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戏剧节
创意龙舟赛
戏剧节走秀
童话故事剧场
学科融合教育戏剧
教育的公平与质量一直是我国教育政策的基本方向,一直是政府部门在努力解决的问题。新时代对教育的公平和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的教育工作就是要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富特色教育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如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并努力推进。
对于学校而言,实现教育的公平就是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让每个学生有发展的舞台、有实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每个个体的全面发展。江苏省泗阳双语实验学校实施的教育戏剧尊重每个学生,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彰显了学校内部的教育平等。
公平的教育需要国家教育体系中学校类别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建立适合于每个个体的教育与学习体系;在学校层面同样需要更加丰富多元的课程与教学,实现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由此改变当前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教育教学现象。建立适合于每个个体的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的要求。
聚焦全面发展
在当下社会经济日益发达、教育资源日益丰富、高等教育即将迈向普及化的新时代,不仅社会与个体对教育的认知在发生变化,而且教育为个体提供的支持与服务也在发生变化。只有建立适合于每个个体的教育,才能实现人人成才,才能使“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才是教育公平的结果体现。
获得教育机会,是教育公平的一个方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享有教育公平的机会,同样是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办学思想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适合于他们个人的学习期待、学习要求、学习行为与学习表现,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现教育公平的表现。
教育戏剧是普适性教育,它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其终极目标是人格教育,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学校教育戏剧不是“天才教育”,不着眼于只培养少数校园精英,也不走专业化教育的路子。提倡的教育戏剧,面对全体在学人群,为全体学生所享有,为全体学生服务。
江苏省泗阳双语实验学校尊重和理解每一个孩子,通过教育戏剧,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我的机会,孩子们在戏剧体验中完成一个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成长。学校为学生搭建多种实现自我的平台,如班级讲台:所有的教学活动、主题活动,都是均等面对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敢于上讲台,充分展示自己,树立学生的信心;年级舞台,年级楼宇设置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上舞台的机会,可以是主角,全面展示自我;也可以是配角,只有几句台词;甚至是没有台词的舞台道具扮演、后台服务等,让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学校戏台,在全校大活动期间,搭建大戏台,提供学生展示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信。
学校致力于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秉承“为了儿童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系统培育学生的“礼、义、信、仁、智、勇、敏、美”等必备品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根据学生年龄与发展特点,制定可差异化的教育目标。低年级:主要是在课堂上,挖掘教材的人文内蕴,抓住所阅读内容具有的故事特质,通过形式多样的情境创设,进行模仿、角色朗读、故事叙述,影响学生习惯养成,培养学生关爱感恩、热爱自然、感受生命的美好。中高年级:侧重于通过角色表演、故事剧场、戏剧创作等方式,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培养合作意识、磨砺意志、持之以恒、责任担当、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多元理解等品格。
多元融合育人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掀起的世界教育改革浪潮中的大趋势。针对当今世界普遍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目前由于教育的太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向度”倾向,使得21世纪学校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既有科学素养又有人文精神,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健全人格。是否具备人文精神、人文素质不仅是大学生、成年人的事,也是中小学生的基本素质,是所有受教育人群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潜质。
