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铸魂育人 ——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工作案例

原创:夏贤明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2-10-28 阅读量:0

一、背景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养德才兼备的研究生队伍,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需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需要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在建党一百周年的重大历史时刻,立足于研究生教育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挑战,以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党员为主体,成立“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百年党史宣讲团”,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创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通过浓厚“四史”学习氛围,让广大研究生尤其是研究生党员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切实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宣讲团建设发展和宣讲活动的策划开展,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成员和多位党史领域专家予以专业指导,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平台支撑,有多渠道党建思政经费提供经费保障。通过“党史宣讲”,宣讲团成员以讲促学,增长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自觉听党话,更加坚定跟党走,在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头作用。

二、特色做法

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宣讲团构建形成了以“三大渠道”“三大类型”“三大阵地”为一体的“三三三制”党史宣讲工作体系,为党史天天讲、党史人人讲做好了顶层设计。

在培根铸魂上着眼,构建自我提升“三大渠道”——理论输入、行为养成、红色走读。为更好宣讲党史,宣讲团成员首先要自觉深入带头学习党的百年历史,从历史文献中、从党史课堂上汲取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在行为养成上,开展“伟大建党精神”系列主题寝室活动,各寝室成员结合日常的学习生活实际,积极构建“浸润式、立体化、全覆盖”的党史学习教育模式和机制。为了对作品进行深入打磨,更好地再现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宣讲团利用课余、假期时间,赴井冈山、葛源、方志敏干部学院、安义等地开展一系列“红色走读”活动,重温革命故事、瞻仰革命先烈、体悟革命精神,深度挖掘、传播身边的红色资源。

在守正创新上发力,聚焦内容设计“三大类型”——5分钟党史故事、15分钟党史栏目、45分钟专题党课。为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宣讲团开发不同形式、不同时长、不同内容的宣讲作品。在距离党的百年华诞一百天之际,宣讲团正式启动“党史天天讲”活动,每天清晨在国旗下饱含深情地宣讲一个5分钟左右的党史故事,为党史学习教育营造了浓厚氛围。为了更好地学党史、讲党史,宣讲团不断创新,原创了15分钟左右的人物访谈《红色传家宝》、红色话剧《可爱的中国》等的党史栏目,用多种宣讲方式展现出青年学子不忘峥嵘岁月、铭记铮铮誓言的担当。宣讲团成员在课堂上讲述党代会、党内人物事迹,通过走访社区、进企业等形式,开展45分钟左右的专题党课,通过党课更好地发挥宣讲团的号召力,将党史学习教育落到实处。

在资政启民上探索,筑牢宣讲实践“三大阵地”——进课堂、进基层、进网络。宣讲团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影响广泛的党史宣讲活动,研究生百年党史宣讲团走进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积极在课堂宣传党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带动形成“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浓厚氛围。研究生百年党史宣讲团走进社区、走进企业、向社区居民传递党的革命精神。深入学校对口帮扶的铅山县虹桥乡桥亭村扶贫点,和老党员们一同回顾党的历史。研究生百年党史宣讲团开启网络宣讲,单场宣讲报告在线观看量最高达29万余人次,为党史宣讲赋予新的形式和能量。

三、工作成效

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赢得媒体广泛关注。党史宣讲得到了人民网、学习强国、中国教育电视台、江西日报、凤凰网、江西教育电视台等众多媒体的纷纷报道。研究生百年党史宣讲团副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陈瀚同学多次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江西日报、江西教育电视台等媒体的采访;宣讲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王暄同学受中国教育电视台邀请,参与建党百年大型节目《旗帜·中国青年说》节目录制,承担“三湾改编”的专题宣讲任务。

第二,育人成效显著。通过宣讲,宣讲团成员一次次感悟故事中人物的伟大付出以及传递的伟大精神,让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通过一代代青年的表达,口口相传,不断焕发出新的光芒。在这过程中,更好地提升研究生对党的全面认识,形成高度的政治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继往开来的使命感,并成长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先行者和示范者。

第三,理论自信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新时代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创新的生力军。通过“党史宣讲”,宣讲团成员以讲促学,增长专业知识,坚定专业自信,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基本素养。在“青年马克思主义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课题项目申报工作中,一大批研究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课题申报工作,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一腔热情投入到理论学习和研究工作中,不断扎实理论功底和理论素养,为不断深化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做贡献,为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四、经验总结

理论提升与实践体悟相结合。实践产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二者的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宣讲的政治准确性和育人有效性。一方面,宣讲团在平时的工作中,借助纸质书籍与互联网平台等资源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关注研讨时事政治,提升宣讲团成员的理论素养,并以党史小故事、讲座、征文写作等形式进行理论输出,既育己,也育人。另一方面,宣讲团成员前往红色遗迹和历史现场,实地感悟革命前辈的峥嵘岁月与崇高人格,并以演绎、录制等实践方式进行输出。在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争把宣讲工作做到最好。

内容挖掘与形式创新相结合。宣讲团不仅着眼于现成宣讲内容,而且深入实地调研,挖掘鲜为人知的党史故事,并进行系统整理,在此基础上创新宣讲形式,采用话剧、歌曲等新颖形式将鲜活的党史事迹讲给更多人听。通过“内容挖掘”,宣讲团成员以挖促学,以挖促讲,增长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自信地成为了“宣传器”和“播种机”。

五、未来规划

首先,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未来将继续在规范化和标准化方面下功夫,扩大受众规模。探索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主题团日”等为载体,开展规范化宣讲活动;在学校国旗日日升、党史天天讲活动当中,总结经验,在内容创作、审核把关、现场宣讲、成果开发等环节进行标准化设计,形成工作规程,提升宣讲质量。

其次,继续在常态化和制度化方面下功夫,夯实宣讲成果。党史学习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学习过程,需要常态化开展,才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推动常态化学习,则需要制度化加以保障,宣讲团将会创新集体备课形式,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对我们备课、试讲、宣讲等全过程进行打磨,以此来形成长效机制,努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再次,继续在分众化和对象化方面下功夫,提升育人实效。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要注重方式的灵活性,不能搞“满堂灌”,要主动把握不同学龄层次人群需求,注重分层分类进行宣讲。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各具特色、统筹兼顾的综合宣讲方案。同时,宣讲内容注重贴合受众生活,为受众量身定制宣讲内容。加强宣讲互动,探索借助网络互动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努力形成宣讲人和听众的情感共鸣。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