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施劳动教育应跳出五大误区

原创:陈杰东 刘明东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04-29 阅读量: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大学生劳动教育曾长期被弱化甚至边缘化,一些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偏颇,“劳动匮乏症”和“劳动恐惧症”明显,与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要求有较大差距。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把育人导向作为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对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劳动教育是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已成为高校育人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关键在于各高校如何结合校情将《意见》落实、落细、落地,书写劳动教育的奋进之笔。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新时代特征,应全面融合于高校全过程的育人体系,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培养大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建议各高校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跳出以下五大误区。

一是劳动教育考核错位化。立德树人需“五育”并举,劳育与“德智体美”四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能把劳动效果标准等同于劳动教育考核标准。劳动教育的考核价值导向反映了育人导向,其考核是综合的、多维的、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应充分考虑各项指标及权重,将学生出勤、劳动成果、劳动效果、团队合作、德育品格、心得体会、创新实践等纳入考核指标,同时制定负面清单,切不可片面地把劳动效果等同于劳动教育考核标准。

二是劳动教育概念狭义化。一些观点甚至片面地认为劳动教育就是上劳动课,扫扫地,搞搞卫生,在认知上并没有完全重视劳动教育,未能深度挖掘劳动教育独特宝贵的育人价值。《意见》要求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劳动教育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核心部分,是实现劳育的路径,但绝不能把劳动教育课程简单等同于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还包含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志愿服务等,在实际中也不可把劳动等同于劳育,把进行了劳动等同于实施了劳动教育。

三是劳动教育定位形式化。实施过程中未能聚焦劳动,聚焦体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劳动教育切不可形式化,要坚决杜绝动口代替动手、理论代替实践、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汗等“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没有出汗的劳动教育不是真正的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必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手脑并用,让学生真正明白劳动的意义,享受劳动的乐趣,促使学生在劳动中体会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言“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的重要意义。

四是劳动教育体系碎片化。目前,高校普遍尚未能形成系统化、制度化、体系化的劳动教育生态。实施劳动教育应有机结合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育人元素,融合高校自身的精气神,依托高校自身的专业(群)特色实现劳动教育目标,从而形成“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一校一成果”等百花齐放的校园劳动教育文化新格局。

五是劳动教育层次断层化。《意见》明确劳动教育贯彻大中小学各学段。高校实施劳动教育应着眼于未来职场场景,结合工匠精神,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以“技”+“劳”+“能”为重点,着力于劳动文化熏陶、劳动素养的养成及核心能力的重构。内容及形式上应有所侧重有所聚焦,既跟中小学有相通之处,又有高校的独特之处。既有家国情怀的时代特征,又有耕田耙地的回归地气。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推行劳动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负责、合作、守时、自律、主动、诚实、服务他人与忠于职守等品质,体验尊严和人格平等的真谛,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高效的学习风格。通过劳动教育重塑大学生劳动教育观,提升内在生命力,让其成为一种向上的价值体系,成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融合新时代特征且勃勃生机的人文精神。

(陈杰东,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劳动教育教研室负责人,副教授;刘明东,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