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金课”铸师魂,淘汰“水课”正师风

作者:赵显贵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19-08-21 阅读量:0

参加了主题为“厚植弘扬师德风尚  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网络培训示范班学习,受益匪浅,感慨良多。作为一名专任教师,以下结合个人工作实际谈谈学习心得。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是“立德树人”这一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的具体化。课程目标的达成直接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进而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可见,课程虽是教育的微观环节,但它解决的却是教育的战略大问题。和国际上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课程存在一些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挑战度不够等问题。课程质量正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短板、瓶颈和关键所在。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一名专任教师,我认为,站好讲台,精心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就是铸师魂、正师风的最有效行动。

什么样的课是“金课”?我认为,“金课”在思想上有引领性,内容上有前沿性,形式上有多样性,难度上有挑战性。思想上的引领性,指的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也即所谓课程思政。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文化知识教育各环节。总书记的讲话对我们提出了课程思政的要求。内容上的前沿性,指的是课程的授课内容要反映该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应用,体现前沿性和时代性。形式上的多样性,指教学组织方式多样化,避免单一的讲授模式,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线上线下深度整合,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难度上的挑战性,指课程授课内容、练习、作业、考试等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持续努力,跳一跳才够得着。具有引领性、前沿性、多样性和挑战性的“四有”“金课”,把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融合,旨在培养学生应对复杂问题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下面我以自己教授的《近世代数》为例,谈谈如何将专业课打造成“金课”。首先,把思政内容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这就要求课程思政在形式上不能以传统思政理论课的面目出现,否则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和反感,适得其反。要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深度挖掘其中的思政资源,讲好其中的思政故事,使思政有机地融入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例如,在《近世代数》这门课程中,涉及到阿贝尔、伽罗华等许多近代数学家在艰苦环境中坚持不懈追求真理的传奇故事,以此可以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

其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紧跟时代,反映本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应用。这并不能简单理解为一定要讲授前沿知识。事实上,对于很多基础理论课而言,很难给本科生讲授前沿知识,但我们可以建立起本课程与前沿研究和应用的联系。例如,本科课程《近世代数》的教学内容为十九和二十世纪发展的数学知识,目前其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都已远远超出本科生的课程要求,没法直接引入课堂教学。但是,这门课的内容作为现代数学的基础,在许多数学领域都以工具的形式出现。2018年菲尔兹奖得主 Peter Scholze的获奖工作为他创立的 p进类完美空间理论及这一理论对著名的朗兰兹纲领的重大突破,而这些理论都是建立在群、环、域等《近世代数》基本概念基础上的。这些联系是可以引入本科课堂中的。

再次,课程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应该多样化。对于《近世代数》,它的概念多,内容抽象,逻辑性强,初学者很难掌握。我们针对这些特点,建立了基于在线答题系统和微信公众号的教学辅助平台,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课程在线预习、测试和反馈。这一教学方式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和互动性,深受学生欢迎。

最后,课程在难度上,应有一定的挑战性。我们在《近世代数》课的做法是,在讲授的深度和广度、作业的题量和难度都经过精心设计,甚至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同时感受到成就感和挑战性,体现了课程的个性化。合理增加课程的难度,对学生有效“增负”,使学生不能轻轻松松过关,但跳一跳又够得着。我们步步为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2018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全面梳理教学内容,合理提升本科生的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和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并首次提出,要淘汰内容陈旧无挑战性的“水课”,打造有挑战度、难度和深度的“金课”。建设中国“金课”,淘汰“水课”,我们每一位专任教师都责无旁贷。我们要以踏实的实际行动,精心打造有引领性、前沿性、多样性和挑战性的“四有”“金课”,厚植和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作者:赵显贵 惠州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