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目的:赋予学习者持续成长的能力》中,论述了“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建立起‘持续成长结构’”;在《教育的本质是能力培养》中,论述了“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以思维能力为代表的各种能力”“能力是练习而来”(知识的反复应用->习惯成自然->性格决定命运)。本文要探讨的是:这些能力是什么?如何培养这些能力?
一、构建“353”能力指标体系
(一)学习者需要的能力是什么
学习者需要的能力是什么呢?在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其面对的问题是不同的,人们需要的能力也是不同的,本文着重探讨在大学阶段所需要的能力。
图1是《教育的目的:赋予学习者持续成长的能力》中的“持续成长结构”,由三部分组成:方向与目标、方法与路径、方略与坚持。方向与目标,是拥有梦想的能力,包括: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设定目标和梦想的能力等;方法与路径,是实现梦想的能力,包括:决策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方略与坚持,是坚持梦想的能力,包括:抗挫折能力、坚持和耐心的能力、专注和结果导向的能力等。
图1 成长三角形与持续成长结构
(二)“353”能力指标体系
考虑大学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将“持续成长结构”重构为“人文之素养、科学之方法、专门之特长”三部分,构建了“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353”能力指标体系(一级)
“人文之素养”是“道”,包括:筑造正确梦想的能力、锻造强健体魄的能力、传承中华美德的能力;“科学之方法”是“法”,包括:决策能力、思考能力、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专门之特长”是“术”,包括:掌握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创造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级能力指标的分解,形成表1;按照一级指标的数目,也可以称为“353”能力指标体系。
二、实施项目化教学,为学习者赋能
(一)什么是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是培养“353”能力体系的抓手和实现载体。本文提出的“项目化教学”,泛指实现了“由知识学习向能力培养迁移、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中心迁移、由成绩产出向成果产出迁移”(三个迁移)的教学方法,如图3所示。
图3 项目化教学的“三个迁移”
(二)如何实施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步骤如下:①将班级分成小组;②每组课前布置一个项目(如课程项目、毕业设计、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③各组在课前完成方案设计、方案实施、成果分析及项目总结;④课堂上各组答辩;⑤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项目评价。如图4所示。
图4 项目化教学促进学习者项目管理能力的提升
项目化教学的课程体系是以各层级的项目来展开的,可以分为:单元项目(一门课程内的知识点项目)、课程项目(一门课程)、课程群项目(多门课程)和压顶石项目(毕业设计),如图5所示。
图5 项目化教学的项目体系
(三)项目化教学的意义
1.项目化教学的狭义意义
项目化教学,遵循“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规律,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成果为导向”的培养原则,通过反复练习,由行为重复生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变成性格,性格决定人生命运;通过反复的项目化训练,使学习者构建出“353”能力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学习者在实施项目化学习中,要对项目目标达成负责、要对项目进行过程化管理,潜移默化地将项目管理理念和实践根植于心。
2.项目化教学的广义意义
从广义上来说,项目化教学“是以实际项目为载体来实施课程教学”,项目是课程单元的组织形式;随着实际项目的不断变化,项目化课程是动态的、是与时俱进的,这使得课程能够对接产业技术;这也间接促进了教师向应用型的转变,使得教师有意识地持续跟踪产业真实项目的变革,并引入到各级项目中来;教师群体的转型,必然会促进校企合作氛围和实质的提升,最后会促进大学的转型发展,如图6所示。
图6 项目化教学促进大学的转型发展
(作者: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长 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