中心筹建单位,实现了国字号科研平台的重大突破。“十四五”以来,学校共立项建设12个“冲一流”“强特色”学科,新增省部级平台6个,7个实验室纳入山东省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全球ESI排名前1%学科增至4个,9个学科进入2023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榜单。

二是聚力高层次平台体系建设,筑牢有组织科研创新支点。

紧密围绕国家战略,不断提升服务“向心力”。早在2012年,学校就成立了全国高校首个独立建制的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目前,该中心已成为“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以及“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高水平建设单位。同时,学校持续推进建设“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这一国内首家以北冰洋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机构,为我国提升在北极研究领域的话语权提供了智力支撑。学校运河学研究院建成全国唯一的“中国运河文献数据库”和“运河民间文献数据库”,为京杭大运河成功“申遗”以及“后运河时代”运河文化遗产研究保护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

强力攻关核心技术,不断提升服务“贡献力”。学校对标国家生物医药产业规划,布局建设生物制药学科,成立生物制药研究院,优化重组农业与生物学院和药学与食品工程学院,组建了一支由国家海外特聘专家领军的科研队伍。目前,生物制药研究院已成为拥有山东省抗体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纳米药物及释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抗病毒药物工程实验室等省级研究平台的生物制药新型研发机构,其参与共建的大分子药物与规模化制备全国重点实验室也于2023年11月正式落成启动。

精心打造平台矩阵,不断提升服务“支撑力”。运河学研究院、北冰洋研究中心、黄河学研究院、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黑毛驴高效繁育与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助力国家能源安全的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支持国家“双碳”战略的聊城大学—浪潮集团碳中和实验室等优势学科平台,它们与学校其他各级各类学科平台共同组成了有组织服务国家战略的科研平台矩阵。

三是聚合平台矩阵建设所需高水平人才,锻造“有组织科研”创新队伍。

优化人才研究方向,打造科研攻关“尖兵”。学校整合国家急需行业痛点及自身优势,倾力打造了一批导向鲜明、方向集成的科研创新团队。以聊城大学毛驴高效繁育与生态饲养研究院为例,自成立以来,该研究院已汇聚了40余名高水平研发人员,积极开展毛驴高效繁育、驴生态饲养技术研究推广以及驴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工作。这些努力不仅助力聊城形成了全球唯一的驴全产业链,还使学校的畜牧学学科成功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并获批建设国家马驴遗传评估中心。

组建融合团队,打造科研攻关“大兵团”。2022年5月,学校成立黄河学研究院,整合11个二级学院的相关资源组建了跨学科研究团队,论证确定六大研究方向,有组织开展对黄河流域发展的交叉协同研究,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强化梯次培育,打造科研攻关“后备军”。学校打造了一批导向鲜明、方向集成的科研创新团队,如绿色化工与新材料、复杂系统智能分析与控制等,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协同攻关,有效提升了科研创新集成效能。其中,23个科研平台团队入选山东省勇于创新奖先进集体、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立项建设名单。

四是聚势高效能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有组织科研创新活力。

改革人才评价机制,鲜明价值导向。学校深化岗位竞聘、薪酬分配和绩效考核改革,着力推动科研评价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2022年,学校晋级副教授一级岗位的54人中,16人凭借科研创新实绩直聘晋级。

出台激励政策,推动创新提速。学校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对参与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的科研团队和项目予以“重点保障、倾斜配置”,认定科研成果贡献时强调科技人员的实际贡献。“十四五”以来,学校获批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4项、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7项,横向课题612项,立项数量及经费总额双创历史新高。

实施人才工程,锻造拔尖队伍。学校大力实施“光岳人才工程”,打破资历、学历与职称限制,精挑细选拔尖人才作为科研创新的带头人与科研工作的管理组织者。“十四五”以来,学校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

五是聚能高质量成果转移转化,打通有组织科研的创新链条。

搭建融合平台,打造校地企协同创新联合体。学校加快推进省市共建、城校融合步伐,签署城校融合发展协议等“一揽子”协议,推动实施学科产业对接等“十大工程”,校地共建聊城大学附属医院、聊城先进技术研究院、聊城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聊城大学科技园,并与知名企业共建了聊大科创轻型太阳能电池工程中心等50余家合作平台和高端智库。

健全融合机制,推动成果转化驶入快车道。学校启动高层次人才挂职“科技副总”计划,充分发挥“探头”“触角”作用,把企业遇到的技术创新难题“带回来”,把学校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出去”。“十四五”以来,学校遴选4批共257名高层次人才进入235家企业挂职“科技副总”,申请专利、提供咨询172项,筹集项目资金近亿元。

厚植融合沃土,推动产教研“三向奔赴”。学校及时根据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稳步提升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理工农医类专业计划占比达53.9%。按照“一专业对接一产业”的理念,学校与上海张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浪潮集团等龙头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和技术学院,打造了一批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高度契合、教学与实践紧密对接、科研与应用密切协同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新样板,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四链链接”成效凸显,为国家和区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力量建设提供了强劲动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