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记忆 培养时代新人

原创:张雅光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3-09-26 阅读量:0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金秋时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她的74周年纪念日。为铭记历史,缅怀革命先烈,致敬为新中国的建立而英勇牺牲的革命英雄,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前往河北省黄骅市烈士陵园,聆听红色故事,追寻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追寻红色记忆,重温英雄事迹。黄骅市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属于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记载了902位不同革命历史时期牺牲的烈士。陵园集宣传、教育、游览为一体,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大厅、黄骅烈士纪念展馆、赵博生烈士纪念展馆、烈士墓区等,是缅怀革命先烈、传播红色文化的精神文明阵地。走进烈士纪念大厅,思政课教师聆听红色故事,重温黄骅、赵博生等革命先烈叱咤风云、骁勇善战的英雄事迹。黄骅,湖北省阳新县人,15岁投身革命洪流,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黄骅立志做一匹“革命的骏马”,1943年3月,黄骅调任八路军冀鲁边军区司令员,同年6月30日,黄骅在新海县大赵村主持召开重要军事会议时,被叛徒杀害,时年32岁。赵博生,河北省黄骅县人,1917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到1931年在冯玉祥部及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任职,193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宁都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1933年1月,在第四次反“围剿”中,赵博生亲自指挥战斗,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6岁。毛泽东曾评价赵博生是“坚决革命的同志”,2009年赵博生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讲好红色故事,解读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红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黄骅市烈士陵园,思政课教师耳闻目睹了黄骅、赵博生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高尚情操,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教学素材。思政课教师要用心用情讲好红色故事,要深入挖掘红色故事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义,凝炼红色故事之魂,以故事的真实吸引人,以故事的细节感化人,以故事背后的道理启迪人,以故事蕴含的精神鼓舞人,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用红色故事感染学生,从红色故事中汲取奋斗力量,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讲好红色故事,要注重解读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魂、生存之根、发展之本。“先锋,先锋,热血沸腾!先烈为平等牺牲,做人类解放救星。侧耳远听,宇宙充满饥饿声。警醒先锋!个人自由全牺牲。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仁成功,实现大同。”这首《革命精神之歌》由赵博生亲自创作,生动诠释了革命先烈救国救民的革命理想,充分体现了革命先烈以身许国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的精神追求。黄骅、赵博生等革命先烈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共产党人的信念与忠诚,以实际行动表明对党忠诚是红色基因的核心特质,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红色基因的精神之魂,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人民至上的情怀是红色基因的生存之根。

传播红色文化,培养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等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具有筑牢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作用。思政课教师要依托革命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等红色基因库,创新红色教育,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培养时代新人。要拓展红色教育载体,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将思政课课堂从校内向校外延伸,开展红色研学,实行现场听讲解、观看体验与个人感悟相结合,亲身感受历史事件的发生,追寻红色记忆,增强对伟大革命精神的认同,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铸魂育人功能;要组织开展诵读红色经典原著、观看红色电影和吟唱红色歌曲等活动,引导学生汲取红色文化养分和精神力量,厚植爱国情怀,点亮信仰之灯,引领前行之路;在全媒体时代,要建立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红色阵地,营造图像、文字、故事叙述者与听故事的人相融合的立体形态教学情境,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让文化遗产动起来,增强红色文化的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提升红色教育效果,引导学生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发扬红色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让共产党人信仰的种子、精神的谱系、制胜的密码等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作者系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