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中的困惑
不可否认,创业教育重要性凸显的直接原因有:就业压力巨大,今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将创历史新高达到749万人,而且多年来毕业生的即期就业率也一直在70%出头徘徊;经济转型发展,国家正努力调整经济结构,以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创新型国家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2015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调整教育结构、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回顾近期高等教育领域的主题词,主要有适应、改革、转型、制度,而社会发展方面的主题词是小康社会、创新型国家、国际竞争力、现代化。把它们放在一起比照,可以看出创新创业的确很重要,而我们的高等教育也一直在努力适应社会。这一点可以回溯到1985年,当时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曾指出,要“加强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能力。”三十年来我们的做法也是一以贯之的,如1990年代初提出高校科研要面对经济建设主战场,之后的一流大学建设,“十二五”期间开始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去年又推动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工作。
30多年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明确的、路径也没有问题,但却产生了困惑。比如,我们每年发表的论文数位居世界第二,但依然不是创新型国家;高等教育规模早已位居世界第一,但也不是高等教育强国。
创业教育的即期和长远价值
国家为什么要推动大众创业,是因为存在就业难吗?回答无疑是肯定的。国务院刚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就十分明确地提出“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经济保GDP7%增速的原因之一也是为了就业。因此,高校创业教育的即期作用得以凸显。
对高校自身而言,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焦点不是数量而是质量。根据笔者的计算,从1978年到2013年,以当年价格衡量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55倍,年均增长15.52%;与此同时,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本专科教育规模增长28倍,年均增长10.08%。而国民生产总值与普通高校毕业生数之比,近8年呈增长态势,结果分别是2007年5.57、2010年6.91和2013年8.14;这一比值,在刚刚迈向市场经济体制的1993年是6.19,在拉开高校扩招序幕的1999年是10.98。数字揭示,高校毕业生数量和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是相适应的,甚至还会面临不足,出现就业难,其实是高校人才结构和培养模式出了问题。
回到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还很低,有统计说在1%左右,大家都很着急,其实这并不足为奇。为什么呢?因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拥有创业的基本要素——资本、经验、人脉、市场。相反,它们恰恰是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的弱项。这不是说我们不该去提高创业率,而是要进一步找到问题的根本,即创业教育的长远价值。
大企业是当今经济的支撑,小企业是未来经济的支撑。小企业更具有生长性,因此更有活力。当企业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僵化,甚至阻碍创新。我读书的年代心目中的大托拉斯代表,诸如汽车制造公司、钢铁大王,现在已完全被微软、乔布斯、马云等所代替。笔者曾多次访问英国,参观过他们几十所大学,有一次在研讨会上问他们的校长:“‘中小企业’是到你们大学参观时听到的一个高频词汇,是因为你们没有牛津、剑桥大学牛,大跨国公司不找你们合作,还是你们感到有帮助小企业发展的责任?”英方七八个校长争先恐后回答,共同点是:“你怎么知道今天的中小企业,不会成为明天的微软?”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倡导大众创业,是因为社会发展到了这一步,将来的大企业是靠今天的小企业生长产生的,微小企业是经济的活力之源。
当把创业教育只作为一种具体的教育行为时,它的作用是眼下的。但当将其作为一种未来人才培养规格看待时,就有了教育模式的含意。即如果仅仅把创业教育理解为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而需要扩展渠道、鼓励自主创业,这种因素有,但这也就把创业教育的意义说小了。创业活动可以真实地发生,也可以是一种意识或者精神的培养。真实地发生当然很好,我们当然愿意我们的学生都去创业,而且都能创业成功,但这是不现实的,甚至不能单靠高等教育来完成。创业教育更是一种企业家精神的孕育,是要让学生知道创业是如何有效发生的,如何把自己的知识技术去与市场的要素结合。今天的不成功不代表明天的不成功,有市场创业也有岗位创新创业。
高校修身立世的基本原则
大学走出象牙塔,开始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也就开启了其世俗化的历程,以前可以隔绝社会,现在却是社会的一部分。但是,世俗不等于庸俗。承担育人大计,需以责任为基础,高校还需要重新思考、核定自己修身立世的基本原则,这包括:
社会性。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凸显其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日趋紧密,地域贡献、学术创业、科技创新、协同育人等正在成为学校变革的重要方向。高校需要服务社会,在满足社会的需求中获得自己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点。
自主性。高校需要服务社会,这是基本的办学方向。但是,它在精神、文化、制度等方面还需要划出与社会的边界。如果没有边界,也就意味着高校可以被别的社会组织所替代。自主办学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
公益性。探讨高校这种组织机构的社会职能和服务性质,终属满足公共利益需求、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因此是社会的公共事业,需要践行其不可替代性的大学精神。社会虽走向多元,但仍然需要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大学精神,仍需要高校成为人的精神家园和成长基地。
多样性。高校多元的社会功能和公益特征需要通过自身发展的多样性来体现。理想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一个高校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大学的核心精神不变,满足着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健康发展需求。但高校发生了分化,每所学校又是不一样的,高等教育的几大职能在不同学校的侧重有所不同。
专业性。不管怎么样分化,高深学问仍然是高等教育的专属领域,学术是高校的本质工作,专业性是高校工作的基本特征。即高校处理的知识是专业性知识,也是必须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处理的知识。同时,也只有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教师才具有权威性。在不同的高校里,对专业精神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如世界一流大学需塑造起为人类终极使命服务的胸怀并守护学术的高贵尊严,行业特色大学要担当起行业发展的技术先导并培育精益求精的学术品质,地方性高校要有推动区域发展的责任意识和促进社会公平的道德情怀,民办高校要面向市场育人以培养学生务实的精神。
创业教育需要高校整体设计育人模式
高等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有自身的规律,不是强调什么就增加什么的简单加法。涉及创业教育,还需要明白创业活动是真实的而不是书本上的,创业教育是历练出来的而不是说教出来的,学术创业者需要整合技术、资金、市场等多种要素,特别是要有捕捉市场需求机会的能力。因此,高校的创业教育不是设计一两门课程那么简单,而是要对自己的育人模式有整体设计。
首先是育人思想。《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过去我们老提创新精神不强,实践能力不够,这其实是法律赋予每所高校育人的责任。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教育必须为社会服务。高等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次是育人内容。高级专门人才需要通过知识、能力、素质来实现,而能力又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和思维力。现在我们的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方面,知识灌输的内容过多,这是重大缺陷。为什么呢?因为知识是靠传授和记忆,而技能和思维力要靠训练和练习,它们的培养规律不同,我们不能以一种规律代替所有的规律。创新创业教育的大部分内容其实是需要包容在高校专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的。
第三是育人模式。我们需要完成专业教育,这是《高等教育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规格要求,主要体现在能力培养上;我们需要有实践活动,包括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既使学生真正地掌握住能力,又能提高其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素质;我们需要培育学校的创意文化,它起着环境熏陶的作用,潜移默化地育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的基本育人模式是:文化熏陶+专业学习+实践活动。当然在具体实施方式上,各校可有异同。
最后是学术创业。创业可以有创新,也可以没有,但作为高级专门人才的创业活动,应包含知识和科技的成分,那就应该有创新。所以,对于大学生创业,我的观点是:希望能走学术创业或专业创业的道路;有其他创业机会也不回避、不放弃;没有创业,而去就业了,仍可以考虑岗位创新和创业;待将来把创业的要素积聚起来,重新走向创业,也很好。
所以,高等教育阶段的创业教育,要以专业教育为基础,要有实践内容,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而有了这些精神和意识,就会促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