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的“人情”与“制度”

原创:朱晓辉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2-02-11 阅读量:0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有两种常见的风格:一种是“严”字当头,不苟言笑,制度、强权统治一切,孩子们仿佛真的很“听话”,但一放手立刻“现出原形”;又或者班风“死气沉沉”,学生循规蹈矩、缺乏活力。另一种是随和、人性化的风格,与学生亲近、做老好人,结果往往造成松散、随性的班风,学生缺乏规则意识。新形势下,班主任迫切需要思考:班级管理中是“人情”至上,还是“制度”先行。如何把握“人情”与“制度”的分寸?笔者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尝试对此问题进行梳理与思考。

一、“人情”因何而在?

(一)“人情”带来学生和家长的信任

教育最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作为班主任,做任何事情首先要考虑到是否有利于学生,有利就去做,不利坚决不碰,这就是对学生的“情”。心中装有学生,说话做事考虑学生的感受,学生自然能感受到老师的“用心”,从而驱动对老师的认同和信任,对老师传授的课程也会由衷的喜爱,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也。而学生的感受也会传递给家长,让家长对老师也充满信任与感激,进而更加配合学校、班级的工作,形成家校合力,使得家校双方都成为受益者。

2015年,我接手了一个由两个拆分班合并而成的新班级,因为被拆分出来,家长与孩子都带着负面的情绪进入新班级的学习生活,班级气氛很低落。作为班主任,我决心改变这种状况。从开学第一天开始,从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开始,我每天拍摄大量的孩子们的照片,包括课间、午餐、午休、课外体育活动等,将孩子们校园生活的一幕幕每天分享到班级QQ群中,让家长能够亲眼看到孩子们校园生活,感受到学生的成长。渐渐地,家长开始有了改变,从满腹抱怨到为班级发展出谋划策,从漠不关心到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家校关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学生从哭着鼻子不愿到新班级,到完全融入新的班集体,并由衷地为自己的新班级而自豪。班主任用情用心去关心学生的成长,学生完全能够感受得到,这是教育最管用的一招,用情去敲开学生的心门。

(二)“人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班级,老师处处用“真情”来与学生相处,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发展。这样的班级让学生内心感受到舒适与快乐,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每天对学校生活充满向往。对学习知识来说,温馨的班级环境更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不容易被负面情绪影响,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老师对学生的欣赏,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我班的孩子都喜欢在课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些“熊孩子们”坐不住,喜欢玩游戏,有些孩子喜欢画画、做手工。我经常在课间去教室里,陪着“吃惊”的“熊孩子们”一起玩游戏;看到做手工和画画的,我会真心地赞赏与鼓励,每次都会用手机把作品拍摄下来,留作纪念,也记录学生成长的痕迹。久而久之,孩子们经常会主动把自己的作品送到我办公室来交给我看,直到我用手机拍好照,才满意地拿回去。到后来,孩子们的画越画越漂亮,手工也越做越精致,我就开始鼓励他们去参加比赛,从区级到市级乃至全国,获奖的层面也越来越高,而孩子们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创作中。对于那些喜欢做游戏的孩子,我鼓励他们创编课间小游戏,也经常跟他们一起玩,他们越来越会玩,每天都有不同的游戏,在玩游戏的同时,身体素质以及规则意识、协作精神等也在不断地提高。

(三)“人情”填补“遗失”的美好

每个班级总有一些“特殊”的孩子,他们往往需要班主任更多的关注。比如来自单亲家庭、外来务工家庭的孩子以及部分的“独二代”。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情感支撑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有时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对完整家庭的渴望。部分“独二代”则“以自己为中心”缺乏安全感,希望受到老师与同学的关注,从而会做出一些任性的行为。而外来务工家庭中,父母往往由于生存压力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缺少对孩子的陪伴,孩子在学习上缺乏自控能力,经常不交作业或撒谎。对于这些情况特殊的孩子,老师的关爱至关重要,细致入微的交流与体贴,能帮助他们找到自己“遗失”的那份美好,填补心灵中的缺失,利于重塑孩子健康的心灵。

我曾经带过一个有27个孩子的班级,但其中来自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就有7位,有语言障碍导致交流困难的孩子2位,多动、抽动症的孩子各1位,智力发展较程度落后于同龄的1位。对于这样一个班级,在两年半中,我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去陪伴孩子们:从早晨进校开始,与孩子们一起上课,课间一起玩耍,中午一起聊天,放学一起扫地,学生走完我再下班,长期这样坚持下来,孩子们经常管我叫“猪爸爸”(动画片《小猪佩奇》里的人物)。每天晚上都有孩子给我发消息聊天,拉我进他们自己组建的各种聊天群。到了三年级下学期,两位语言障碍的孩子早就可以畅所欲言了,而多动症的孩子症状已经减轻到“最低水平”,离异家庭的孩子丝毫看不出有任何“不同”。看着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每天健健康康,活泼开朗,我想作为老师付出的关爱都是值得的。

(四)“人情”激发班级的正能量

“真情”还包括班主任做任何事情不偏不倚,让学生在班级里感受到人人平等而过得有尊严。这样一种公平、公正的风气一旦持续下去,良好的班风也会应运而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校之间,和谐共处。孩子们没有“奸诈”,没有“邪恶”,没有“抱怨”,没有“嘲讽”,没有“欺压”,没有“漫骂”,更多的是“友谊”与“善良”,做事情积极而充满正气。

