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尊重为前提,在沟通中进取

作者:杜春蕊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4-12-12 阅读量:0

三年级一班有这样一名男学生李某。他相对于班内其他同学个子不高,体形较小,皮肤很白,刚接触时感觉他沉默少言,课上回答问题不怎么积极,时间一长才发现他其实很好动,总是喜欢问一些刁钻的问题,喜欢在同学面前表现自我出风头,当然,这种表现形式是老师所不乐见的。并且随着我们彼此之间的熟悉逐渐加深,他的种种不良行为习惯逐渐暴露了出来:课上不认真听讲,坐姿随意,喜欢拿同学开玩笑,喜欢在课上和老师顶撞,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几乎很少完成。不但如此,他在课下也经常惹事,三番两次的和其他班级的同学,尤其是低年级的同学发生打架等事件。在他看来,那些听老师的话的同学就像没有自我的傻瓜,只有敢于顶撞老师,敢于违反学校的纪律才能显示自己的能力。

通过观察,我发现他的自我意识过剩,喜欢表现自我,不愿意听从老师的话,但是他也非常好面子,如果他犯了错误,老师当场批评他的话,他会看同学的反应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反应。如果同学没有刻意关注他,他就任由老师批评,相反,他会对老师的批评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好像在向同学炫耀,自己什么都不怕。从这件事情上我发现,他的种种行为好像都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如果大家都不关注他,他就想办法让别人关注,如果大家都关注他了,他的不良行为就变本加厉,以此达到自己炫耀自我的目的。从他好面子的特点,我分析他的心理也很脆弱,好逞强,他的内心远没有外表所展现的那么不在乎,这一点在学习成绩上也体现得很充分。其实他的学习成绩属于中上等,很聪明,据班主任说他在外面报了好几个课外班。但是学校内考试成绩却不太好,然而,我发现,他总能控制自己的成绩,平时练习时绝对不好好完成,一旦考试,就会多认真几分,不至于让自己的成绩垫底,但是也绝对不突出。他就好像一个矛盾综合体,有很好的条件,却从不好好发挥。

李某的种种行为可以说明他是一个好面子,爱出风头的孩子,而且他的是非观念也很模糊。所以面对这样的学生,万万不能采取生硬的批评教育,这样反而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所以,当他在班上犯错误时,我没有急于批评他,相反采取忽视的态度,不给他在同学面前表演的机会。同时课下,我找他单独谈心,以朋友的方式和他聊一些感兴趣的话题,甚至有时在课下也和他开一些小玩笑,当他犯错误时,我不是以一个老师的身份,而是以朋友的立场来关心他,告诉他,老师很欣赏和喜欢他,如果喜欢一个人,会希望看到那个人各方面都好,不想看到别人嘲笑和讨厌他。同时,我也以过来人的心态教导他什么是对的,什么又是错的。慢慢地他接受了我,和我的关系更融洽了,身上的问题也逐渐减少了,虽然,难免再犯,却不需要我过多教导,只要一个眼神或适当的表情,他就能理解我想要表达的,进而收敛自己的行为。我相信只要给他时间和机会,适当引导,他的不良问题一定会逐渐减少的。

当李某身上有新的进步或改变时,我总是及时地进行表扬,尤其在课上。他不是爱发言的学生,如果你生硬地叫他回答问题,他绝对不会认真回答。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不会叫他回答问题,然而,一旦他举手我就一定会给他回答的机会,不管怎样都给予积极的评价。有时候做练习,我也会表扬他的书写有进步。当然,不是说一味地表扬就是好的,对他的表扬要适度,只有做得恰当,他才会接受。表扬的频率也不能过于频繁,否则就失去了效用。

李某的例子让我更加认识到平等交流,用心沟通的作用。因而,针对类似李某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正确地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积极进取。

(作者单位:北京中学二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