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大学的门——写给准大学生的话

原创:侯志水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19-06-15 阅读量:0

高考结束之后,几家欢乐几家愁。考得好的考生,可谓是踌躇满志;考得不好的考生,也不必灰心丧气,可以来年再战,也可去参加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成为社会劳动大军的一员。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我们国家现在实施的政策是终身教育制度,同时构建学习型社会。不像过去,即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生年龄限制在25周岁以内,基本上是一考定终身。所以考生参加工作实践以后,要想继续到大学里学习,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再次或多次报名参加高考,获得进入大学校门的入场券。即使将来不进入大学,也可通过自学的形式或函授教学的方式来积累知识、经验和技能,使自己达到一定的人才标准。我们国家目前正在营造宽舒的人才成长环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这“四个尊重”是国家长期实施的方针。新时代青年应该树立“人人都可成才”的发展理念。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谈互联网人才时特别强调:“互联网主要是年轻人的事业,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建立适应网信特点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把优秀人才凝聚到技术部门、研究部门、管理部门中来。要建立适应网信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以实际能力为衡量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论文,不唯资历,突出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 虽然谈的是互联网领域人才,但对其他领域人才的选拔与使用也有借鉴的效用。客观地说,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一些部门领域如新技术新能源新产品等的变革及创新一日千里,亟需广泛而深度的智力资源支撑和人才支持,需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也在增加,学历垄断、资历垄断等格局正在逐渐被打破。年轻人只要有真才实学,到哪里都可以打拼出一片天地来。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

暑期是考生重要的休闲和调适期

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度过“黑色的六月”,中学阶段可以历史性的终结了。2019年高考报名人数突破千万,全国高考(本专科)整体录取率高达80%。人生有四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对考生而言,拿到高校录取通知书是一件大喜的事情。用孟郊的诗歌《登科后》来形容就是:“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喜悦的心情是溢于言表,是掩饰不住的。考生可以彻底放下高考备战的紧张心理,可以背起行囊去追寻自己心中怀藏已久的诗意和远方,也可宅在家中,每天都可以睡个没有闹钟响铃、没有父母催促的懒觉。考生有大把的时间与同学联谊、拜访亲友,弥补一下高考期间落下的“社会交往”,也可报名驾校考个驾照,也可继续充电,提升外语水准。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外语是通向世界的窗口和桥梁,考个托福、雅思之类,提高外语能力,为进入大学或将来考研、出国等做好坚实的准备。也可借阅或关注所录取专业的相关文献资料,作为入学前的热身。

对于准大学生而言,大学还是想象中的一种生活

赵汀阳老师在其《论可能生活》中揭示:未来是一种可能性的生活。从中可以演绎出对未来可能生活世界的把握前提是要“懂”。懂得为什么去选择,懂得什么叫“应该”。伴随金色的秋风,高考的胜利者们将带着成功的喜悦迈入心仪的大学校园。走进大学校门,如何尽快融入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生活?如何充分利用大学宝贵的读书生涯时光,实现自己才能和品性的锻造和提升,同时展示自己的精神风貌,为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而奠定坚实的技业基础?常识告诉我们一个素朴的道理:进了门,却不一定入门。做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做为共和国人才储备大军的一员,不能成为大学的“门外汉”,不能做象牙塔的过堂客。这里就存在一个新入学或即将入学的大学生如何真正开启大学之门的认知问题。开启了大学之门,就是掌握了一把通向知识圣殿,打开未来可能生活世界图景大门的钥匙。对“何为大学,大学何为”这个重要问题的解读,有助于度过弥足珍贵的大学生活阶段。因为大学阶段,是青年学子最重要的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断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和定型期。人生的道路尽管很漫长,但紧要处,关键就在年轻那几步。“年轻那几步”既包括高考,又包括高考后心态的调整以及朝着新方向的奋斗与打拼。

对于大学而言,首先要把握的是一个“学”字

大学不是中学、小学,而是大学特学。为何大学?大学生要由老师、家长让我学,变为我要学,我要大学、专学,要自觉地养成学习的习惯,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把学习作为日常生活的新常态。因为学习不可以已。学会学习,就等于学会生存。历史和实践告诉人们:“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这是颠破不灭的真理。力争把自己培养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的学子与学人。俗话说得好:“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今天已经没有帝王,但还有党和政府。任何国家、任何企事业单位,都会聘用和任用有真才实学的人。

