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好玩

作者:刘娟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4-12-12 阅读量:0

案例背景:开学以来,我们班的积木区会有固定的三位小男孩在积木区一直进行重复的轨道游戏。有时会因为小火车分配不均而产生争执。偶尔会有几个小女孩将空心大积木围拢在一起,搭建“动物”们的家。近期来积木区游戏的孩子越来越少了,空心大积木、实心木头积木、彩色积木都无人问津  小班幼儿搭建主要兴趣在于探索,且基本技能有限,常用的技能有平铺、延长、围合、堆高、加宽和盖顶案例描述:

一、老师你看这个

来积木区游戏的人越来越少,而且来到积木区游戏的幼儿只关注到轨道积木,是否因为游戏内容没有新意而放弃来积木区呢?是否因为每天重复一样的游戏而没有挑战感和新鲜感而选择其他区域游戏呢?如何能使孩子们去注意到那些无人问津的“落灰”积木呢?通过和孩子们的沟通,了解到大家不去积木区的原因是来积木区玩轨道积木的小朋友太多了,可是总是因为抢火车而导致游戏体验感差,总是产生坏情绪,其他的积木也只是会简单堆高和围拢,孩子们不知道要搭建什么?所以我在班级的餐前阅读区,投放了一本幼儿版《学前教育》,不到一天,闪电小朋友就发现了这本书中的积木搭建的照片,他拿着书来问我:“老师,这个是什么?他们搭的什么啊?”借着这个机会,我跟孩子们一起阅读了这本书的内容,知道了关于“亭”的各种小知识,结构简单的亭子引起了孩子们的新的搭建兴趣。

二、我想搭亭子

讲完故事后闪电说:“老师我想搭亭子!”听到这话的小朋友们纷纷表示自己也想跟着闪电一起搭建亭子,之后小朋友们拿起了在积木区“落灰”的各种积木开始了搭亭子的游戏。在小朋友们热火朝天的搭建中,我听到很多可爱的童言稚语,闪电说:“我需要和这个积木一样长的来做柱子,谁帮我。”闪电还没说完大宝就把闪电需要的积木递到了手边。悦儿也凑到闪电身旁说:“我也想跟你一起搭,可以吗?”柏柏接道:“我们可以在旁边再搭一个啊!”石头说:“这个积木没有了。”柏柏皱着眉头,怎么也不能将亭子的顶顺利地放到两根柱子上。小宝默默地帮柏柏将两根柱子挨近了一些  游戏结束后,我跟孩子们一起回顾了搭亭子的过程,孩子们都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小宝说:“这个游戏真好玩,我们搭的亭子很漂亮。”闪电说:“真好玩,明天还想接着搭。”柏柏说:“今天小宝帮我一起搭好了亭子,谢谢小宝。”溪溪说:“我也想搭亭子,可是我不会”闪电说:“我可以帮你啊。”孩子们分享结束后,我问孩子们:“你的亭子叫什么名字呀?”孩子们都安静了,过了一会孩子们纷纷回答“不知道”“我们还没有想好啊”。我和孩子们又一起再次阅读了那本《学前教育》,了解到亭子是有不同寓意的图案花纹,也有不同的名字。

三、我给亭子取名字

今天集体活动时间,根据昨天留下的问题我们开展了“我给的亭子取名字”的活动,孩子们展开想象设计亭子,大宝说:“我要设计一个秋天的落叶亭”;汤圆说:“我要设计一个沙发亭,这样大家就可以在亭子里很舒服地休息了。”呱呱说:“我要设计一个蓝绿亭,我喜欢绿色,妈妈喜欢蓝色。”就这样通过孩子们大胆想象,出现了:云朵亭、气球亭、圆亭  来到活动区游戏,今天大宝请到闪电帮助自己搭建亭子,并且在家庭区找到了户外飘落的落叶装饰了自己的亭子,这就是大宝的秋日落叶亭了,老师把亭子的样子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了下来,并且贴到了积木区的展示墙上。同时也把孩子们设计的亭子记录到了积木区的环境墙上,鼓励孩子们将自己的设计实践到积木搭建的游戏中。  

