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要加强高校师生互动与协作

作者:吴殿朝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9-02-26 阅读量:0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在教育教学一线,立德树人的融入需要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的教师的教育与引导,需要教师的智慧,也需要学生的协作与配合。时代的步伐,科技的进步,都在催促着师生向着互动与协作发展,尤其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涉及的学科创新发展、科研能力提升、教学模式变革和管理制度完善等,都与师生的互动与协作密切相关,本文基于“双一流”建设任务,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探讨推进师生互动协作的必要性和策略,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1.知识搬运多,共同探索少

师生交往密切、感情深厚是我国书院教育的优良传统,“亲其师信其道”曾是士子求学一贯坚守的原则。然而,近代以来引进西方制度建立的大学并没有很好地继承这些传统,师生距离开始疏远,师生互动趋于贫乏。爱国民主人士费巩教授曾在其《施行导师制之商榷》中如此批评这一现象,“师生之关系,仅在口耳授受之间,在讲堂为师生,出讲堂为路人,教师如负贩者,学生如购货者,交易而退,缘尽于此。”后来,虽然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几经调整,但这一现象始终存在。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师生比大幅下降,师生交流受到越来越多的客观条件限制,师生有效互动不足表现得更为突出,具体表现在课堂交流机械、低效,课后交流少且不规范,师生缺少深度互动等。师生互动不足对高校教学实施和学生发展具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教师对学生了解不足致使个性化教学缺失逻辑前提和实施依据,不利于创新拔尖人才个性化培养方案的实施。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继续扩大,师生互动不足的情况愈加严重,这是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一种体现,迫切需要对其进行干预和调控。

师生协作方式保守是指师生在教学中的协作方式不能充分满足教育实践发展的要求,需要变革与创新,主要表现在师生对应方式和师生协作程度方面。我国高校的师生对应方式一般为“一对一”或“一对多”,这些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对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学科交叉融合成为发展的趋势,这些对应方式的局限性日益突出。根据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一个老师一般只能代表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术思想,这种师生“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对应方式不利于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特别是不利于不同学科师生的协同创新,从而影响学科的创新发展和师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同时,这种简单的对应方式有碍于教学体系知识结构的完善,不利于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在师生协作程度方面,我国高校教学中“知识搬运”式的肤浅师生协作类型占多数,师生“共同探索”的深度协作类型所占的比例较低,且协作的具体形式设定随意性大,缺乏相应的学习科学理论作指导,不利于协作整体效果的发挥和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

2.“多对一”或“多对多”,让不同学科思维碰出火花

国务院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与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落实与完成这些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师生互动、改进师生协作。

对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总体方案》强调了大力推进个性化培养,《指导意见》强调“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相长”。“个性化培养”和“因材施教”是一脉相承的,它们的依据是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有助于发展他们的优势特长,才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推进个性化培养要求提升师生交流的频度与层次,不仅强调课堂交流,还应重视课后交流;不仅强调学术交流,还应重视非学术交流。剑桥大学的导师制是个性化培养的经典模式,该模式十分重视师生交流,依据规定,导师每周都要对学生进行一次辅导课,学生少则一人,多则三四人,导师或为学生答疑解惑,或指点应读何书,该听什么课,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发掘潜能,导师甚至还会就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向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剑桥大学培养了灿若星辰的人文大师和科学巨匠,导师制功不可没。基于对人才个性化培养的分析和剑桥大学导师制的启示,我国“双一流”建设培养创新拔尖人才需要师生进行深入、广泛的互动交流。

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要求改进师生协作。改进师生协作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创新师生对应方式;二是加深师生协作程度。

师生对应方式是指教学或研究活动中的师生数量组合关系,常见的类型有“一对一”“一对多”等,提升科研水平、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对这些类型进行创新拓展。有关“提升科研水平”,《指导意见》主要围绕着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关“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指导意见》要求“突出质量水平,建立知识结构完备、方式方法先进的教学体系”。学科的交叉融合既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切入点,又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同时也是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绕不开的着力点。学科的交叉融合客观上要求对应方式突破专业与学科的限制,在对应关系上突破师生“一对一”或“一对多”传统约束,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多对一”或“多对多”的师生对应关系,让不同学科的老师聚焦于同一问题,让不同学科的思维碰撞出创新火花。需要说明的是,教师所对应的“多”不是一种简单拼凑,而是受一定的规则制约,不同教师的学科背景应不同,专业能力应互补,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体系的知识结构完备。

师生协作程度是指在教学或研究活动中师生相互依赖、相互协调和相互配合的程度,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学习不同类型的知识,对师生协作的程度要求不同。学习确定的、客观性的知识,教师专注于教,学生专注于学,教学只需做好知识的搬运移植即可,师生协作的程度不深。学习不确定的、探索性的知识,教师没有现成的定论直接传授给学生,必须指导学生探究或者与学生一起探究,这就需要密切的深度协作。科学研究是探究未知的活动,关注的是探索性知识,需要师生共同探讨、密切协作,提升科研水平要求对师生既有的协作方式进行改进、优化。此外,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离不开在方式方法上先进的教学体系,先进教学方式方法的实施一般要求师生充分沟通、密切配合,对师生协作程度要求较高,客观上要求加深师生协作程度。

3.建机制、换模式,推进互动与协作

为了更好地服务“双一流”建设,相关部门和学校应依据具体建设任务对高校师生互动协作机制进行改进与变革。

一是设立机制,促进师生交流互动。

师生互动不足不利于学生专业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有碍于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我国高校的师生互动不足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学校缺乏师生交往的促进机制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现行的教学管理机制和教师评价机制也是影响师生互动的重要因素。

基于以上原因,增加师生交流互动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师生交流互动促进机制;二是调整教学管理和教师评价机制。师生交流互动促进机制应把课堂交流与课后交流,学术交流与非学术交流统一起来,促进师生全方位互动,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为个性化培养的实施奠定认识基础。由于师生交流互动促进机制是致力于师生交往的“有所为”,其内容应以“正面清单”管理为主。需要说明的是,促进师生交流的“正面清单”和其他规范师生交往的“负面清单”应统一设计,避免出现制度“打架”现象。同时,教学管理和教师评价机制应围绕师生交流互动促进机制的运作做出相应的调整,教学管理机制应认可师生交流,特别是师生课外交流的意义和价值,教师评价机制应肯定教师在课外师生交流中的贡献与作用。

二是调整模式,变革师生协作方式。

目前的师生协作方式从其形成过程来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师生科研水平的提升和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优化师生协作方式应根据“双一流”建设的需要灵活调整培养模式,并扩大师生协作机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鉴于师生协作方式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师生对应方式和协作程度上,优化师生协作方式应从调整师生对应方式和加深师生协作程度入手。在调整师生对应方式上,高校应依据提升科研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要求创新、丰富师生对应方式,特别是要探索基于“教师学科不同、能力互补”的“多对一”和“多对多”的师生对应方式,为学科交叉融合和教学体系知识结构完善提供有效的机制保障。在深化师生协作程度上,高校应依据教学与课程论的相关原理,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成长需要变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过程中的探索性并扩大发现学习所占的比例,使教学过程逐步由教师搬运移植“既有知识”转变为师生共同探索“未知知识”。

总之,教师、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要构成要素,师生的互动与协作是高校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密切相关,探讨这一问题可以为解决其他问题寻找依据,推动高等教育体系的系统变革。同时,改进师生的互动协作这一问题本身对“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师生互动协作有助于推动改善教育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提升科研水平和增进学校声誉。

(作者:吴殿朝,系中原工学院法学院教授;刘军伟,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