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到2018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四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德育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呈现出中国德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促进中国德育不断地实现转型。
一、德育的定位:从德育政治化到人本化凸显
德育不只是道德教育,而且还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德育不只是包括道德教育活动,还包括思想政治工作。毛主席曾经说过,“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①。所以,德育的功能不只是提升学生德性、养成良好的品格,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法宝。前者是德育的人本功能,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后者是德育的政治功能,在于维护社会稳定,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改革开放的德育首先是拨乱反正,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德育进行整顿和恢复。“‘四人帮’对教育事业的破坏,不仅造成科学文化的教育质量惊人下降,而且严重地损害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败坏了学校纪律,腐蚀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风气。‘四人帮’在口头上政治喊得响,实际上搞的是反革命反社会主义的政治,是用剥削阶级最腐朽最反动的思想来毒害青少年,制造‘文盲加流氓’式的人物。彻底清除‘四人帮’所造成的这种恶果,是关系到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一项极其严重的政治任务。”②邓小平同志1978年4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这段讲话,描述的就是改革开放前中国德育的状况。针对这种情况,拨乱反正时期的德育,首先把德育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强调德育对于把握政治方向,恢复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所以,在恢复整顿时期颁布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指出,学校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革命化。
1979年9月,在教育部印发的《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中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少年思想比较活跃,愿意思考问题,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更加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等积极表现,同时也指出当时在部分学生中确实存在着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有些学生对社会主义方向和共产党的领导,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产生模糊认识甚至怀疑。忽视政治,胸无大志,缺乏革命理想等问题相当普遍存在。这表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仍然严重腐蚀着部分青少年。所以,根据这一时期的特殊任务,学校教育特别强调坚持政治挂帅,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办好社会主义学校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教育区别于资本主义教育的根本之点。
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指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教育方针的确认。随着改革开放后,党的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上来,1990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调整了党的教育方针的表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之后这一方针出现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重要文件之中。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不仅定位了教育的功能,也定位了德育的功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精神文明建设包括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德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且有助于物质文明建设。所以,德育从意识形态化转变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是对德育定位的第一次转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如何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如何在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防止和遏制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的滋长蔓延;如何在扩大对外开放、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情况下,吸收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防止和消除文化垃圾的传播,抵御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这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在新形势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对全党同志的一个重要考验”。《决议》提出要加强思想建设,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育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成为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德育的重要价值定位。
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与前一个方针相比,增加了“教育为人民服务”。党的十七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教育方针中第一次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一步提升为“立德树人”。党的十九大坚持和巩固这一思想,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定位德育,到以“立德树人”定位德育,这是德育定位的第二次转型,它使德育从作为社会的工具开始转向人,使德育从满足社会的需要转向提升人的道德素质,开启了德育以人为本的新局面。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课程标准》从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突出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淡化学科理论体系,突出教学实践环节。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实际。2014年,《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也要求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中小学德育的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
四十年的德育改革,德育实现了两次转型,从“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转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继而转向“立德树人”。第二次转型更为根本,它使德育从满足社会需要(第一次是满足政治需要)转向成“人”的需要。道德是成“人”之道,做成一个人,是德育的根本指向。③“立德树人”首先要使德育成就一个“人”,使一个人活得更像一个人,而不是成为非“人”、异化了的人。在成“人”的基础上,再造就社会角色,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德育内容:从单一的政治教育到丰富的“大德育”内容体系
尽管古人说:“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道德”是人的一种本体性存在方式,它关系到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方向。人无德不立,德育就是要“学以成人”,在德性修行中学做“人”。所以,德育的内核是道德教育。但考察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德育内涵的发展,可以发现德育的内涵源起于政治的需要,后逐渐关注人的道德发展,德育内容也得到逐步充实、扩展,涵盖人的德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各个方面。
“文化大革命”十年,教育沦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德育更是首当其冲。这个时期的德育只有一种功能,那就是满足政治斗争的需要,政治教育成为德育的代名词。改革开放后,针对“四人帮”留下来的问题,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科学工作会议上指出,“彻底清除‘四人帮’所造成的这种恶果,是关系到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一项极其严重的政治任务”。为此,“学校要大力加强革命秩序和革命纪律,造就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革命化”。④德育主要用来肃清“四人帮”流毒,拨乱反正,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因此,德育就是政治教育。1979年4月22日至5月7日,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从会议的名称可以看出,这个时期德育的主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
1982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高校德育开始关注学生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培养。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和《中学德育大纲(试行)》出台,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使用“德育”这一概念命名的文件。《通知》指出,在中小学教育中,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虽然该文件把德育只界定为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但在其内容中包括了道德教育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中学德育大纲》虽没有直接定义德育,但在德育目标表述中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
