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语言逻辑,打造更有温度的思政理论教学

原创:王韵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3-10-24 阅读量:0

思政课是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青年人放下手机抬起头,让教师能够带着理论走下讲台走入脑海,真正使其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挑战。就新时代的历史特性来看,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开始呈现出与时代、学情脱节的迹象,历史和现实都在呼唤适应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如何守正创新,找寻一种不完全流于形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当下思政课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让理论走入学生生活,需要创新语言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思政课的本质属性。思政课讲道理,就是要讲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讲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道理,讲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

以笔者讲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例,尽管现行教材中的表达已极尽简明,但在实际教学中受限于学生的学科背景、知识积累、人生阅历等多方面因素,传统灌输式教学语言呈现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很多道理原则不能以贴近学生实际的逻辑呈现出来。当下,“以学生为中心”是教育教学领域反复提及的变革潮流,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真正入心、入脑,讲好讲活道理,完成应有的历史使命,不能仅仅流连于“老师讲得好”,更应注重对时代变革的回应,顺应学情形势的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得出结论”。理论有其自洽的逻辑范式,可在实际教学中,单纯的理论灌输无益于增进学生的认知。不同于传统的一元灌输式课堂教学,叙事教学是从学生的受知视角换位审视,将叙事思维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关注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生命情感体验,进而达到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效果;同时,用学生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讲共同关注的热点,化解晦涩艰深的理论,增进课堂有效沟通,实现师生间的“双向奔赴”。引入叙事语言进行教学,现实意义在于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摒弃教师高高在上的表达视角,用学生想听爱听的语言,春风化雨,建构由书本知识走向思维塑造的桥梁,最终将理论导向现实。通过变革教学语言的表达逻辑,调整课堂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激发受众的共鸣。运用恰当的案例,以娓娓道来的叙事语言为学生讲述,可以把枯燥的理论与生活世界相结合,促进学生对书本理论的生动认知,在“愿意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能够将理论带入现实,达到“主动用”的目的,知行合一,实现“真学、真信、真用”,思政课才能够真正孵化成学生喜爱的“金课”。

让道理深入学生内心,需要为语言注入“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思政课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情怀最能打动人,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真信才有真情,真情才能感染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关注理论知识的解读,更要注意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引领建构,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对于思政理论教学来说,每一堂课的使命就是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守正创新,俯身贴近学生生活,才能打通教与学的“任督二脉”,推动学生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讲案例讲中国故事动真情,首先要有家国情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自身还要有传道情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投入真情实感,对思政课教育教学有执着追求。其次,以学生为中心,心中始终装着学生,才能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用理想的光芒照亮青年人的内心世界,用理论的养分哺育一批批时代新人。最后,要提升思政课堂的情怀维度,坚持理论性与生活性相统一的原则,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实现理论世界向现实世界转向,这就需要思政教师不断降低与网络舆论、社会热点的“延迟”,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紧迫感,让教学语言和案例分析更加生动鲜活,更能打动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创新思政课堂语言逻辑,能够推动思政课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转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接受度,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真正走出书本、走下讲台、走进思想。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