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推动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江西理工大学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纪实

作者:温和瑞 吴彩斌 发布时间:2017-12-04 阅读量:0

地方高校工科教育要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创新,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发挥学科优势,凝练办学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培养具有扎实工程理论基础、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江西理工大学作为一所以工科教育为主、立足赣州和行业办学的地方高校,长期服务于有色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学校不断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探索地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新理念、新模式和新路径,十年改革成效显著,毕业生以其适应性广和实践能力强的特点而广受社会欢迎,就业率保持在江西高校前列。2011年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五十强”,2017年获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典型经验“五十强”。

面向产业需求,做好工科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学校以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等工科专业为主。为使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能更好地契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学校从2008年开始系统思考地方高校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确立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面向需求、产教融合、校企协同、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路径。

面向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是地方高校的使命。学校始终围绕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学校因钨而生。1958年,冶金部门在赣州设立江西冶金学院(现名江西理工大学),设置了采矿、选矿、冶金等工科专业。学校因铜而兴。上饶德兴有我国很大的铜矿资源;上世纪70年代末,江西在鹰潭建立江西铜业集团公司。为了更好地服务铜产业的发展需求,学校全面加强铜矿采选、冶炼和铜材加工等方面的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支持区域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是地方高校的责任。离子型稀土是世界宝贵资源,为更好地服务离子型稀土资源的绿色高效利用,学校在全国率先开设稀土工程专业,从稀土的开采、提取、冶炼到材料的制备,全链条式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为稀土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适时融入新能源和新材料发展是学校产教融合的又一个典型事例。进入新世纪,世界对新能源和新材料空前关注,学校所处的赣州把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作为重要的新兴产业。学校紧跟区域产业发展大势,改革工科教育体系。一方面改造传统工科专业,支撑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设置新兴交叉工科专业,直接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校企协同,共同培养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是地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校企协同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很重要的途径。针对过去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教与学、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结合不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就业难和企业招聘难的矛盾,学校把校企协同育人作为工程教育重要的改革内容。通过创新校企合作方式,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着重对工程实训、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改革,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动学校工科专业通过不同方式与企业开展协同育人。

个性发展。多样化培养是满足学生个性化成才和社会多样化需求的必然要求。随着新经济和新技术的快速兴起以及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性化培养和发展已成趋势。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弹性的培养制度,保障不同专业的特色发展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学生为本,构建“大类培养、专业分流、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新路径。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作为工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标准,把“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作为培养拔尖工科人才的标准,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依托学科优势,产教融合构建育人平台

学校拥有矿业、冶金、材料等一批特色优势学科,形成了钨、铜、稀土、锂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四大特色领域。依托学科优势,分别与相关企业共同建设了“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与利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工程技术平台,建设了“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教育部门工程研究中心”“离子型稀土高效开发与应用教育部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技平台。与区域特色资源和产业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更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整合高校、政府部门和社会三方资源,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促进人才、技术和资本的集聚,构建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孵化和创业“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产教融合不仅体现在学科平台建设方面,更重要的是直接为区域产业发展培养人才。2012年以来,学校与企业合作定向培养,累计为江西铜业集团和钨业集团等企业定向培养600多名学生。学校开展订单式培养人才的同时,依托100多家企业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其中包括4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定向培养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符合度。产教融合促进了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学校万林生教授,数十年如一日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在钨钼冶金工艺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培养了大批钨钼冶金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面向工程应用,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

学校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质量关,把推进校企协同育人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构建了“3+1”校企协同育人的基本模式,工科专业学生前3年在学校学习,最后1年的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到相关企业完成。自动化专业率先实施的“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与支持,先后获批为国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实验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1”模式很快推广到其他工科专业。如在软件工程专业中按照校企协同育人开展培养,三分之一的专业核心课程必须聘请企业的软件工程师授课,最后1年的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必须到相关企业完成。

学校不断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为培养物联网技术人才,学校与上海因伦信息技术公司合作举办物联网创新实验班,以第二课堂兴趣班为抓手,构建了一种新的“3+1”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探讨式+数字化学习”的教学模式,企业在学校建立数字化学习网络平台,企业的工程师通过平台与学生在网上开展互动式、启发式、探讨式教学;推行“自主管理、民主管理、人性化管理+团队协作”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构建了“兴趣班、创新中心、实践基地+开放式教育”的学习平台。这种混合式人才培养方式效果明显,创新实验班学生具有明显较强的物联网创新实践能力。

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驱动校企协同育人。针对当前智能电网技术人才紧缺状况,学校与江西泰豪集团就培养智能电网技术人才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开办智能电网实验班。实验班采用“2+1+1”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2年电气工程及智能控制理论和1年智能电网技术,最后1年在企业工程实训和毕业设计。企业参与课程内容和实验项目设计,投入经费在学校建设智能电网实验室。学校聘请企业的工程师讲授与智能电网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指导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教师深入企业参与指导,真正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实验班坚持OBE工程教育理念,以目标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采取项目驱动、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服务区域发展,全面推进新工科建设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适应新经济、新技术发展提出的重大改革措施和战略部署。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不同高校的新工科建设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地方高校的工科人才培养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探索个性化培养制度,建立学生自由选择专业和个性化发展的机制,促进学生成才路径多样化。建立“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构建一二年级按大类培养,三四年级专业分流培养的基本路径。打破传统学科壁垒,突破传统专业限制,站在学科发展前沿,融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学科交叉,优化现有专业,改造传统专业,设置新兴专业。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实现学生成才的个性化发展。按照“大类招生,通识培养,专业分流,个性发展”的基本思路,制定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发展方向的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建设线上线下学习平台,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构建“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能力训练”课程体系,推进个性化学习和培养。

以新工科建设为引领,发挥工科优势,立足行业特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打破学科壁垒,面向新经济、新技术,加快传统专业的转型,适时设置面向未来的新专业。服务产业需求,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加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创新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深化“3+1”校企协同育人,建立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培养创新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