90年代,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思想道德作为最重要的素质,德育被纳入素质教育之中。1998年3月发布的《中小学德育规程》第二条明确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政治、思想教育外,德育开始强调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指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部党组于当年11月发出了《关于教育战线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通知》指出,学校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提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后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等,强调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进入21世纪,德育的内涵又进一步丰富。2000年12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在2004年2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又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增加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2014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根据时代的要求,提出要加强中小学德育的几个薄弱方面内容,包括传统文化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德育。2017年《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强调新时期德育的新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至此,德育走出了单一的政治教育,开始关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需要的全面的德育。这样的德育,既有成“人”的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也有承担社会角色所需要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这是一个全面、丰富、完善的“大德育”。学术界关于德育的内涵常常有小德育和大德育之争。小德育是狭义德育,专门指称道德教育;大德育是广义的德育,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教育等诸多方面。这些诸多方面,其目标、要求、内容、方法等不尽相同,但它们都为人的发展所需要,更为现实所需要。所以,我国教育实践中多采用“大德育”概念,学术界也主张对德育的外延多采用“守一望多”。“守一”强调的是道德教育,是德育的核心;“望多”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治教育、心理教育等。但“多”是不固定的,不同时期根据时代发展需要会有不同的主题教育纳入其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德育内容体系。
考察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德育内容的构成,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一直是我国不同时期德育的重点。三个方面教育的内涵随着时代不断更新和发展。新时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实、更新了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了爱国主义教育,并将其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高度,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教育,发展了传统的集体主义教育,加强了理想信念教育。
三、德育体系:从运动式德育到大中小德育一体化
考察我国四十年的德育,尽管有不变的内容,但何时开展德育,开展什么样的德育,多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尤其是针对社会问题所做出的突击应对。德育就像“救火车”、“突击队”,社会出了问题,德育“迎头赶上”。德育作为“医治”社会问题的工具,常常随着问题而来,随着问题而去,来得快,去得也快。这种德育就是作为社会工具的必然表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特别明显,改革开放初期还烙印深刻。
“由于林彪、‘四人帮’破坏造成的‘内伤’极为严重,一些学生思想上的问题还比较多,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仍较薄弱。这种状况和新时期总任务的要求很不适应,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变。”⑤于是,1980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又如“由于林彪、‘四人帮’的长期破坏,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加上其他原因,目前中学政治课问题很多,困难很大,急待解决”,⑥于是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这在拨乱反正时期,为解决“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思想问题,强调某个方面的德育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针对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精神污染,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强,足以祸国殃民”。在1984-1985年,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反对和抵制精神污染。针对1986年年底一些城市发生的学潮以及1989年春季的政治风波,党中央及时强调对学生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和平演变。针对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法轮功”,开展与“法轮功”的斗争,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还联合发出了《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校园拒绝邪教”活动的通知》,要求开展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崇尚科学文明,防止邪教侵入。
从如此频繁颁布的德育文件可以看到,德育就像政治运动一样,一阵一阵的。这种运动式德育,往往是针对社会的突发问题进行的,就如同人生病去医院看病,甚至是抢救一样,虽然必要,但治标不治本。它针对的是某个社会问题去矫正人的行为,而不是真正地培育人的德性。所以,德育不能只建立有病急救的基础上,需要像锻炼身体一样,致力于人的德性的培育和提升,为此需要根据青少年品德发展规律,有意识地对德育进行整体规划。运动式德育是针对特定问题的临时举措,整体规划德育是根据青少年品德发展规律而进行的整体设计。前者着眼于社会问题的解决,是政治化、工具化的德育,后者着眼于人的德性成长,是人本化、人性化的德育。
随着德育的原点从社会转向人,德育性质从满足社会需要转向成就人的德性发展,德育进入了根据人的发展需要和青少年品德发展规律进行整体规划的时期。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决定》要求“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
进入新世纪,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进,“以人为本”越来越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取向。教育真正回到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政治运动式德育式微,随之而来的是,立德树人要求按照青少年思想发展的特点,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体系。200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提出了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和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使大中小学德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不断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意见》规划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各学段的德育目标及其相应的内容,根据各学段的内容设置了不同的德育课程,提出了不同学段德育活动及其要求,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
这一文件出台后,按照各个年龄阶段不同的要求,修订了不同学段德育课程标准,出台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南》提出德育工作的原则之一就是“坚持遵循规律”。品德形成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不可能靠几次德育活动和几门德育课程就可以解决。品德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螺旋上升的过程,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在德育目标、任务、内容、途径、方法以及评价等方面体现不同学段的特点,注重学段衔接和知行统一,在注重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力培养的同时,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不断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体系,避免了德育的随意性和运动式,使德育真正回到“人”,回到人的德性发展与提升。德性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发展是有序的。德育提升人的德性,必须遵循品德发展规律,根据品德发展的不同阶段特点,根据不同学段青少年发展的特点,实施相应的德育。符合品德发展规律的德育,才是有效的德育。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德育体系,在目标上,做到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重;年级目标,具体明确。在德育内容上,围绕德育目标,形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德育内容序列,其深度和广度为受教育者年龄特征和思想品德发展水平所制约,其针对性要从学生成长的需要,符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⑦德育的方法和途径,要与年龄阶段相适应,不能脱离他们的接受能力,防止成人化的倾向,要以形象化、可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德育活动要生动活泼、多种多样,为青少年所喜闻乐见。德育一体化不仅强调遵循德育规律,形成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序列,而且强调德育要贯穿于人生发展的全过程,促进德性终身可持续发展。