教育戏剧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在教学中运用戏剧元素和戏剧方法,以互动式交流、游戏式渗透、启发式引导、参与式体验、音乐式调节等方式,使学生达到认识自己、他人和整个世界。泗阳双语实验学校通过多学科融合,在课内外实施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戏剧分为三个层面:专业性教育戏剧,指开设专门的戏剧课程;渗透性教育戏剧,即把戏剧教学法运用于学科教学;活动性教育戏剧,指在一些主题活动中运用教育戏剧的形式开展活动。
专业教育戏剧课。学校每个年级开设专业教育戏剧课,通过系统的课程教学,让儿童进行基本的肢体开发、声音表达、偶戏表演、面具表达等方法学习,以及在特定戏剧空间带领儿童围绕设定的主题共同创作,进行“角色扮演、戏剧性游戏、即兴表演、戏剧情境”等,并在创作过程中反映自身独特的经历,发展想象力、创造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尝试各种表达,训练儿童语言、动作、声音等基本戏剧技能,提升儿童多方面表达能力。教育戏剧的实作指向不同的价值领域,如尊重、自控、责任、诚实等,学生在全身心参与中,在体验成功中,达到思想的提升、价值观的转变、人生观的升华。
渗透性教育戏剧。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寻找教育戏剧的切入点,创设情境,将戏剧元素引进课程教学。在完全虚拟、生动活泼的情境下,引导儿童松懈心理防卫,进入到模拟性的学习经历中。如科学创意纸偶表演,选择科学故事编创出表演的剧本,精心设计出一个人物造型,制作出一个个纸偶人物。一次次的修改、重做,是毅力的考验,是耐挫能力的培养。语文读者剧场展示,是一个朗读与戏剧结合的舞台,是一个声情并茂表达的舞台,是一个想象无限的创意舞台,让学生感受文学魅力。英语美洲街景模拟,在学校的大通道周围,设置有美洲美食街景、美洲文化街景、美洲艺术街景,在模拟的街景中,各级部学生分别表演文化、美食、艺术等,学生穿梭于其中,体验异域文化,掌握知识。
主题活动性教育戏剧课。主题活动性教育戏剧课以各类主题活动为载体,创意含有戏剧元素的相关活动,达到教育目的。主题性教育戏剧属于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重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品格的内化,是根据不同特点设计开展主题性教育戏剧活动,如开学面具秀,在暑期通过家校平台布置、指导学生按照一定主题制作面具,自己根据面具创意表演;开学后进行模拟角色展示,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学期。读者剧场,老师指导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然后安排角色进行排演,最后进行展示演出,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纸偶剧场,老师指导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制作纸偶,然后以纸偶为道具进行排演,最后进行表演,体现创新与合作。“家校e学堂”,学校通过亲子合作、社区展示,提升教育戏剧的社会知晓度,取得家庭与社会的支持。
另外还有三八妇女节感恩“我心中的太阳”实践展示、端午节“和我一起过端午”创意龙舟赛、中秋节“今宵月圆”情境展演等。在主题性教育戏剧中,孩子能够感受到世界、体验到快乐,并且在扮演中分享到别人的感受和认知,思考问题,感受各种情感,树立对周围事物的正确认识,促进优秀品格的形成。
建设融合平台。为了推进教育戏剧融合下的育人平台建设,学校还重点推进“一馆、两节、三平台、四大资源”建设。“一馆”——“魔幻戏剧馆”。“两节”——每学年举行两次的“魔镜戏剧节”。“三平台”——“魔方平台”:学校、家庭、社区三个平台相互补充。“四大资源”——“魔域资源”:“大背景呼应”“大师引领”“大校支撑”“大情怀映衬”;“大背景呼应”:基于欧美国家及台湾地区都很早开设教育戏剧,取得很好的效果;以及国家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地方课程,重视对学生的美育。“大师引领”:2016-2017年,学校先后三次邀请台湾地区教育戏剧大师张晓华教授来到学校,对学校骨干老师进行教育戏剧培训,助推项目的实施。“大情怀映衬”:教育戏剧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怀。国家《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及教育部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都把“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重要目标。
融合课程。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实施了融合育人的措施。首先构建了“STREAM”课程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阅读 (Read)、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s)。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艺术学科中精心选取有利于学生品格培养与形成的教学内容,将其巧妙融入教育戏剧中的“角色扮演、戏剧性游戏、即兴表演、戏剧情境、偶剧表演、面具制作”等戏剧元素进行教学,在知识的学习中锤炼品格。
“戏悦生命”活力课堂。教学方式多元,课堂以互动式交流、游戏式渗透、启发式引导、参与式体验、音乐式调节等方式,学习更加快乐。学习注重体验,课堂设计相关戏剧环境和活动,让儿童在情境中实践、学习,真切体验迁移知识,学习更为轻松。教育突出品格,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通过教育戏剧活动让学生从戏中悟道,明白道理,锤炼品格。
共享教育硕果
