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实践“大思政课” 培育新时代“兴农人”

作者:施树成 来源:吉林日报 发布时间:2024-10-21 阅读量:0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培育新时代“兴农人”能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思政课解决的正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立足新时代新发展要求,农林院校应不断创新思政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以社会实践为契机,贯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不断提升育人质量,厚植学生“三农”情怀,激励新时代“兴农人”投身乡村、扎根基层,用青春和智慧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服务“三农”内生动力。内在驱动力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原动力,是激活主观能动性的“能量密码”。思政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学生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对象,也是思政工作的重要参与主体。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用好用足社会实践这个广阔的“大思政”课堂,激发和释放学生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内在驱动力。积极引导学生走进乡村开展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立足乡村发展现实需要提出针对性建议和对策,更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智力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分享实践感悟,通过讲述乡村振兴进程中党的领导、党员的模范作用、典型人物励志故事、乡村发展变化等,将亲身体验感悟升华为奋斗精神、内化为优秀品质、外化为实际行动。思政课教师应积极组织优秀实践团队走进社会实践思政课堂,汇报调研成果,引导学生交流经验体会,并针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讲深讲透讲活背后的精神和道理,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具体,提高实践思政课的育人成效。

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全力培养学生服务“三农”意识。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主渠道的教学主体,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通过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环境的创设等环节,对学生思想形成、道德养成、品格塑造起到正向引领和导向作用。农林院校思政教师应立足学科专业特点和学生成长所需,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抓好用足社会实践“大课堂”育人渠道,努力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能力素养,同时更好发挥实践课堂对学生思想洗礼、精神砥砺作用。进一步强化创新思维,精心谋划实践教学方案,立足地区风土人情,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创新教育模式,开好“科技小院”思政课、“田间地头”思政课等,以“沉浸式”“体验式”方式,引领学生感受新时代以来农业农村的伟大变革,在领略乡村振兴生动实践的同时,为学生解答好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等方面困惑,厚植学生“三农”情怀,激发其刻苦成才、振兴乡村的强大动力。充分利用广袤乡村田野这一最“接地气”的大课堂,深入开展农耕文明教育,培育耕读精神,让学生深切体会劳动艰辛和收获喜悦,并结合农耕文明历史和文化内涵,让学生学习古代先贤的智慧和品质,了解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光辉成就,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领学生积极投身“三农”工作。“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拥有了这种深沉的情感,便会产生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贡献青春力量的无限动力。实践教育是培育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要发挥好社会实践思政课堂的育人作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博物馆等形式,积极挖掘其中的爱国主义元素,精心设计议题,以瞻仰、朗诵、角色扮演等充满仪式感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接受爱国主义精神洗礼,激发其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广大农林院校应深入挖掘乡村振兴典型人物的事迹,组织学生调查走访模范共产党员、农村种植大户、致富带头人等,特别是邀请扎根基层创业就业的学生代表,讲述其在乡村振兴中贡献青春力量、实现人生价值的感人故事,发挥好榜样的示范作用,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坚持实践导向,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引导青年学生奔赴乡村一线、扎根农村奉献,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