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思考

作者:郑海华 来源: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教师进修学校 发布时间:2018-06-28 阅读量:0

近年来,在教育研究领域和教育实践领域,“核心素养”成为非常时髦的一个热词。但是,对于核心素养的界定,乃至落地,看法莫衷一是。现就拜读林崇德教授主编的《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杨九诠主任主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和《人民教育》2017年第03-04期核心素养实践探讨专辑,谈谈读后感,提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思考之一:核心素养的本土化、校本化和内化

(一)核心素养的本土化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一词,并明确要求把核心素养体系作为研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依据。

2016年9月,教育部正式出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教育界引发热议。报告中认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点。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这一阐述诠释了核心素养的本土化。

对于核心素养的界定,既反映“全球化”的共同要求,更体现“本土化”的要求,体现了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诚如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所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植于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土壤中,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既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又具有时代特点。在吸收“外来”的同时,不忘中华文化的“本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于素质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提升与超越。在内涵界定上,能力与品格并重;在价值取向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融合;在结构维度上,自主性、社会性与文化性重构;在具体实施上,课程开发设计和学科教学的落实。只有这样,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才有中国根、民族魂、世界眼,中国学生才能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自己的脚跟,又跟得上世界前行的步伐。

(二)核心素养的校本化

从核心素养到核心素养的落地,究竟路有多远?怎样才能实现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这是每一个教育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核心素养的落地,需要有校本化的表达。诚如清华大学附小窦桂梅校长所说,不管是中学还是小学,都必须建立一个核心素养落地的框架。学校原来有什么?现在有什么?将来会成为什么?然后再把学校的理念与学生核心素养相结合,一并优化、整合,形成体系。核心素养需要以课程框架构建为支撑。课程整合提升孩子核心素养。正如清华附小提出校本化表达的学生五大核心素养: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学会改变、审美雅趣、天下情怀,真正为培育孩子核心素养打下优秀的精神底子、学习底子和生活底子。亦如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任勇所倡导的全课程教育。他说,“全课程”,就是把一切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资源都当作课程资源来开发和使用,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全课程教育体系,是构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微型课程、潜在课程的体系,使核心素养落地有了“载体”。

(三)核心素养的内化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后所留下来的东西”。何等准确、精彩!遗忘掉的东西就是所学的具体知识和内容,而留下来的则是所谓核心素养,即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留下来的越多,经过积累、叠加、沉淀、内化,则核心素养越来越鲜明,越来越稳定,越来越丰厚。诚如江苏省教科所原所长成尚荣所说,教学中,我们特别要关注究竟哪些是应该留下来的,并且给学生带得走的能力。“留下来”是沉淀下来的,“带得走”是伴随学习者的未来。因此,核心素养本质上应是个体的内化的品格和能力。外求的更多是知识内容,而内求的、内化的才是核心素养。

思考之二:要处理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

东北师大马云鹏教授如是说:学科核心素养是学习者通过特定学科的学习应达成的反映该学科特质的重要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因此,核心素养不能说成是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素养,任何核心素养都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可以完成的。诚如北师大辛涛教授所言,要处理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这个问题处理得好,不但保证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也有利于体现学科的特色与价值;如果处理得不好,可能会强化各学科的特点,造成学科和学科之间更清晰的分离,不符合学科之间融合渗透的趋势,也在客观上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变成抽象。亦如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马斌所说,核心素养的落实会强化学科素养,学科素养又为核心素养的形式提供了平台。核心素养是通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的,学科教学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

由此可见,学科素养要在核心素养的整体框架重构,既要关注学科主要素养,又要关注核心素养“特别支撑”的其他辅助素养。抓住了核心素养,也就抓住了教育的根本。只有抓住学科核心素养,才能抓住学科教育的根本。

思考之三:“核心素养”与“素质”“能力”的区别

“素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其对应的主体是“人”或“学生”,是相对教育教学中的学科本位推出的,强调学生素养发展的跨学科性和整合性。

“素质”主要是指人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

“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可以理解为个体所具有的、能胜任某种工作或活动的实力。它可以是先天遗传下来的,也可以是从后天习得的。

素养不只重视知识,也重视能力,更强调态度的重要性。一个人即便再有能力,如果没有正当的态度,仍称不上具备“素养”。因此,“素养”要比“能力”的内涵更为宽广,可超越传统的知识和能力。例如,会开车是有“能力”的,但会开车却不礼让行人或救护车,便是有“能力”而欠缺“素养”的,“能力”不等同于“素养”,“素养”也不能简化为“能力”,“素养”并不是先天遗传得到的,而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与教学获得的,是可学与可教的。

思考之四:要注重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诚如南京师范大学的杨启亮先生曾经打过一个比方:教育就好像射箭,有很多事要做,比如,你要画一个靶子,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射中这个靶子。画靶子固然重要,但是,真正困难的是让学生掌握射中靶子的方法。你的靶子画得再好,作用也非常有限,因为师生们很可能像往常一样乱射一通。因此,要注重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诚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编审刘启迪所言,一般而言,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有三种路径:一是通过课程设计落实核心素养;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亦如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所说,核心素养的落实,它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更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

思考之五:要善于借鉴国际、国外核心素养的研究经验成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2003年又提出第五个学会:学会改变。社会在改变,中国在改变,世界在改变。我们不改变,就会落后、落伍。学会改变就是主动适应社会,说到底就是改变自己。

美国提出21世纪的四大核心素养:交流(分享思想、问题、观点与解答)、合作(共同合作达成目标,在工作中投入聪明才智)、批判地思考(以新方式来看待问题,跨越学科联结学习)和创造力(尝试以新的方式来做事、创造与发明)。

由此可见,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的核心素养教育,反映的是人类教育改革与发展永远在路上这样一种事物发展规律。以上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就很有借鉴价值。

思考之六:关于核心素养的经典语录

没有核心素养,改革就缺了灵魂。(钟启泉)

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重庆巴蜀小学)

核心素养是人终身发展的基因、种子和树根。(余文森)

“核心素养”的提出,其背后的理念价值远远高出其具体指标。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核心素养落实的基本保障。

(作者: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教师进修学校书记 郑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