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学要重“情”

原创:梅晓丽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3-12-12 阅读量:0

近期,全国高校掀起了加强学风建设热潮,有的高校强调了到课率、抬头率以及前排学生入座率的“三率”检查,有的高校针对不带教材、不做笔记、不提问题、不坐前排的“四不”现象加强了督导。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也是“三率”问题和“四不”现象的重灾区,自然成为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抓手。但是,面对“三率”检查和“四不”现象,许多思政课教师颇为力不从心,光讲道理难以奏效,强制要求更是难以服人。那究竟该怎么办?这就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真实需求出发。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但课堂管理中要重“情”,“以情感人”才能真正产生“以理服人”的效果,才能真正改善学风,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一、思政课教学要倾注深厚情怀

学生既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需要,更有建立信仰和理想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思政课教师首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对自己所讲的信仰、理论和道理深信不疑,才能取信于学生。要想让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师就不仅要讲清楚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更要为人师表,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教师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哲学家雅尔贝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倾情展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深情释放自己深厚的家国情怀,学生才可能真正愿意抬头认真听教师讲思政课,才可能实现“尊其师,奉其教”。

二、思政课教学要与学生共鸣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思政课能否以理服人,根本上还是要抓住学生,要走进学生心里,了解学生思想情感的实际需求,与学生产生共鸣。如,学生不坐前排的表面原因是学生要有选择座位的自由,实际上可能更多地是因为学生习惯待在“舒适区”,不愿主动走出“舒适区”。再如,学生课上刷抖音、快手,表面上看似乎是教师的讲授不如短视频吸引人,实际上可能是因为学生空虚、迷茫或焦躁的内心无处安放,从而通过短视频的即时满足来掩盖内心的不安。思政课教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学生思想情感的真实需求,主动帮助学生走出“舒适区”,让思政课与学生建立起实际联系,让思想盛宴所带来的“持久获得感”战胜短视频所产生的“即时快感”。学生只有把教师看作“知心人”,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三、思政课教学要增强语言艺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讲”是主要的形式。除了要明白讲什么的工作,还要明白如何讲,也就是要把道理“讲活”。通常,为了增加讲道理的效果,教师会采取讲故事等方法。但是,同一句话、同一个故事即使由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候以不同语气语调讲出来,所产生的效果也可能完全不一样。据说,当人类进行面对面的对话时,词语只能为对话带来7%的信息量,而语气、音量和语调能带来38%的信息量,剩下的55%的信息量来自身体语言。思政课教师一般要在好几个班级讲述同一个内容,但是所产生的效果却可能大相径庭。效果好的,通常是教师激情饱满,其语言特别是身体语言既打动了学生,也打动了自己;相反,效果不佳的,往往是教师语言平淡、激情不足,可能连自己都打动不了。在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条件之下,教师往往注重讲课的内容,却忽视了提升语言的魅力。这里的语言,不仅包括文字语言,也包括身体语言。要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就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精美的PPT或板书,更要让学生看到教师满怀深情的表情动作、听到教师富有情感的声音语言。当然,这里不是指教师要成为演员,而是教师要把自己坚定的信仰、深厚的情怀和对学生深切的关爱通过贴近学生的词语和富有情感的身体语言表达出来,与学生同频共振。

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通。为了改善学风,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爱学习、爱思政课,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注重把道理讲深讲透,更要用心用情把道理讲活、讲到学生心里去。

(作者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