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要讲清楚“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哲理

作者:田玉敏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3-07-20 阅读量: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其目的是实现价值引领。思政课要讲清楚“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哲理,既要知其言更要知其义,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人民群众既是历史主体、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评判主体。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民”是最根本的哲学。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对党百年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在新时代的新表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体现了人民历史主体性与价值主体性的辩证统一,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和执政理念。思政课要坚持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统一,教育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根本性意义,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强化理论武装,掌握科学知识,锤炼过硬本领,勇担时代重任,在服务人民群众中实现人生价值。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蕴含着世界物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基本国情,依靠自身力量,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自信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铸就的精神气质,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自立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重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自己处理,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坚持走自己的路,是自信自立的精髓。思政课要讲清楚“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蕴含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教育和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实践精神和走自己的路的信心决心,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因此,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中国共产党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充满艰难险阻,既要坚持根本之道、把准方向,也要开拓进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是我们成就伟业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守正就是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创新就是勇于探索、开辟新境,即“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思政课要讲清楚“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标识,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教育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既要做到道不变、志不改,又要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开辟新境、勇攀高峰。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矛盾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问题”实质上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增强问题意识,聚焦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同时要承认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政课讲清楚“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矛盾观,教育和引导学生坚持矛盾分析法,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既要善于发现问题,又要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要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切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蕴含着马克思主义联系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中国是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正在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突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才能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蕴含着马克思主义联系观,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思维方法。思政课讲清楚“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蕴含的哲理,教育和引导学生牢牢掌握系统观念这个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以系统观念看待全局,以全局意识认识大局,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逐步培养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人类社会将从各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弘扬“协和万邦”“天下为公”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站在世界历史高度,审视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思政课要讲清楚“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教育和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准确把握全人类共同价值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脱贫攻坚、全球抗疫等鲜活案例深刻理解大党大国的责任担当,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