知识文化的习得是当代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列宁曾经把青年人的任务概括为一句话:就是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是知青出身,他讲“一物不知,深以为耻”,认为青年应把学习作为修身的重要环节。毛泽东曾有过形象的比喻:“一个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高山上,可以看到很远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那会苦煞人。”没有知识没有技能,缺少本事,恐怕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早在1939年毛主席就讲过:“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要树立本领恐慌意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金钱,知识就是资本。“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不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那就难以增强本领,也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这里的“三个赢得”,不仅道出了学习的目的性、方向性,也道出学习的自觉性和必要性,同时也道出学习的长期性、开放性和战略性。推动建设学习大国不仅需要有热情和意志,更需要有行动。在学习型社会里,学会学习就等于学会生存。大学生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方法,是追求真理的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放大镜和显微镜”。新时代的知识青年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应该自觉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社会主义公民。自觉成为“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党和国家的后备干部。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以人为本,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的教育和人才的优势才会体现,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才会大有希望。

对于大学而言,其次要把握一个“大”字

何为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为大学。大学何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校高在什么地方?不是高在高楼大厦,而是高在思想文化。因为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大学正是一批以大师为首的专家、学者、文人荟萃的地方。俗话说,挨金似金,挨玉似玉。正是这样的文化氛围才能够孕育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和后进之辈。尽管现在是个大师匮乏的年代,但古今中外先贤、哲人的思想,依然存活在大学校园当中,并为世人所敬仰,奉为圭臬,并从中汲取文明的力量。大学大在什么地方?不是大在校园大,操场大,图书馆大,食堂大,教学楼大,而是大在宽博大气。具体而言大在“学问精深”,大在“理论恢弘”,大在“思想厚重”,大在“从善如流”。即使是总统、外交大使或将军等退休也想在大学里谋个教授的位子。高校就是汇集传承文明、科学研究、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四大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社会的文化组织。

吴军老师在《大学之路》中指出:一所好的大学应该扮演四个角色。第一,它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将那些有潜力有志向的年轻人培养成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第二,它是一个研究中心,引领世界科技的发展,而且会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第三,它是一个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能推动社会的进步;第四,它是年轻人的家,是他们度过人生最好时光的地方。笔者认为,大学的这“四个角色”揭示了一个大学成员应该具备的人才素质、研究潜质、理论思维和生活环境。这无疑对新入学大学生理性地面对大学生活,合理地解读:“这是什么地方?我是谁?我来这里干什么?”这三个元问题给予有益的启示,从而对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有着有益帮助。

总之,到大学里学习和深造要培养大视野,锻造大胸襟,生成大格局。高度决定视野,格局决定命运。“大”学非“小”学,大学是“成人”治学。大学需要宽广的胸襟,非凡的气度,高屋建瓴的见识和学以致用的理念。大学生应具备知识视野、历史视野和国际视野,力争成为一个世界通用的中国人。

知识视野指涉学习观。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生命的根,那么教师就是学生知识启蒙的根。这里的知识启蒙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诸多方面的知识。大学生在经过十多年的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知识启蒙后,更需要学院化的、系统化的、专业化的、更高层次的知识启蒙。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实践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在适当的年龄受适当的教育,才是个本真意义上的人,才是一个不断趋向大写的人。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人之为人”的布道行为,教育的使命要实现“人之为人”价值(周国平语),当代年轻人如果或缺了“象牙塔”的教育,恐怕是终身的遗憾。知识需要习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主席的这句话,不是单纯说是要搞好学习,提升成绩,而是要求改造我们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了科学的学习观和丰富的知识视野,才会有万物皆备于我的认知勇气,才会有知难而进的精神底蕴,才会有触类旁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际遇与可能。

历史视野内涵历史观。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人不可能回到过去,没有这个时间隧道,但读史可以明志。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纵深的历史视野,善于拨开历史的尘埃,从历史智慧中汲取自己成长发展的养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人演绎诠释的历史,但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马克思说:“倒洗澡水时,别把孩子连同脏水一块倒掉了。”所以要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有了正确的历史观与明晰的历史视野,才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从繁芜杂多的历史经验和历史结论中还原于历史现实,从而总结得出确凿可信的历史真知。

国际视野联通全球观。今天的世界正处于一个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的时期。任何民族、任何国家关起门来搞建设都是不能够成功的。每个人都不是孤岛。个人的发展也是如此。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要求大学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品格,开拓创新的精神,不仅需要知识视野、历史视野,还需要具备国际视野,这样才能秉承“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家国情怀,才能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从容与自信。有了合理的全球现和高瞻的国际视野,才能站得高,望得远,迈出坚实而自信的步伐。立足国情和自身发展的实际,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生成开放包容的世界胸襟,以世界公民即地球村合格村民的素质来要求自己。在文化自信中,形成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人生格局样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域中,自觉把自身的“小我”与民族国家乃至于全人类的“大我”结合在一起。把个人的梦想与振兴中华的伟大梦想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立于自己的行动中,把自己打造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侯志水,系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教研室副教授)

注:本文属于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现途径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JJKH20190259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