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家校协同

作者:肖冬菊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4-12-12 阅读量: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深刻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三个注重”的提出,从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揭示了家庭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阐述了加强家庭建设的重大意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教育力量整合起来,使之各尽其职,根据各自肩负的教育职责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帮助。

初一学生小唐自开学以来常常独自一人躲在角落里,情绪有时会比较低落。班主任老师认为孩子有心理问题,建议家长多关注。家长多次劝说无效后和班主任老师再次沟通这个情况,希望借助学校老师的力量共同帮助孩子。

班主任找到我,希望能够给予一些建议。我负责全校的家校共育工作,参加过市区级家校社项目的培训,最近参加了我校“德育高地项目”有了一定的经验。小唐也是学校学生会的成员,每周我会和她有一些工作上的交集。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我从小学班主任那里了解到:小唐在小学时是一个积极向上有责任心、进取心的孩子。小学期间学习在年级里还是名列前茅的。升入中学后小唐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次中学学业考核之后,回到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开始伤心地流泪,家长也问了很久才大概明白:孩子突然感到有些茫然、不知道如何可以很好地掌握初中的知识,担心自己学不好,最近一直情绪低落。次日家长找到班主任,寻求帮助。知道了她的情况后,我有意识地观察她,但并没有直接谈这个话题。主要我还没找到一个合适的点和适合她的方法,在小学六年中,她一直都是活泼开朗的性格有时还会去开导其他同学。一次放学后,她找到我说:今天您在学校广播里讲了一些开学的问题,提到了一些学生开学后出现的种种现象和问题。我觉得您说的情况和我很像,听了您说的解决方法,我想试试,不知道从何做起。我告诉她我们学校有一个家校共育咨询室,里面环境很温馨,咱们可以去那里聊聊。

小唐和我来到了家校共育咨询室,诉说着她的困惑。小唐表示自己不仅不适应开学,更多的是不适应当前初中的学习,科目变多但作业却比小学时更少,每天都很焦虑怕自己学习落下,没办法像小学一样名列前茅。小学时,家长给她报了几个文化课补习班,有不会的问题直接问辅导老师,培训班也会提前把学校的知识讲一遍,在学校学的时候基本上就已经会了。可现在补习班纷纷退出了,有不会的问题家长也帮不上忙,时不时地还会和家长发脾气,家庭气氛很紧张。她更害怕自己最后无法进入高中,只能去职高,这是她没办法接受的,也是她所焦虑的部分。

案例分析:小唐和其他家长都还没有适应“双减”所带来的变化,面对变化充满的不确定性而感到焦虑,这是正常的家长和学生在面对“双减”时的无措感和焦虑感,这时熟悉“双减”的老师们就要做好家校沟通的工作,和家长学生讲明“双减”的意义和面临变化的应对方法。

了解情况之后,我找到这个班的班主任老师。告诉她,以《初中,我的新生活》为主题召开了一次线上家长和学生会,让家长和学生共同了解到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结合孩子升入初中后一个多月的某些具体表现,帮助家长一起分析了孩子的异常表现,并共同发现了孩子适应初中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引导孩子积极解决。并给家长提出建议:

加强孩子内在自驱力的培养。“双减”,减去了作业量,减去了课外培训,让学习回归课堂,在普遍性的教育模式中,不免会出现行为和成绩上的差异。作为最了解孩子的家长要更专注于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专注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与老师携手,共同为孩子成长助力;如今没有了课外培训,我们更该利用孩子多出来的时间,做好父母的陪伴,策划合理的安排。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阵地,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教育;帮助孩子制定正确的学习计划。家长和孩子一起商量制订完成,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目标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发生,同时也能促使家庭内部在学习问题上达成统一。

通过此次会议,希望家长能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点一滴的变化,并与孩子共同探讨和分析变化的原因,而不是因为只关注到了不好的结果而脾气暴躁。会后,家长们普遍反馈在如何发现孩子的问题,并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这个问题上收获很大。  

家校社工作就是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教育力量整合起来,使之各尽其职,根据各自肩负的教育职责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帮助。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孩子的幸福成长,是学校和家庭携手共育的结果。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的行动,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能发生分歧。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关系状态。事实上,随着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的增强。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教育分歧,成为教育者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例如案例中呈现的,当老师认为学生情况特殊需要特别的、专业性的引导指导时。家长出于保护孩子心切,不肯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告知老师,当学生在学校表现出心理问题,老师认为需要做转介治疗,有些家长就认为孩子只是情绪问题,或者是心情问题而不是心理问题,无需“大惊小怪”。  

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要想减少教育分歧的发生,实现家校协同教育效益最大化,我们做出努力。

通过有效沟通,达成教育观念的统一。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往往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表面层次,没有触及深层次的观念和意识层面。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分歧不断,矛盾加深。如果能够意识到深层的观念差异,进行冷静深入的沟通,就能够从根本上建立理解和信任,使问题得到彻底地解决。案例中,一开始教师和家长对孩子出现的表现,存在各自的理解,通过面对面的及时深入的沟通,教师家长建立起共识,达成观念的统一,孩子自然会成为家校协同的受益者。

当前实施“双减”政策,减去了校外培训对家庭财力、家长精力的“过度耗费”,有利于缓解家长焦虑,让家庭回归追求美好生活的初心;同时,“双减”也对家长对于孩子的陪伴和养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减减掉的是一些没必要花的补课费和没必要过度刷题的时间,而家长要多“增加”一些亲子沟通,做好因材施教,同时要“增强” 与学校老师的深度沟通。

换位思考,积极承担教育责任,相互配合和支持。由于教师与家长的出发点不同,施教的时间、环境不同,与教育对象的关系不同,因此教育者要平心静气,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角度分析问题,体谅对方的困难,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家校社”各方主体角色和责任在协同育人中更加需要厘清和规范,家校双方各负其责,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在出现教育问题的时候,不去抱怨对方的失职,积极承担自身的责任,退一步海阔天空。只有这样,教师与家长才能够达成相互谅解,在教育过程中才能够相互配合与支持。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朝阳金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