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内容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具有内在一致性,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是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使命。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是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保障。
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是党领导思政课建设的优良传统
党的创新理论是思政课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理论源泉;思政课是系统化讲授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渠道,是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的主阵地。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在思政课建设中突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中推动并加强思政课建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让广大有志青年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斗争理论等为中国找到一条光明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武装中赢得青年、赢得民心,进而逐渐由弱到强、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这一时期,我们党在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高校开设“党的建设”“中国革命运动史”“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课程,在列宁小学开设“社会工作”课程,在解放区的小学、陕甘宁边区的中学开设“政治常识”课程。这些课程把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转变学生思想紧密结合,为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思政课建设、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积累了宝贵经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扩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普及,使党的指导思想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指导思想,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强大思想保证,我们党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把“中国革命常识”“共同纲领”列入中学教学计划,在高校开设“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课程,强调中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理论创新引领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党中央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要求,对思政课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可以说,每一次推进课程体系建设,都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成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首要任务。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2024年5月11日,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强调“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这不仅是党领导思政课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重要渠道。
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是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的时代要求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全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重要阵地。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坚持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坚持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思政课建设开创新局面。新时代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要立足时代发展、反映时代要求、答好时代之问,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为引领的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以教育内容和理论武装的时代性、科学性、系统性,确保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频共振,与时代要求同向同行。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在讲深、讲透、讲活党的创新理论中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如以数智化赋能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基于人工智能新技术,推出以沉浸式、研讨式、全景式为主要特征的智慧课堂,打造虚实结合的育人场景。通过更多学生爱听、能懂、真信、笃行的新时代高质量思政课,丰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内容和形式,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要在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的有效结合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开门办思政课的理念,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育人体系。一方面,通过思政课传授党的创新理论,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把“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有效融合,将触角延伸到广阔的社会空间和网络空间,推出“田野里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车间里的思政课”等,整合多种教育资源,把抽象的理论变成具体可感的场景、案例、故事,形成课堂教学新模式、新生态,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
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保障
思政课是培育时代新人的主渠道,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保障。
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学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应有之义。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构建起更为坚实的新时代铸魂育人教材体系;建设系统完备的课程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入脑入心。通过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思想性、时代性、引领性,让广大青年学生更为深切地感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伟力,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充分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成就是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也是党的创新理论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思政课建设要充分把这些成就作为内容支撑,通过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理论、从成就中汲取力量,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热情。
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思政课教师承载着理论武装、价值塑造、人格养成的重要责任。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和高度的政治觉悟,能够准确地传达党的创新理论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关键在于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新时代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青年提供有力支撑。
《光明日报》(2024年07月23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