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社会的“稳定器”、人才培养的“试金石”。据官方统计数字显示,2022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为1076万,首次超过千万,达历年最高。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的今天,后疫情时代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旧复杂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面对高校毕业生基数压力及新冠疫情现实困境,部分准毕业生未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择业观,出现诸如自身就业期望偏高,就业能力却偏差;就业期望好高骛远,对考公意向岗位挑挑拣拣;“慢就业”等等就业问题。目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亟需从以下方面理清思路。
一是引导学生及时厘清并界定好“喜欢”与“不喜欢”
作为毕业班辅导员,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择业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现有条件下找到自己爱做的事,有选择性地找寻与自我兴趣类型相匹配的工作,但也要考虑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
后疫情时代学生“云就业”,优势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云就业”常态化、制度化和精准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毕业班辅导员,我们要一对一摸底学生的求职需求,为其提供生涯规划、政策咨询、市场信息、简历修改等全方位就业咨询指导,及时分享优秀就业毕业生榜样求职经验和职场经历,实现榜样引领。工作中,我们要强化服务实效,量身定制方案,营造暖心氛围,提供全方位指导。
二是提醒学生匹配好职业“兴趣”和“能力”
指导学生在综合选择职业的时候,要将两者充分结合考虑。既感兴趣又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工作,可以视为理想型工作;只有兴趣但能力不符,可以选择让其成为业余爱好;不感兴趣但能力匹配,可以发展成为兼职。
受疫情影响,线上教育因时而动,因势而行,教育教学网络化蓬勃发展。做好后疫情时代的就业工作,我们要充分依托新媒体新渠道,利用多样化交流方式开展就业云指导。充分利用大数据云平台,分析毕业生就业出口,明确重要时间节点,指导毕业生重视职业发展选择,引导毕业生充分利用云上多渠道就业平台,通过深挖广扩,搭建网络平台传播就业信息。
三是帮助学生理清楚“价值观”和“择业观”
在择业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需要和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丰富阅历、积攒经验,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磨炼自己、提升自己,着力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竞争力。
就业指导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为毕业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帮助其开拓就业思路。通过开设“就业直播间”,面向毕业生分享求职、考研、出国经验;邀请“应征入伍”“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一线就业的优秀校友分享经验,充分发挥朋辈引领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就业。与此同时,针对重点关注对象,我们更要开展结对帮扶,建立毕业生就业云档案,实行重点关注“一生一策”动态管理和精准帮扶,精准推送招聘信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身处新时代、适逢“两个大局”交汇,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冷静研判,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着力提升报效祖国本领,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疫情来时方显勇者之风,历尽千山归来仍是少年,衷心祝福每一位疫情之下的准毕业生心怀梦想,扬帆起航。
(作者单位:徐大庆,哈尔滨理工大学;朱婉畅,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