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四个转变” 聚焦“两个结合”,赋能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原创:刘青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4-05-22 阅读量: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的重要讲话精神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使命。

现阶段,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仍然面临一定的问题,如辅导员面临事务工作繁重、安全责任重大、职称晋升等问题,且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因此,克服职业倦怠,强化使命担当,实现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成为辅导员成长发展的新课题。

一、完成“四个转变”,克服职业倦怠

(一)从单打独斗向团队合作转变

作为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培养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使命,单靠个人力量很难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在学生工作中很容易形成疲于应付各项工作的状态。因此,要善于发挥团队的力量,通过团队分工与合作提升育人工作实效,同时在团队建设中发挥自身优势,明确职业定位,促进工作品牌化、特色化,在团队合作中,通过榜样示范引领,提升育人质量,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成就感,提升职业认同,有效提升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

(二)从热情向热爱转变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提出了选聘辅导员的条件,要求辅导员要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甘于奉献,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部分辅导员面对纷繁复杂的学生事务工作,最初入职时的新鲜感和热情很容易消耗殆尽。理想信念是辅导员成长发展的风向标与源动力,坚定的信念源于他们对辅导员工作的热爱,基于热爱,才能够增强辅导员对学生工作的幸福感与认同,促使他们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积极主动履行好工作职责。基于热爱,转化为强大的驱动力,主动了解、贴近学生、关心学生,树立成为青年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的信念,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三)从单向传递向双向互动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坚持关心学生、围绕学生、服务学生,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认知规律与需求,采取有温度、有亲和力、有针对性的方式,突出教育重点,将立德树人落实在师生的双向互动中,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现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广泛覆盖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实现从单向传递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业、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从经验推动向专业化发展转变

教育部43号令中提出,作为辅导员要有相关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方法,具备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能力。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树立专业思维、增强专业素养、掌握专业方法。辅导员新入职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学生工作和角色转变等问题,很容易陷入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忽视学生实际需求的“死循环”,因此要转变依靠经验的传统“经验型”框架,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努力学习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勤于学习、善于反思、主动创新,在促进自身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中提升育人实效。

二、聚焦“两个结合”赋能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一)将事务性工作与理论研究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其中一项就是要有扎实的学识和知识功底。作为辅导员,除了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外,也应将学生工作实践加以总结和升华,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增强专业素养。学生工作不仅涉及做好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同时还面临一系列事务性工作,善于在工作中将实践经验、工作方法上升为理论成果,是辅导员从事理论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离不开学生工作的生动实践,理论研究的目的是更好地指导和改善实践工作,因此辅导员要善于将学生事务工作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更好地改进工作、推动工作创新,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二)将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相结合

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形成“三全育人”格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将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相结合,能够帮助青年形成严于律己,知敬畏、守底线的规矩意识,同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合理诉求,对于学生的困难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风清气正、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三、做好青年健康成长成才的护航者和引路人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工作的主责主业就是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因此在工作中要坚持关心学生、围绕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不改政治初心,不辱育人使命,努力提升核心素养、育人水平,带着温度工作,带着思考工作,带着热爱工作,成为教育变革的中坚力量、学生成长的引领力量和学校创新的推动力量。

(一)坚持育人导向,厚植教育大情怀

无数教育家和优秀教师正是基于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使命为国家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辅导员要坚持育人导向,做一名“有情怀”的教育工作者,具备关爱学生的情怀、进取的事业情怀、奋斗的理想情怀。突出价值引领,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在情感上贴近学生,在行动上帮助学生,在心理上支持学生。坚持育人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专业技能,注重经验总结,明确职业发展路径,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立志做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大先生”。

(二)优化育人功能,夯实职业胜任力

学生工作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工作手段等方面关系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者、教育者、管理者、组织者、服务者,辅导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优化育人方式,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在育人实践中将工作职责上升为育人体系,在扎实研究中促进工作创新,做到想干、能干、会干,夯实职业胜任力,提升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服务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

(三)坚持育人育己,实现全方位发展

做好学生工作离不开宽口径的专业知识储备,需要辅导员紧跟时代步伐,夯实立德树人的专业素养,始终保持育人先育己的终身学习理念,在个人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中练就过硬本领,做好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主动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做好青年研究,在工作中实现单向说教到双向奔赴的转变,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职业责任感与使命感,引导学生知行合一, 努力成为学生思想政治的引领者、学习生活的陪伴者、心理疏导的解惑者、生涯辅导的导航者。通过广泛学习,不断拓展知识储备与专业化、职业化思维,不断提升从业本领与育人水平,实现全方位发展。

(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