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学科发展 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湖南女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创新工作案例

原创:易中华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2-10-27 阅读量:0

 一、支部简介

湖南女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重点围绕“七个有力”要求,着力发挥政治引领、规范组织生活,以“五化”建设培育创建为抓手,探索出“一主线、五化、五工程、五育人”的“一五五五”的工作机制。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教育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建设等领域取得优异成绩。

在学校领导和学校党委组织部、美术与设计学院党总支等相关部门指导下,按照学校党委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母亲赋能工程”,形成支部建设新机制,支部建设工作取得优异成果。在湖南省“双一流”建设中获批“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一流课程”5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三等奖2项。党支部还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支部书记获评“双带头人标兵”和“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进个人”。

在支部委员会的带领下,以“五化”建设为牵引,按照建设目标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工作。支部按照“讲政治、强科研、重服务、育新人”的思路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以一流党建工作为引领,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母亲赋能”工程。依托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设计学,充分利用“视觉传达设计”等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智力优势,将设计对接乡村发展需求,以设计解决乡村发展堵点,产生了一批满足乡村振兴所急需的设计成果,真正把论文写在湖湘大地,以设计赋能乡村振兴。

二、特色经验

支部坚持“凝心聚力党建领航,推进学科专业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思路,立足支部的特色和专业优势,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响应并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推进“艺术绘筑美丽人居,以设计赋能乡村振兴”项目落实落地。

(一)党建领航,组织建设与学科专业发展深度融合

1.强化党组织引领保障,支部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共建共融共发展。支部积极开展“对标争先”建设,不断推进样板支部建设,“双带头人”标兵担任支部书记,以党建引领并助推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推进一流人才培养;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把好教材审查征订、学术讲座、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网络平台建设等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政治关。

2.工作机制上构建“一五五五”模式。以党的建设这一主线,按照“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的建设要求,实施“铸魂工程、先锋工程、文化工程、满意工程、育人工程”,形成“党建+思政育人、党建+实践育人、党建+服务育人、党建+文化育人、党建+平台育人”路径。“一五五五”模式形成工作闭环,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022年,第十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本学科党员指导的参赛项目《侗湘锦绣-国家非遗侗族织锦创新设计领航者》获得金奖。

3.工作内容上融合“五个一”。支部在具体工作中融合“一流党建、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人才”,以一流党建作为根本动力,以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为基础,以一流人才培养为目标,实现设计学学科建设稳步推进,形成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了课程体系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在湖南省“双一流”建设中,设计学学科入选应用特色学科建设点,“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入选湖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二)铸魂育人,助推创新人才培养

1.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以人才培养平台为核心、“五大模块”(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地域文化专题、专业综合实践、创新创业实践)专业课程模块结构为基础、优质双师队伍为保障、实践孵化通道为依托的教学组织格局,强调地域文化与当代审美、地域特色与课程资源相结合的专业特色,形成了地域文化传承与多元应用型创新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包装设计》课程被评为湖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确立特色教学、实践提升、创新引领“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教学路径。把思想文化内涵、工匠精神等价值引领要素及独特创意思维方式作为特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实现专业知识与立德树人有效融通。通过“学分支持、平台支撑、项目带动、设计导向”,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获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相关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余项。近两年学生参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超过500人次;参与企业、地方实际项目设计20余项。

3.以项目式教学引入企业、乡村的实际需求,精准对接形成产学研一体化链条。以“双带头人”工作室为基础开展项目制教学,以高层次校企、校地合作为基础,推动地域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支部与学校乡村振兴点——洪江市大崇乡石板桥村建立合作机制,打通产学研一体化链条;与湖南雨花非遗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专业人才培养、非遗文化设计与创新、普及与推广等专项活动,共同推动地域文化文创产业提质升级,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聚焦发展,发挥学科专业智力和优势赋能乡村振兴

1.发挥人才优势。组建乡村振兴服务团队,深度融合、精准对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指导的“湘源艺美”设计服务团队,2021年暑期赴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铜官街道书堂山村,开展了以“笃野湘行 臻湘艺美——乡村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为主题的三下乡设计服务,以学科优势助推乡村振兴,被华声在线、搜狐网等主流媒体报道。2022年暑期,“艺术绘筑美丽人居”绘画实践小队来到洪江市大崇乡石板桥村进行三下乡实践活动,深入挖掘洪江市大崇乡石板桥村知青奋斗故事,指导学生创作进行农村墙面装饰画的创作,并与村民深度交流,得到他们高度认可和喜爱,将寓教于乐融于乡村一面面白墙之中,同时党员教师对学生绘画表现方法、表现技巧等进行指导,为乡村美化,筑就美丽人居环境出力。另外,“懿心美绘”社会实践团将在石板桥村开展为期10天的“乡村宜居”“环境美化”“乡村美育”主题活动,用所学知识为石板桥村环境美化添砖加瓦。

2.发挥专业优势。当好乡村振兴的“设计师”,支部对接学校乡村振兴队,制定《为石板桥村乡村振兴而设计方案》,发挥专业和各方面人才优势,从“面”上,积极参与石板桥村的乡村振兴规划设计、人居环境美化;从“点”上,针对当地特色农产品金秋梨、冰糖柚等进行包装设计、品牌策划与推广设计以及周边的文创产品设计。2022年举办的“党建引领,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成果展”在石板桥村村部举行,洪江电视台、怀化电视台、芒果TV(湖南经视)等众多媒体进行了报道。

三、深入思考

(一)“支部+团队”,党务与业务深度融合

湖南女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书记由教学副院长担任,支委分别由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担任。支部依据“双高”建设计划目标,分别组建科研团队和课程团队,由党员牵头,深入推进党务和业务相融合,使对政策的解读和方向把握更精准,党务与业务两条线同计划、同部署、同实施,切实解决了支部党务和业务“两张皮”问题,使党员作用发挥有载体,急难险重任务中有核心,成为推动学院事业发展的有力抓手。

(二)“课程+思政”,专业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根据“艺德同心、知行同向、学用同行”思路,构建设计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设计学类专业课程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面向学生需求,守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清晰定位课程思政特色,精准育人。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思想、理念,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课程学习顶岗化”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2.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无声育人。设置地域文化、民族服饰、女红技艺模块、课程,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发挥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载体作用,从本校资源挖掘独特思政元素,将价值观导入课程教学当中去,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价值观的引领。

3.加快改革课程思政方式,实践育人。结合“设计学”省级应用特色学科、“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省级一流专业、“包装设计”“服饰图案”等省级一流课程特色,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拓展课程思政的方法和途径,打破传统课堂,依托于教育基地等现实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在验证、实践和巩固课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专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要贯通其中,能够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三)“党建+育人”,铸魂与育人同频共振

新时代支部党建工作目标是打造坚强的政治核心,发挥基层党组织力量,党建渗透融入到教学改革、学生成长和社会服务各项工作中,引导党员在攻坚克难中发挥表率作用。牢记育人初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党建+思政育人”“党建+实践育人”“党建+服务育人”“党建+文化育人”“党建+平台育人”等学生培养工程系列平台,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实践,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及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培养新时代设计领域优秀设计人才,这是支部党建融入学生成长工作的基本理念,也是立体化铸魂育人的有效路径。

(作者单位:湖南女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