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面向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因材施教,促进学习者释放潜能。课程地图(Curriculum Mapping)作为高校课程开发整合与规划管理的工具性概念,其本质上是一种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设计理念与方法。它是高校围绕学生未来可能的职业生涯发展所需核心能力的培养,而展开的课程及教学活动的整体设计规划。其在形式上表现为一张关联培养目标、学生核心能力、课程规划以及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等核心要素的逻辑关系图表,在实践中呈现出系统性、导向性、可视化和动态性的基本特征。相对于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或课程大纲而言,课程地图围绕课程的教与学,将教师、学生、教学管理者以及相关利益者联结在一个动态的系统之中,实现了教师之间的专业对话、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及课程规划设计与社会职业需求之间的有序对接,充分体现了教与学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理念。课程地图的应用与发展,为高校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省察视角和实践路径。
课程地图可帮助教师整合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地图的编制和应用契合了高校课程体系整合优化的总体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了课程规划自上而下的传统权力结构,为教师充分发挥专业自主权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记录与省察工具。在课程地图理念下,高校课程规划的权力结构由垂直的支配关系变为横向的合作关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人员、学科专家和教师在课程规划过程中形成一种分工合作关系。课程地图的系统性特征以及其所反映的诸多因素之间的动态逻辑关系,促使教师对课程体系的整合优化始终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首先,通过编制课程地图,教师可以明确每一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学习目标和要求以及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培养关系等相关信息,从而有助于教师从专业角度更好地把握每门课程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方面的具体要求,及时发现课程建设中需要改进的内容和环节,进而改进教学方法、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子课程地图的产生,教师可以通过检查电子课程地图生成的图表,检视自己所讲授的课程内容是否存在知识盲点、是否有整合的潜在部分、是否存在与学生应达到的学业标准不匹配的现象,从而确定课程内容的取舍,最终形成一个更加精简、更加综合的课程体系。其次,课程地图对课程体系、“核心能力”以及培养目标之间关系的整体把握,在实际应用中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上注重时效性、灵活性和实用性。比如,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实际将自己的课程地图与在线课程、e-learning 以及慕课(MOOC)等资源结合起来,绘制自己的“个性”课程地图,以便使课程更加切合学生的需求。最后,课程地图所反映的课程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各门具体课程的教与学在资源上共享、在内容上交流、在教学模式上合作。课程地图的应用,为高校整合课程资源和教师团队力量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实践平台。编制课程地图也必将成为高校教师加强交流合作、共享教学资源、促进专业发展的新途径。
课程地图可为高校学生学业规划提供导向
课程地图的编制和应用为高校学生学业规划发展提供了鲜明的导向和明晰的路径,也为学生学习成果检测提供了标准依据。课程地图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立下的“承诺书”,是围绕学生核心能力养成,着眼其成长成才和未来发展的学习路径的“私人订制”,它可以让每一位学习者都有机会和权利根据个人需要、兴趣和特长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制定符合自身发展期望的专属修读课路径、生涯规划,以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避免走弯路。首先,课程地图作为建立在课程教与学基础上的一个可视化工具,为学生学习过程提供了一个“鸟瞰”的认识框架,让学生明确学习每门课程的意义和作用,明确学习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减少学习过程中的课程信息“碎片化”,尽可能实现学习成果与学业目标的“一致性”,从而促使学生成为一个有目的的学习者。其次,课程地图在学业水平检测环节所要求呈现的学习历程档案,系统记录学生课程修读记录、课程考核结果、参与学术科技活动和见习实习情况、已获得的资格证书以及个人基本信息,全面体现学生学习全过程。学生学习历程档案既可以作为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平台,也为社会用人单位判断学生学习状况、工作能力提供了重要依据。学习历程档案以过程性评价代替结果性评价,必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精力,适时开展学习成果自我评估,不断提高学习效果,进而促进提升教学质量。
课程地图是高校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
课程地图为课程开发人员、教师、学生和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整体把握课程体系、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课程地图专家罗纳德·哈登(Ronald Harden)教授认为,课程地图的功用如同黏合剂,能将组成课程体系的所有要素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拼图,从而使这个拼图的整体意义大于课程的各个部分之和。正如我国台湾地区推行的“以通识教育为核心之全校课程革新计划”中所强调的,“课程地图所涉之课程内容与目标应互有融贯链接,并具系统性与层次感,而非仅单一课程综合。同时,应开设具备完整性与系统性之课(学)程,以作为全校课程地图之映照,发挥全校课程地图指导课程开设之目标”。从而使课程地图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功能体现在整合学习资源、改善课程质量、导向学业测评标准、满足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等方面,以有效支撑高校持续改善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办学自主权持续扩大,特别是近年来高等教育将提高质量作为发展的核心任务,高校办学已从过去那种单纯执行上级指令性、文件性的教学计划,发展到必须面对社会需求和市场变化、学科发展和科技进步,以及围绕毕业生能力和素质提高与全面发展来认真考虑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和其中的各个环节。课程地图在高校的应用,有助于“大学人”从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视角,积极主动地认真思考所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以及适应性、竞争力、文化修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或第三方评估机构也可以通过课程地图了解大学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学习成果是否与学校实际相符,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是否满足学习成果要求,学业测评手段和方法是否与学习成果相关联等。因此,课程地图不仅能够成为高校课程教与学以及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将成为高校与社会交流的重要窗口。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提升教学质量是高校改革发展的主旋律。课程在高校教学中处于核心位置,高校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课程教与学的质量。课程地图在理论渊源上反映着要素主义教育哲学强调的“知识的基本核心”要义,在应用实践中又表现出进步主义教育哲学强调学生主动性的理论主张。课程地图在高校中的应用与发展,必将为高校加强课程规划管理、建立完善学科专业标准、促进教师专业对话以及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提供全新视角,也必将为高校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创建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