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初,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标准正式颁布。新课标的修订,牵一发而动全身,将会推动高中学校在教育目标、课程育人价值、课程结构、内容组织、学业质量标准、学习和教学方式、考试评价等领域的变革。
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一大突破,是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基础上,通过反思学科本质和育人价值,凝练了各学科核心素养。这一做法旨在解决当前基础教育目标体系内存在的脱节问题。我国基础教育总体育人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但由于这一目标缺乏明确界定和系统阐述,难以在学校层面进一步具体和细化。这种现实不仅导致学科目标和总体目标之间难以衔接,也使得不同学科在育人价值上难以实现真正的统整。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构建核心素养模型,成为联结我国基础教育总体目标和学科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
当前,高中学校校长的首要工作,就是深刻认识新课标中核心素养的教育意义,结合本校实际,设计出符合自身学校特点和发展需求的、能够切实反映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校本核心素养模型,使之成为学校制定发展规划和课程方案、设计课程、开展教学和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施学校管理的根本基础和目标依据。
变革学科课程体系结构及其设置
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育人目标,对学校课程的结构及其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学校需要反思每个学科的本质及其育人价值,变革学科课程的设计理念和组织方式。当前,学校对学科课程的认识通常还停留在习得学科知识的层面,缺乏对学科本质和学科育人价值的思考与挖掘。学校需要站在素养培养的角度,重新审视学科课程的教育意义。
一些学校的学科课程设计更多的是将概念、原理和方法以结论的方式直接呈现给学生,缺乏与学生经验的整合。学科课程设计应该将学科逻辑与学生经验充分结合,从核心素养、学科内容和主题情境三个维度设计与组织。学科内容的设计,要强调学科大观念和知识技能的结构化,突出学科实践,渗透学科思维方式和探究技能;主题情境的设置,要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创设有意义的真实情境,与学生经验建立紧密关联、螺旋上升的任务或活动系列,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
其次,学科课程建设要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要求,加强不同范围和深度的跨学科课程整合与建设。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产业结构和社会生活正在发生根本变化。审慎的判断力、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是个体面向未来社会必须具备的技能。这些技能属于跨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学校跨越传统的学科边界,重视跨学科探究主题和社会实践活动。
跨学科整合课程对培养学生跨学科素养具有特殊价值。其实,儿童在入学之前,就是以一种整合的、经验的方式与现实环境互动的。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完成早期能力的发展、自我的形成以及社会互动方式的塑造。入学后,分学科的学习,有助于儿童从不同学科视角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进而更为深入地体验和反思日常生活。但这种深入是以割裂原本一体化的生活环境为代价的。创设跨学科课程或综合性社会实践,旨在为学生提供现实世界的复杂情境,让他们有机会整合和运用不同学科(领域)的观念、方法和工具,生成可迁移的知识和技能。现实问题的解决和社会性实践,发展了学生批判思维、团队协作和主动创造的意识和品质,从而更好地适应现实社会和建设美好未来。
再其次,学校要根据学生素养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建立和完善各种类型和序列的课程体系。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特别强调了课程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并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提供选择。学校课程的多样化和选择性可以从类型和序列两个角度思考与建设。不同类型的课程涉及不同领域、主题、内容及整合程度,旨在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同一类型中不同等级或进阶的课程序列,旨在提供学生在某个领域或方向上进一步拓展和提升的空间。学校需要在当前高考综合改革的背景下,深入研究不同学生的素养发展需求,结合区域及本校实际,建设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的课程体系。
创建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学校文化
以核心素养为育人目标,学校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育人模式。新课标背景下,学校要变革课堂教学模式,从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向素养本位、学生中心转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以现实情境为载体。情境赋予学习活动以意义,提供了实践反思和社会互动的基础。学校需要变革既有的学科本位、知识导向、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励教师创设贴近学生经验、能够承载育人价值的各种真实情境,让学生基于问题、任务或项目式的活动方式,开展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学习。学习不应囿于一室之内,学校要让学生经历复杂多样的真实情境,在有意义的任务和活动中实践、反思、讨论和质疑,培养思维方式和探究模式,建立情境、观念和结果之间的灵活关联。
事实上,核心素养的内涵早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能力”,它指向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人格健全发展。而这样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开放的、灵活的和公正的环境提供支持。大量研究表明,儿童只有生活在一个充满关爱、包容、安全和支持性的环境中,可以自由探索,允许不断失败,才会形成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个性品质,从而积极探索未知,敢于迎接挑战。学校需要尊重作为鲜活生命和独特个体的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成长的心向和潜质,都值得拥有发展的权利和成功的机会。同时,学校需要从这一立场出发,创设以人为本的育人环境,建设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文化。
重构学校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
以核心素养为育人目标,对学校的教学管理、资源配置、教师评估及专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首先,学校要突破“一个学科一堂课”的日常教学管理定式,从学习或教学活动的现实需求出发,合理组织和安排教学时间。不管是学科还是跨学科课程,解决真实的情境化任务都难以在一堂课内完成,学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打破“现场参观+反思写作”式的社会实践套路;要从实际出发,设计有意义、有深度的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和探索时间。
其次,要转变传统的教室观念,根据素养培养的需求设置功能,按照新型学习方式进行资源配置。在素养导向的学习方式下,教室会逐渐从教师讲授的场所,转变成为兼有实践、实验、讨论、展示、分享功能的教育场所。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在教室中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也是在从事创造知识、参与人类实践的活动。
再其次,要变革教师评价方式和管理模式。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虽然蕴含在每一次的学习活动中,但不可能通过一堂课一蹴而就。学校要改变知识学习范式下“堂堂清”的评价理念,从结果导向的教师评价向过程导向的教师评价转型,重点关注教师专业实践的理念和质量;要尊重教师工作的专业性,赋予教师充分的专业自主权和灵活性。只有教师自己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支持,才能期望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环境成为可能。
学校要以核心素养本位的育人目标为依据,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机制和学校文化建设,构建有实质内涵的质量话语体系,将学校打造成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共同体。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教育心理学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