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中小学校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时代要求。新时代大中小学校课程思政怎样实现有效衔接,实现协同育人、高质量发展呢?
一、聚焦立德树人,落实课程思政一体化育人目标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是学校的立身之本,也是衡量办学水平的关键。推进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首要的是实现教育理念和育人功能的一体化。
一是要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对课程思政工作的领导。突出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实课程思政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统筹规划学校思政工作,推进教书与育人工作协调发展。
二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围绕立德树人中心,确定大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总目标与各学段的具体目标,力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地方与学校实际,做好人才培养目标、人格培养目标的确立,并保持有序衔接。
三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党建为引领,突出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聚焦立德树人精准发力,围绕课程思政大胆探索,用扎实有效的举措落实立德树人职责,为一体化力量整体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四是要营造“三全育人”的良好氛围,切实抓好学风、教风、校风和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丰富充实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做好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思政课教学目标、课程思政目标、第二课堂活动目标的衔接、贯通。
五是要引导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正确认识和处理课程思政与学科德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增强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共识。抓紧抓好大中小学教师一体化培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重做好教师课堂教学中思政元素、价值引领的挖掘能力的培养,提升教师育人能力。
二、落实协同育人,构建课程思政一体化协同机制
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是一个动态延伸、持续发展的过程,必须构建有效的运行机制。
一是注重大中小学思政课程衔接,促进各学段思政课一体化、协同化。教育行政部门要系统考虑大中小学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设置和内容安排,在各学段间形成螺旋上升梯度,实现课程思政实施推进的协同化。学校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建和思政工作的具体指导,落实思政课程在育人环节的关键作用,推进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二是加强课程思政资源的统筹使用,建立思政资源要素的共建共享平台和机制。教育管理部门要统筹规划,深度发掘乡土教材、民风民俗、红色资源等育人元素,优化校内外教育资源供给,做到区域内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优势互补。指导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构建关爱服务未成年人的网格化管理体系。针对中小学课程思政比较滞后的现状,高校要发挥课程思政方面的优势,加强对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帮扶指导,分享交流经验,共享师资及资源。
三是强化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评价体系建设。思政课、德育课都不能以分数作为考核评价学生的标准,要实现知识评价向综合素养评价的转变。大学的课程思政和中小学的学科德育在评价体系方面要加强衔接贯通,建立科学多元化评价标准,实现不同学段课程思政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课程思政一体化保障体系
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的运行必须依靠宏观调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需要统筹规划,加强工作指导督查,形成党委政府主导、教育部门统筹协调、各学校积极配合落实的联动协作机制。
一是领导和教师要加强对国家重大路线、方针、政策、决策、制度、会议精神的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加强工作调研,吃透政策,掌握下情,提高决策执行水平,做到政策清、思路新、底子明,办法活,确保课程思政建设不走偏。
二是在纵向上要做好上下贯通衔接,大中小学的思政教育、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之间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支撑保障系统。
三是在横向上教育系统内外部的政策要相互匹配形成育人合力,尤其要发挥街道居委会、社区、村组在育人方面的支持作用,促进多元化育人。
四是大中小学校要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关规章制度,全面落实思政工作制度体系。加强学校内部治理,建设强有力的思政工作队伍,调动各方力量,构建顺畅的沟通交流机制,解决思政教育方面存在的错位、缺位现象。
五是深化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改革创新课题研究,完善课程思政育人途径方法,强化学科渗透,打造课程思政一体化典型案例,发挥名师示范带动作用。
(作者:白旭宁,系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