    在我现在的班级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只要学生问我,我必定有回应;只要学生有事情,我必然会重视。哪怕一件很小的事情,我也会非常上心,让孩子感受到我重视他,不是在敷衍。所以学生之间也充满人情味,经常有孩子尽心尽力地去帮助别人,对好朋友无私的、舍己为人的事例经常发生。孩子们的友谊非常牢固,让人感动。我还有一个原则,就是只要涉及个人利益问题,都公开出来,让孩子们一起做选择,从来不是老师一个人做决定,哪怕花些时间,麻烦一些,也要让孩子们的心里更加踏实与坦然。我从来不搞“以偏概全”,不戴有色眼镜,一事一议,鼓励学习困难的孩子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行为习惯有欠缺的孩子依然可以有权利参加班干部竞选,说话不流畅的孩子一样可以当主持。尽最大努力让每一位孩子体验到成长所带来的快乐。这样一来,班级里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迎刃而解,家校关系日趋和睦,大家都在阳光心态下积极健康地成长。   

二、“失败”因何而生?

充满“人情”的班级,孩子们如同阳光下的茵茵绿苗,茁壮地成长。“爱”如同一味万能的良药,可解百病,感觉理应如此,但实际并不是我所想那样。

记得在2013年曾带一个班级,我对那个班级投入了“无限关爱”,可以说,与孩子们交朋结友亲密无间,家长也对我班主任工作非常支持。但对孩子们的喜爱,使我有时候“狠不下来心”,由此导致的几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从三年级开始,班级卫生是我最头疼的问题。只要我不在场盯着,教室卫生必然一塌糊涂,值日生将扫帚扔得满地都是,工具不归位,灯不关,窗不关。班级路队也是一个大问题,学生缺乏纪律意识,放学的时候,别的班级整齐走到校门口,而我班队伍弯弯曲曲,如“乌合之众”一般。班级规章制度也存在缺失,导致班级纪律松散,课间午休时间,经常有学生在教室里大吵大闹,严重影响了别的班级,也给自己班级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我虽做过很多努力,比如说话靠“吼”,但效果始终不佳。我承认我真的很爱孩子们,但孩子们的表现却如此“逆反”。我到底哪里错了?我思考了很久,也向老教师请教,终于找到了可能的原因:只有“人情”,无法“理智”地去爱学生,学生缺乏制度意识,更不用说规则的制定与执行。这对我的教育历程来说是一次较大的“挫折”,打破我认为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只要对学生付出真心就算成功。其实不然,真正的爱学生,是要思考怎么让学生有所成长,没有成长的爱,不是真爱,那只是为自己“懒惰”来找个借口罢了。一位班主任,必须思考班级出现的问题,不断地进行自我改进。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后,我发现建班育人过程中我最缺乏的就是——立规矩、建制度。

三、制度因何而为?

(一)制度的制定需要“因地制宜”

每个班级及其学生都是独特的,制度的建立要因地制宜,根据学情、班情而定。制度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复杂,简单易行最好,要来自学生的实际需求。好的制度强过老师的千言万语,胜过学生的“痛定思痛”。但没有一个制度能够包办一切,要有针对性与方向性来制定。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学生也要作为重要的参与方,不能凭老师的一厢情愿,学生不认可的制度形同虚设。

(二)制度的执行需要有始有终

再好的制度,若不能严格执行,也如水中月镜中花一般,没有实质的意义。执行要持之以恒,要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赏罚分明、公正客观。教师要起到榜样作用,当教师的权威与制度有冲突的时候,权威应该让步于制度。朝令夕改或者挂着制度不执行,会极大伤害班级整体的发展,得不偿失。

班级有些学生不随手整理抽屉,没有随手将垃圾丢到垃圾桶的习惯,而是喜欢放在抽屉里,放学后的抽屉又脏又乱。百般“说教”与“批评”之下,收效胜微。与班委讨论后,我带领全班共同制定了一个制度,规定每天放学后由一名小干部进行抽屉检查,只要有垃圾,就扣分,并记录下来。执行了一周之后,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抽屉里不仅仅只有垃圾,还有一些书本文具等也没有摆放整齐。于是,我们又针对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三周后,抽屉乱的问题基本上得以解决。为了使得孩子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这项制度还会坚持下去,一直到学期结束甚至更长。

(三)制度的“存亡”取决于成长需求

一项制度如同一剂良药,它针对的是某一个或某一系列问题,其目的是倡导一种行为准则,让学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制度的产生,是因为学生发展到某个阶段,出现了某些需要通过约定和规范来解决的问题。同样,制度也可以依据学生或者班级不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而逐渐地消亡。

低年级时,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纪律性差,我们需要安排“小干部”进行管理,因此设置了“大管家制度”。每一天安排一名“大管家”,协助管理班级的纪律,特别是午间休息时间,没有老师在时,“大管家”就在讲台上进行纪律管理。但到了高年级,学生更加追求公平民主的班级制度,“大管家制度”就不合时宜了,因此采用“当家队长”制度,每天都有一名“当家队长”按照计划开展活动。由此可见,班集体建设作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有些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适时调整会更好地服务于班级建设以及与学生的发展。

班级管理中,“人情”与“制度”到底孰轻孰重?我认为,“人情”是根,“制度”是本。情是基础与根本,没有“情”的教育如同“生产线”,有了“人情”,才会去思考“制度”,谋求学生的发展;而“制度”是发展与提升的引擎,没有制度,班级的发展只能是漫无目标的原生态。由心而发的“人情”与坚持执行的“制度”并举,才能使我们的教育达到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平衡态。

(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吴泾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