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哥,我的签约公司让缴3000块的培训费或者从工资里扣……”
“华哥,我的三方协议你帮忙看看呗,公司说试用一年后根据表现确定是否录用……”
“华哥,我找到工作啦,待遇真不错,就是没说具体工作内容和地点……”
等等!大学生们,你们遇到过如上看似“正常”,却细思极恐的离谱案例吗?
来看一组数据:据《2021大学生求职安全与信任度调研报告》显示,有超过60%的受访者在求职过程中遇到过不同类型的“坑”。其中最常见的剧情是“实际待遇与约定不符”;其次是“职位权责与约定不符”“以各种名目骗取费用”,分别有45%和38%的人遇到过。在曾经掉“坑”的受访者中,有64%的人表示“想要进行维权”。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我们行话叫春招、秋招金银期。一方面临近毕业,学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另一方面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居高不下,加之前两年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等,一些不法分子借此挖“坑”设陷,利用“高薪低门槛”“付费内推”等手段损害毕业生合法权益,甚至误导、诱骗学生从事传销、网络犯罪等活动。所以在实现诗和远方及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前,让我们停下脚步,一同来会会这些求职安全的“坑”吧。
一、保护个人隐私,警惕信息泄露
隐私安全意识要提高:在非官方平台,谨慎上传、投递个人信息或简历;
扣留证件原件要留意:任何单位和个人没有权利扣留他人证件原件,如有需要出示即可。如需提供证件复印件或扫描件,应在醒目位置标注用途;
提供隐私信息要三思:用人单位要求提供个人邮箱、电话等联系方式很正常,但索要家庭成员联系方式,甚至银行账户信息、填写陌生链接等要三思而后行。
二、维护劳动成果,谨防骗财骗色
一防黑中介:不管是网上“热心人”或线下“好心人”,以介绍工作为名,收取高额中介费,都要注意!涉及财产损失应立即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或公安机关检举。
二防乱收费:对眼花缭乱的“实习费、培训费、押金、资料审核费、服装费甚至公司贷”说“NO”。《劳动合同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但凡遇到,请拒绝缴纳各种非法费用或办理信用卡、贷款。
三防虚假招聘:一定要选择正规平台!毕业生要多关注学校发布的岗位招聘信息,还有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各级政府人才网、知名企业官网等发布的各类招聘公告,拓宽就业信息获取渠道。社交平台等发布的不明来源招聘、偏僻角落的招工信息,我们要仔细甄别。
四防面试陷阱:警惕面试地点在酒店等非工作地点,面试时间在节假日等非工作时间。如果涉及中小微企业,有必要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官方渠道查询该企业办公地点、经营状况。特别是外地企业,第一次前往公司面试最好带上小伙伴结伴前往,并将行程告知父母、带班辅导员等。
三、慎重签订合同,维护劳动权益
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签订合同前,仔细阅读条款,了解每一项权益和义务。如有疑虑,可以咨询父母长辈、学校老师或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如有必要还可咨询专业律师,通过工商部门网站等核查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等企业注册信息,确保招聘信息真实可靠。
坚决反对违法要求:法律法规对试用期限等做了明确要求。求职中对劳动合同中的不合理、甚至违法要求,请拒绝。
保留来往证据材料:保留相关的证据材料,如面试记录、沟通邮件等,后续如有纠纷可以及时向学校求助或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个人权益。
四、远离非法传销,勿入高薪陷阱
传销是指组织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其缴纳费用或以购买商品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一防杀熟:亲友介绍异地投资、工作机会或突然邀你外出游玩、介绍对象等,请注意。
二多询问:面试中,可深入问几个专业问题及项目具体情况,如果对方避重就轻,请注意。
三思变更:面试前,对方突然要求变更面试地点甚至专车接送,请注意。
四找机会:如果不慎进入传销组织,一定要在确保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时间脱身报警。
读到此处,老师想说:诚然求职道路上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坑”,但我们绝不能让防范占据全部心智,请依旧鼓起勇气,坚定向前!即使真的摔倒,不要丧失爬起来的毅力。见字如面,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脚踏实地,勇于尝试,在实践和探索中修炼青春。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