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红色文化资源在《走进吕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原创:李成生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06-05 阅读量:0

《走进吕梁》是历史文化系“课程思政”重要的一门课,它对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奋斗精神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其教法的探讨,尤为重要。经过摸索和实践,把吕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走进吕梁》课程的教学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必要性分析

1.吕梁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现实感、亲切感和可触摸感,加里宁说:“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爱国必定爱乡,以此为切入点,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2.吕梁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吸引力,通过对“小历史”的解读可以加深对“大历史”的理解,解剖麻雀,小题大做,“有助于训练大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有助于大学生走出书斋近距离地观察、思考历史与社会,有助于大学生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3.吕梁红色文化资源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形成“根”的概念,可使人们对国家和民族产生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吕梁红色文化资源

吕梁地处黄河中游,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在极其艰苦的自然环境中,在与灾难抗争、与命运抗争的同时,创造了丰富的文化,谱写了吕梁灿烂的历史。

近代,吕梁曾是孕育革命、抗击侵略的战略要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央红军发起东征战役期间,作为战役的突破口和主战场,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东征总部机关和主力红军转战吕梁75天,吕梁人民积极参军参战、筹集军饷,为中央红军的发展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

蔡家崖,中共中央原晋绥分局、晋绥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晋绥边区党政军主要领导人贺龙、关向应、林枫、续范亭、周士弟、李井泉等同志长期战斗和生活在这里,时人誉为“小延安”。1948年,毛泽东转战陕北,东渡黄河来到蔡家崖后,发表了著名的《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和《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山西第一支工农武装、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均诞生于吕梁。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吕梁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华民族解放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2017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工作时指出,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总书记的讲话,从新的高度定位了吕梁精神,把我们对吕梁精神的认识和弘扬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据不完全统计,吕梁市现有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建筑物133处。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为我们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具体运用

1.插入式教学

在课堂讲授时把吕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中。比如在讲到革命抗日根据地时,晋绥革命根据地就是一个典型。解放战争时期,我重点讲了刘胡兰的故事。1947年1月12日,阎锡山军队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怕死不当共产党!”“要杀就杀,要砍就砍,我死也不自白,共产党员你们是杀不绝的,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你们的末日不远了”。随后从容就义。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毛泽东同志的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既是对刘胡兰短暂一生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一切革命烈士的光辉赞誉!这一做法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教材的内容,使知识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

2.专题式讲解

专题式讲解的过程是零碎知识系统化的一个过程,同时在“知识整合”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学、问、思、辩,以力求建构整体的知识框架。在教学中,我主要讲了下列专题:(1)吕梁第一个党组织;(2)红军东征:刘志丹血洒吕梁山;(3)革命的历史—蔡家崖;(4)史与诗的结合—《吕梁英雄传》;(5)吕梁精神的形成和内涵。只有确立专题讲授的教学方式,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将该门课讲好、讲透。事实证明,在遵照教学大纲的前提下,确立相应的教学专题,讲授吕梁红色文化,不仅能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该课程的脉络、内容和精髓,而且也是一种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方式。

3.实践性教学——“走向历史现场”

实践教学是课程思政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是高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走向历史现场,“回归初心”,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深化,是教学内容与“历史真实”之间的最佳契合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开发和利用吕梁的红色文化资源,这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体现,更是课程思政的好方法。通过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既能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受到教育,又能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历史认同感。这种“融盐于水”“润物无声”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选择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作为考察对象。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位于兴县蔡家崖村,是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藏有大量的革命文物和历史资料,生动地反映了晋绥人民12年来的光辉历史。不少实物和图片弥足珍贵,是研究革命史的宝贵资料。通过现场教学和实地讲解,学生们很好地掌握了晋绥边区12年来的光辉战斗历程以及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要求。

4.构建网络教学

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已成为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多媒体教学在这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它通过剪辑了的电影、电视画面、动态电脑及教师精心编制的解说词,把书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一是在视频案例教学中,应根据讲授内容选取有关的电影、录像进行剪辑,例如在讲述刘胡兰时链接相关电影片段,学生们会感到生动、形象。二是观看吕梁红色文献纪录片,如《红色吕梁》《吕梁英雄传》《军需功臣刘恩明》等。每次看完纪录片或影视片后都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们普遍反映,通过多媒体,他们看到了很多珍贵的历史图片和精彩的画面,这种方式有利于他们了解吕梁的红色历史。这种教学方式值得提倡,值得推广。此外,还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网上阅读、讨论和制作有关吕梁红色文化方面的内容。总之,这种方式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说服力,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书面文字、口头讲述所无法比拟的。

四、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1.应处理好《走进吕梁》与吕梁红色文化资源的关系。教师一定要处理好两者的比例关系,绝不能因为过分强调吕梁红色文化而影响到正常的课堂教学。一定要掌握好“度”,努力寻找二者的契合点,唯如此,其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无缝”对接。

2.应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在课程讲授时,需要合理安排时间,PPT演示、心得体会、小论文、读书小报告等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可在课内展开,而大量的田野作业、口述采访、考察学习等活动,则需在课外进行。

3.应处理好平时实践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的关系。期末考试成绩一定要充分体现平时的实践成绩,否则是不科学的。同样,吕梁红色文化的学习和运用,一定要在《走进吕梁》的期末考试成绩中体现出来。比如,学习考察完后要有考察总结,观看完文献纪录片后要有心得体会,诸如此类,这些平时的实践成绩要以适度的比例加入期末考试成绩,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才会使得各种方式的社会实践他们都能认真对待。

“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思政”。没有好的“思政”教育功能,课程教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实践证明,把吕梁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走进吕梁》课程的教学中,既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大大增强了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李成生,吕梁学院历史文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