四、德育实施:从孤立的德育到立体的德育
运动式德育,如同天女散花一样,是一个个的点。一个点的德育,或是一个德育活动,或是一门德育课程,或是一项德育工作。由于缺少整体规划,点与点之间不仅缺少横向联系,也缺少纵向的联系,串不成线,更形成不了面和体。孤立点的德育是为解决社会问题的突击式、运动式的产物,它试图通过一项活动、一个专项,解决道德发展的问题,实际上把道德发展孤立化,没有看到道德发展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思想道德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具有弥散性,除了学校组织的有目的的直接德育,还有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接受的间接德育、隐性德育。所以,德育不应该只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而是一个系统、一个开放的影响系统,包括直接德育,也包括间接德育、隐性德育;既包括学校德育,也包括家庭德育、社会德育。因此,需要建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格局。我们对德育格局的认识是逐步深入、逐步扩展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例,从最初“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再到十九大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可以看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立体。发挥德育对社会的全面引领作用,也发挥社会对德育的全面影响作用。
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就是要努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德育格局,使德育贯穿于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事件,做到“人人做德育”“处处有德育”“事事是德育”,推进德育的常态化开展,真正将德育落小、落细、落实。
全员育人,是指学校教职员工都赋有德育的责任,都需要有明确的德育意识。尽管德育不只是学校德育,但学校承担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专门职责,发挥着德育主阵地的作用。就学校而言,德育不只是几个德育管理者和班主任的事,学校的每个教职员工都要发挥育人的作用。首先,是全校所有的教师,尤其是学科教师。教师通过自己的人格,通过学科教学影响学生品德的发展,所以,要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其次,是德育学科的教师,他们是直接德育的实施者。尽管德育不只是德育课程,但德育课程应该在学校德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德育课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其思想道德水准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要加强德育课教师,尤其是高校“两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再次,是学校政工干部和班主任、辅导员。他们既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参与者,又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关系到思政工作在学校各层面、各领域的落实。因此,要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抓手,明确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加强目标管理和责任考核,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自觉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要“加强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培训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德育干部、班主任、各科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中学团干部,组织他们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德育理论,提高德育工作专业化水平”。
全程育人,是指德育要贯彻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全程教育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人生发展的全过程,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是学校教育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人生价值观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因此,必须整体设计大中小学德育体系,推进小学、中学、大学的有机衔接,无缝对接,使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⑧其次,是教育教学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⑨课堂教学要遵循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把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发挥各门学科的教育作用,将德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再次,全程育人还要把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打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壁垒,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发挥家庭和社会的育人作用,构筑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全方位育人,是指德育要渗透到立德树人的各个方面。《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了中小学德育实施的六大途径: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涵盖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如在实践育人中,《指南》提出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类校外活动场所、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利用历史博物馆、文物展览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利用革命纪念地、烈士陵园(墓)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利用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开展法治教育;利用展览馆、美术馆、音乐厅等开展文化艺术教育;利用科技类馆室、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设施等开展科普教育;利用军事博物馆、国防设施等开展国防教育;利用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展览馆、污水处理企业等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交通队、消防队、地震台等开展安全教育;利用养老院、儿童福利机构、残疾人康复机构等社区机构等开展关爱老人、孤儿、残疾人教育;利用体育科研院所、心理服务机构、儿童保健机构等开展健康教育,等等,使社会每一个部门都承担着德育的责任,德育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2017年出台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也提出,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构建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的“十大”育人体系,这“十大”体系,做到了学校德育的全覆盖。
“三全”育人体系,不仅改变了德育的孤立化和运动状,更重要的是它符合品德形成的复杂性的要求,体现了德育的全面性和立体性。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不是三个体系,而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全程是线,全方位是面,全程和全方位就必须要求全员育人。“三全”育人格局,将德育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做到时间上无空挡、空间上无死角,使德育像空气一样弥漫在生活之中,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总之,改革开放四十年,德育改革由开放前的政治教育逐渐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德育,使德育不再成为政治运动的一部分,而成为教育活动的核心,成为实施“立德树人”的要求。从政治德育到人本德育,并不否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不否认人的政治思想素质的重要性,而是要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人为本,组织和开展德育活动,使德育真正成为属“人”的德育、树“人”的德育、成“人”的德育,焕发出人性的魅力。
注释:
①《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页。
②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5、105页。
③鲁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教育研究》2007年第11期。
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1980-4-29)》[EBOL],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22317,2018-03-19。
⑥《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1980-9-12)》[EBOL],httpwww.chinalawedu.comfalvfaguifg2259836888.shtml,2018-03-19。
⑦詹万生:《构建大中小学整体德育体系》,《光明日报》2017年3月16日。
⑧《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china.com.cnnews2014-0505content_32283223_2.htm,2018-03-19。
⑨《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2018-03-19。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学校公共生活的建构与公民品格的培育”(17JJD880008)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63(2018)04-0143-08
DOI10.15937j.cnki.issn 1001-8263.2018.0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