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带新生年级的心理适应和天然亲近,“后爸后妈”型辅导员因中途接手或者临时接手年级学生会面临心理不适应、情感隔阂和受制于既往传统的惯性等诸多弊端,结合我个人两年接手老年级的经验,现总结三法,供大家参考。
一、了解老办法,尽快熟悉学生特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普遍联系的。接手老年级很多辅导员容易走入一个误区,“我要推行我的风格,推行我的工作方式和理念”,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存在很多问题:你如何面对和应对旧的惯例呢?你的学生一定适合新的情况吗?你了解你学生的特点和规律吗……
举个例子,我之前接手16级的四个班,我刚接手的时候已经是大二了,其实原来的老师很对学生的脾胃,管理学生比较松散,和学生关系比较融洽,因为我一开始就按照要求抓得比较紧,会议和内容强调得比较多,可想而知,从松到紧再加上和学生关系没有建立很好的基础,尽管方法和方式都很对,但最后学生水土不服的比较多。
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先深入学生当中,了解以前的管理方式风格,不急着立,有老方法继续沿用和完善,待与学生关系建立好了后再图改变,再去破会更容易,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高校思政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具体体现。
二、沿用好方法,把握学生成长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告诉我们真理之所以具有绝对性,是因为它不因时间空间对象的转移而发生改变,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接手老年级的辅导员会经常处于学生的比较中,“我以前在某某院怎么怎么样”,“我以前老师怎么怎么样”,这个时候你作为辅导员不要懊恼,也不要着急上火,要始终坚信三点:你的初心是为学生好的,时间会证明一切,如果以前有很好的办法,大可不必推倒重来,继续沿用完善。
例如我接手16级是在大二阶段,他们以前的老师虽然管的不是很细,有些工作也没认真组织,但是他有不可多得两个优点:一是和同学们关系处理得非常好;二是做事很准确和高效,处理事情照顾实际情况。像这样的两种好方法就很值得我去学习,继续完善就好。
三、创新新方法,高水平促进学生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就好比邓小平同志讲到的是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否有利于提高生产力和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检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接手老年级的老师可能刚开始同学们不适应,有很多对比和质疑,甚至不信任,这都不要紧,关键你是否能做到为学生考虑,做到以生为本,做得更好,有一些新的方法和方式,帮助他们高质量发展,同学们有了收获和成长自然会对你认可的。
例如一位老师因为休产假带了17级差不多一年,我告诉他们有两点:一是既然我带他们我会对他们负责到底,二是我会更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于是我创新了很多方法,比如说一学年基本上争取和每个学生谈话一次;经常留意和关注学生动态,互动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和规范等等,最后学生都感受到了我的诚意和热情,也基本认可了我。
无论新生还是老年级,只要掌握好规律,了解老办法,沿用好办法,创新新办法,是一样可以把学生教育好,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从而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这支思政队伍的殷殷嘱托和期望。
(作者:许敏武,湖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