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强基固本促发展

作者:刘润福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5-06-30 阅读量:0

认真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好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领导职责,规范党组织建设,丰盈党建品牌,完善大思政教育体系,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一、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以二十大和二三中精神为主要内容,将“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与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相结合,与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岗位创优争先相结合,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议题”、干部主题培训“第一主课”、全体党员“第一主题”、全体教师必修课等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章学习日等制度,提高学习质量和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二、持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积极推动“党建+”品牌建设,全面深化党建与业务等工作深度融合。实施“把党员培养成优秀教师,把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的“双培养”机制,把好党员发展关,推进“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建设,发挥好“一名党员一面旗”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大思政”建设,对标“六要”和“八个相统一”的要求,校级干部带头讲好思政课,带头听评课、带头联系思政教师、带头参加思政实践活动。积极探索“一主两翼”思政工作体系建设,抓实“一主”,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同向同行,上好“道德与法治”课,落实《思想政治课评价标准》,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育融通,打造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精品课;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坚持全科育人,开设“育人大讲堂”,面向全体教师征集、宣讲“我的育人故事”,形成“人人重育人,课课讲思政”的工作局面。“两翼”一是加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深化与外国语学院等高校和集团,通过教学融通、队伍相通、资源互通,深化“数字赋能”智慧思政课的研究;二是牢牢把握党总支思想政治引领的根本职责,落实党建带团建带队建,着力打造党团队一体化育人链条,建好“中国精神文化墙”,组建好“四史”讲师团、“红色故事汇”讲解员和乐美志愿服务队,同时发挥好关工委“五老”作用,厚植红色基因,点燃党建“红色引擎”。落实党组织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做好意识形态风险隐患研判,加大正面宣传教育,办好公众号和“乐美”校刊,确保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安全。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两个清单”,开展好主题教育、警示教育和清廉学校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支持鼓励工会组织搞好群众性问题相关活动,搞好合唱团训练,争创佳绩。

三、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教师队伍

按照重实干、重能力、重实绩、重担当的标准,落实好干部培训项目,组织“项目驱动式”重点工作推动模式,每位干部至少要承担一项重点工作,搞好自身的专项学习研究,开展好实践落实工作,强化成果意识,提升干事成事的本领和水平。落实好民主管理制度,规范党组织和校长办公会议和教师代表大会,落实好“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凝聚干部教师“学校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强化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开展“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四有好老师”主题教育,严格落实师德承诺书、师德档案制度,讲好师德必修课,组织好师德考核,树立师德先进典型,形成讲政治、讲师德、讲责任、讲奉献的共同价值观,研究制定“乐美教师”和“乐美学生”评选表彰制度,建立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教育管理机制,将师德建设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日常言行、家校协同等紧密结合起来,使全体教师在工作中充分体现精心的态度、精细的作风、精湛的能力、精致的落实,在成全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身的“生命幸福”。完善培训机制,适时组织班主任、骨干教师、研究团队参加各级各类专项培训,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开展经常性的培训,请专家进校开展专题性培训。

四、积极探索构建乐美教育体系

乐美教育是关爱的再提升再塑造,我们要在传承中探索更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积极构建“一三五七”的乐美教育体系。紧盯一个目标:建设和谐、优质、智慧、美丽的现代化学校。增强三个意识:文化传承、责任担当、以人为本。深化五育融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协同发展。实施七大工程:乐美管理、乐美校园、乐美课程、乐美课堂、乐美学生、乐美教师、乐美评价,从而让全体师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成就最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