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轮驱动”背景下辅导员可以更加主动作为

原创:吕峰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3-10-30 阅读量:0

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和教育部先后印发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各类指导性文件,党和国家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轮驱动”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轮驱动”背景之下,高校辅导员如何更加主动作为,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课程思政的提出迎来了思政教育的春天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种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部分高校学生在专业课和思政课中存在着厚此薄彼的现象。他们认为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己未来的求职就业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思政课和思政教育在这些同学的眼里成了可以随意“摸鱼”的“水课”。

当前,党和国家紧锣密鼓地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鉴于此,高校辅导员可以旗帜鲜明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下问题:既然思政课是可以随意“摸鱼”的“水课”,既然思想政治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存在,那为什么党和国家还如此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如果说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要,那为什么在专业课程中还要融入思政元素?既然专业课程中融入了思政元素,如果对这些融入其中的思政元素不能产生发自内心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能真正掌握好这些融入其中的思政元素,那就不能说明自己的专业课程已经学好,至少是没有完整地学好。

因此,课程思政的提出实际上让高校辅导员迎来了上好思政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春天。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和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辅导员应该紧紧抓住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轮驱动”的有利时机,用好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讲思政、谈信仰,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精心“栽培”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新时代大学生,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思政课程本身也内蕴着课程思政,思政教育既要注重育人,也要注重育己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高校辅导员往往兼职承担着“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思政课程的教学工作。一般而言,我们比较容易形成这样一个认知:课程思政是那些看上去和思政元素似乎很少搭得上边的专业课程才需要考虑的,比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课程、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农学类专业课程等等。至于思政课程,其本身就是讲思政的,何来“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一说?

事实上,课程思政要深入挖掘的,不只是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还包括了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相对而言,思政课程在课程内容上确实是囊括了相当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思政课程”。但是,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尤其是本身还是高校辅导员的兼职思政课教师,特别要注意在自我要求中体现出课程思政的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第一,政治要强;第二,情怀要深;第三,思维要新;第四,视野要广;第五,自律要严;第六,人格要正。”因此,作为立德树人的高校辅导员,在自身思政课的教学中,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及其他各方面的人格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要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收到预期效果,关键在教师,关键是教师自身有坚定的信仰。如果在平时的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自己对所讲的内容都没有坚定的信仰,讲授相关内容时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底气,也就更不可能让学生产生信仰。因此,辅导员只有自己有信仰,才能让自己的教育教学给学生以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不能仅仅满足于传达信息,更不能在学生面前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甚至错误观念。

此外,辅导员还要在各种细节上表现出对自己课程的高度重视,不能自己首先就认为自己的课程可有可无。辅导员精心备课、认真上课,以自身的渊博知识教育引领学生,以自身的崇高师德感染感化学生,方能较好地发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功能。事实上,很多的思政元素就在我们的育人态度中显示出来,认真对待自己的课程,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的具体体现,而只有我们自身首先敬业了,我们才能够去引领学生敬业。

因此,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轮驱动”的大背景下,辅导员可以更加主动作为。无论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讲授中还是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都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实现既为“经师”,更为“人师”,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同时还要注重陶冶学生情操,温润学生心灵,从而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