教育戏剧是将教学法和戏剧艺术融合的一种独立艺术形式,目的是将人类经验戏剧化,它的最终目标是锤炼学生品格,在教育戏剧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沟通能力、耐挫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自我约束能力等随之提高,形成了较好的意志品质与高尚的品格。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教育戏剧培养学生“礼、义、信、仁、智、勇、敏、美”等诸多品质,是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教育戏剧的开展既能增加学习者对人类社会经验的感知,又可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既可以激发参与者极大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又可以增进合作精神、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学生在戏剧活动中表达、交流彼此的理念与感受,既可以开启智力又可以启迪心灵。
泗阳双语实验学校“戏悦童心:教育戏剧融合下育人平台建设”作为江苏省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意在打破学科壁垒,进行跨学科整合,把戏剧元素和戏剧方法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以互动式交流、游戏式渗透、启发式引导、参与式体验、音乐式调节等方式让学生打开身心、深度体会、学会控制、独立思考。这是一种学生内心喜欢、知行合一、坚守不变的品格育人方式,对小学生品格的锤炼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培养品格。学生参与教育戏剧,能够得到多方面品格的锤炼。戏剧表演需要合作,需要培养合作精神;戏剧表演需要学会控制,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明确了自己何时需要表达、何时需要沉默,该表达时表达,不表达时要保持沉默,自我控制能力逐渐提高,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学会了很好地控制自己;戏剧表演不是一次就能完美形成的,需要经历多次排演、磨合、反复修改完善才能完成,这一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耐挫能力,磨炼了学生的意志,让学生懂得了团队合作,明白了成功的来之不易,学会了坚持;最终学有所得地完美展示,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
关注体验。教育戏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育戏剧注重体验,这种体验是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场景中去,通过多种形式触摸知识,也是把知识具象化的过程。无论是人文类学科故事演绎还是理工科中的场景营造,学生都成为真正的主人,他们有自己的话语权、解释权、决定权,主人的意识得到体现,内在的动力得到激发,学习力得到发展。
愉悦身心。教育戏剧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快乐。“戏剧”中有“戏”,教育戏剧在教学中的运用,于游戏有相似之处,学生通过教育戏剧得到舒展,身心得到发展,心境得到放松,能够起到很好的调适作用。戏剧需要全员参与,每个孩子在其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无论是开朗的还是内向的,学生通过教育戏剧打开了心扉,在虚拟的情境中表达真实的自我,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明晰。
激励自觉。在教育实施中对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引导着、激发着孩子们去探索。信息技术与工程技术融入教育戏剧的节点很多:一是学生把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运用到教育戏剧当中。比如信息技术软件提升舞美品位:运用编辑软件进行音视频编辑、运用PPT技术进行舞台背景制作、学习灯光技术控制舞台灯光、3D打印制作舞台道具等。这些信息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和社团学习,如:视频编辑社团、灯光社团、舞美社团、道具社团等。另外教育戏剧中也有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比如用戏剧展望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生活,学生们畅想着未来。
戏剧应该是思想的工厂、良心的提示者、社会品德的说明人、驱逐绝望和沉闷的武器、歌颂人类上进的庙堂。教育戏剧以儿童为中心,站在儿童的立场设计儿童喜欢的戏剧,激发了儿童的内驱力,使儿童满怀理想积极向上。
教育戏剧的理念是把演剧的架构化解为一个个要素,融入教育的过程中,强调戏剧在实践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功能,重视的是参与者的交际、表达、情感、想象力、集体意识等素质的养成和体悟。作为一个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教育戏剧在学校的推广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全面智能和潜力的发展,提升人文素质。泗阳双语实验学校探索有效推广教育戏剧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
教育不仅是创造美好生活重要的基础、关键的路径,也是美好生活重要、基础、关键的组成部分。更好的教育,才能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才能为经济转型、科技创新、文化繁荣、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更好的教育,来自对质量的不懈追求;更好的教育,是对每个个体的关注;更好的教育,是优质教育的共享;更好的教育,来自对公平的持续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