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原创:侯志水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03-27 阅读量:0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布强调: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必须切实加强劳动教育。提升和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实践的客观需要,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它的学理性的支撑是什么,即如何从“实然”走向“应然”?这是值得每一个关心教育发展,关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人们都必须认真深入思考的问题。新时代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命题,也一直是我国教育方针制定的最重要理论依据之一,但我们对这个命题曾经出现过若干误读。

邓小平有句名言:“老祖宗不能丢”。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及其教育理论为指导和遵循。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进一步解释说:“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个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因此,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在马克思论述的基础上,列宁在新的历史阶段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则做出了更加明确的强调:“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提示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可以看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在现代化大生产方式下,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一个基本途径,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能知性的理解。诚如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一度误以为“半工半读”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迫不得已的教育安排是“马克思主义”的,其结果是延伸出了否定正规学校教育形式,将“半工半读”等非正规教育看成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常态,后来甚至提出了“学校就是工厂”“工厂就是学校”“车间、田间就是最好的课堂”“开门办学”等一系列错误的教育主张,浪费儿童宝贵的学习时间,给中国教育与社会的正常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下,总结过去在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出现过的简单化和劳动过多的教训,指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要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和方法上不断有所创新。

 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尊重劳动是我们国家提出的“四个尊重”之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征。改革开放以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得到了很好体现,但尊重劳动就显得黯然失色。表现在教育上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统统不要。曾几何时,“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是每个孩童都会唱的歌谣。随着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劳动教育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学生自理能力缺失与劳动意识淡薄的现象也随之越来越普遍。《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长期以来,各地区和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要看到,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对此,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 

新时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施路径有章可循。《意见》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设置劳动教育课程。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和学校实际,结合当地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充分挖掘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可利用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避免“一刀切”。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定要与时俱进。其具体要求就是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尊重教育规律、学生自我成长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规律。劳动不单纯是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劳动与实践密不可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认识的来源,实践的形式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中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生产实践,不仅包括物质生产实践,也包括精神思维领域的思想探索性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绝不是两张皮,而是血与肉、骨与脉的紧密相连,利害攸关,不能机械割裂。这要求对教育的理念、生产劳动范式、以及二者如何“结合”都应该消解固化思维,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劳动价值观的学习。劳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教育部陈宝生部长特别指出:“要找好载体,通过日常家务、手工制作、非遗传承、学工学农、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强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方式转变的背后,是其内涵的时代转变:不只是培养劳动技能,更要树立劳动精神;不仅要培养劳动者,更要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总之,把握育人导向,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作者:侯志水,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属于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H18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