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国家学科政策调整,近年来,江西师范大学坚持“质量是生命、创新是核心”的发展理念,以“一级学科培养平台、‘三四’课程教学体系、十个学术创新载体、全链条式过程管理”为基础思路,积极推动一级学科基础上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和社会反响。
构筑一级学科厚宽平台改革研究生培养方案
近年来,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学科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2009)明确提出“二级学科由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不仅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专业设置模式,也使得研究生教育的学科平台从二级学科上升为一级学科,这对传统的建立在二级学科(专业)基础上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了新挑战,也为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学校紧密结合学科政策的调整,积极推进一级学科基础上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出台了修订学术型硕士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具有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的学科,原则上按一级学科修订培养方案;没有一级学科学位授权但有多个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的学科,应将相近二级学科进行整合,尽量向所属一级学科靠拢修订培养方案;只有个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的学科,按二级学科修订培养方案时,也应在其所属的一级学科范畴内考虑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在一级学科平台修订培养方案,就是在一级学科范围内统筹考虑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整合学科资源。新修订的培养方案契合学术型研究生成长的规律,在夯实研究生学术基础、培养学术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构造“三四”课程教学体系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范式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载体。学校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成功构建了“三四一讲”课程教学体系,具体是“构建四级课程体系、加强四类课程建设、倡导四种教学范式,举行论文写作指导讲座”。
一是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四级课程体系。本着“又宽又尖”的课程设置原则,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立足研究生能力培养和长远发展,在一级学科平台上对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进行了系统设计和优化整合,形成了由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方向核心课和方向探究课构成的四级必修课程体系,其中,按一级学科设置了两门学科基础课,作为一级学科下各学科方向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在一级学科下按学科方向设置了3门方向核心课,为硕士生掌握本培养方向基本知识和精髓的核心课程;在各培养方向下设置方向探究课若干门,为研究生掌握本研究方向前沿问题和尖端知识的课程。同时加大研究生课程选修力度,支持研究生按需、择优选课,提高选修课学分比重,满足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及个性化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四级课程体系的构建,顺应按一级学科宽口径培养的改革趋势,保证了课程有足够的宽广度、纵深度、前沿性,避免了相近学科重复开课的现象。
二是加强四类课程建设,提高创新性学习的灵活性。在各级课程设置中,鼓励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和师资情况采用小微学分课程(1—2学分)、习明纳(Seminar)课程、系列讲座课程和短期课程等形式,实现课程形式多样化,课程内容丰富化。如方向探究课和方向选修课是鼓励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和师资情况采用小微学分课程形式,有1、1.5、2学分三种选择。这些课程学习周期长短不一,考核方式比较灵活,满足了研究生在课程学习方面的自主选择权,提高了研究生创新性学习的灵活性。学校重视规范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与实施,发挥培养单位和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着力建设一批质量高、示范性强的研究生课程群,开发相配套的课程资源库,逐步实现课程和教学信息的电子化、网络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提升课程内涵和质量,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稳固支撑。
三是倡导四种教学范式,激发创新意识。学校积极推进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试点,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前沿引领和方法传授,推行以学生为主、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尊重研究生的主体地位,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广泛采用问题式、案例式、研讨式和参与式等新型教学范式,替代以往的“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充分讨论,促进课程学习中的教学互动,在多样化教学手段中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培育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培养,在江西省高校中率先为学术型研究生设置公共课“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设计了写作知识、写作技能、思维训练、写作策略、写作态度、投稿技巧等六个模块,采用教师集体授课方式,以导读、讲评、研讨、练习和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写作教学,帮助研究生掌握学术论文撰写与期刊投稿发表的方法和技巧,并与具体的写作实践相结合,训练研究生的论文创新能力,指导他们科研成果转化为高水平研究论文。
构建十大学术创新载体改创科研实践活动形式
学校重视推动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把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作为强化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针对性地建立了“十个学术创新载体”。一是开设繁荣学术氛围的“2个论坛”,各学院设立了导师论坛、研究生论坛,原则上要求每位导师每年为研究生开设1次学术讲座,学院研究生每月组织一次学术论坛。二是实施推进教育国际化的“3个1工程”,各学科开设1门双语课程,各学院每年邀请1名境外学者开设讲座或短期课程,每个学科方向(二级学位点)每年派遣1位研究生到境外高校访学研修或进行合作培养或参加国际会议。三是制订强化学术能力的“5个1标准”,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1次会议,参与或承担1项课题,发表1篇高质量论文,做1次学术报告,参加1项社会实践或调研活动。
这些形式多样的学术创新活动和载体为训练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充分的平台和资源,对研究生而言开阔了学术视野,提高了学术敏感度,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一种潜心向学、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学术氛围,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构制全链条式过程管理改善三级管理体制
围绕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学校狠抓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对这些环节均建立明确的要求,严格考核,实行全链条式过程管理。在相关部门间科学分配研究生培养与管理职能,完善研究生三级管理体制,提升研究生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抓好九个培养环节,激发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始终重视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重点抓好课程学习、文献阅读、学术活动、实践活动、中期考核、开题报告、论文撰写、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等九个培养环节的监控管理,严格每个培养环节的考核。对研究生经过课程学习后知识结构、科研能力等是否达到规定要求进行综合考核,实行研究生培养中期考核和分流淘汰制度。高度重视文献阅读环节,对文献阅读量提出明确要求,把文献阅读情况作为硕士生中期考核淘汰的重要指标。
完善三级管理体制,提升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研究生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作。学校积极探索研究生管理改革的新路,强化相关部门间的主体责任与分工协作,完善学校—学院(系)—导师(组)的三级研究生培养管理体制。学校鼓励各学院根据自身学科特点细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程序和评价机制,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调动导师育人的积极性,明确导师指导研究生专业学习、科研训练的职责,强化导师在过程管理中管教管导育人的第一责任人作用。
学校通过狠抓“四构四改”,在深化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一级学科平台上重构课程教学体系,选修课所占比例的上升和小微学分课程的设置,增加了课程选择和修习方式的灵活性,为研究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毕业后求职就业的需求等自主选课创造了条件,为其以后的发展搭建起宽广的知识结构,为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体系显著提高了研究生教育质量,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心理学院培养的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工作即是例证。
对研究生培养实施全链条式过程管理,营造了浓厚的鼓励创新的学术氛围,激励了广大研究生全身心投入学术研究与科技创新活动,积极申报创新研究项目,开展课外科研调查与社会实践,与导师、科研机构结成学术共同体,联合或合作开展课题研究攻关,在科研之路上锐意进取,并且取得的成果斐然。
在实施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以后,研究生的学术产出和创新性成果有了显著提升。每年学术型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篇数(博士B类及以上,硕士C类及以上)呈稳步上升的趋势,论文发表的刊物级别也较高。如化学化工学院一名硕士研究生先后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Advanced Synthesis&Catalysis》和《RSC Advances》发表了4篇高质量(两篇一区,两篇二区,其中一篇为二区Top)的SCI论文。还有一名硕士生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化学领域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化学领域影响力最大的期刊之一,影响因子为11.261)发表论文,是江西省首篇以江西本土高校为首个完成单位、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在该期刊发表的论文。在毕业论文撰写方面,2012年至2016年,获批省级优秀学位论文有共计124篇,其中2016年单年获优数量就达49篇,获优数量呈快速递增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