四、蘑菇亭吃蘑菇  

现在积木区的搭亭子活动越来越受到小朋友们的喜欢,今天我看到呱呱搭建了一个小亭子,然后就在自己的亭子旁摆弄一辆小汽车我问:“呱呱,你在干什么啊?”呱呱指着自己搭好的亭子说:“老师这是我搭的蘑菇亭!”我又问:“蘑菇亭?”呱呱解释道:“就是你可以过来吃蘑菇啊,炒蘑菇、炸蘑菇、炖蘑菇”我连忙说:“那我想吃炸蘑菇。”呱呱说:“那你等一会啊。”然后我就看到他走到家庭区,跟贝贝说:“你这里有炸蘑菇吗?”他和贝贝一起准备了一盘炸蘑菇。

案例反思:

 一、对教师的支持策略的反思  

1.案例中教师重视材料对于幼儿主动学习的支持,通过书籍,图片,照片和自然物的投放,支持幼儿探索,激发孩子们对积木区的兴趣,同时解决了孩子们“不知道要搭建什么”的问题。  

2.案例中教师重视环境对于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因为小班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将孩子们设计的亭子呈现在环境中,是孩子们愿意继续拓展搭建的动力。

3.案例中的教师重视幼儿的主动性和主角地位,游戏中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而不是游戏的主角,游戏中教师要做到多看多听多肯定。案例中教师重视孩子的学习方式,鼓励和引导幼儿通过自身的实践和操作来获取新的搭建经验。采取集体和个人的形式讨论的方法,鼓励孩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升经验。

4.案例中能适当地利用好师幼互动的策略,在发现问题时没有急于出招,而是慢慢引导,投放了图书让幼儿自己发现,做到了“走在前面,藏在里面”的教育理念,同时在和孩子们沟通中适当地提出问题“你的亭子叫什么名字”来促进孩子们更深入的游戏。

5.案例中教师能关注个别幼儿的不同需求,在观察中,发现有的幼儿是真的想要搭建亭子的游戏,有的幼儿则是跟随大家一起玩,也许是他想加入他人游戏的一个方法,也许是惯性搭建,教师需要关注到每个孩子,并且做出适当的引导和支持,教师可以利用少问多听的方法来了解孩子游戏的真正意图。

6.案例中教师重视幼儿学习的连续性,通过对幼儿的观察和交流,支持幼儿游戏。

二、对于幼儿发展的反思

1.案例中幼儿的搭建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从一开始的轨道游戏的平铺和延长以及空心大积木地围拢,发展到了现在架空结构,现阶段幼儿搭建水平可以做到简单架空结构的积木会出现简单的内部结构。幼儿的游戏水平开始从简单的探索、重复逐渐变得更有计划性了。  

2.案例中孩子们的语言表达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搭建过程,能完整地表达自己设计亭子的寓意,愿意跟他人展示和分享自己设计的亭子,能大胆自信地表现自己。  

3.案例中孩子们的交往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孩子们之前想要加入他人游戏的方式就是跟在他人身边或者帮忙递东西摆椅子等,现在大部分孩子可以直接用语言表示自己喜欢他人,而且也会对别人的示好做出回应。班级中争抢玩具的现象变少了,“小跟屁虫”变多了,而且相比之前他们之间多了很多语言上的互动。  

三、不足与下一步工作中的思考   

1.提供更多的材料支持幼儿游戏,例如可以跟幼儿一起讨论,如何搭建竹亭,石亭和草亭。利用家长资源,共同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提供茅草、绳子、木棍、石头等。也可以鼓励幼儿将搭建亭子的场地移到户外。  

2.多角度支持幼儿全面发展。教师应该在关注幼儿学习的整体性,从搭建亭子可以引出更多的教育点,比如:数学领域的空间、比较、测量等。  

3.可以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走到公园中欣赏亭子,同时可以去“四大名亭”北京陶然亭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