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钱学森提出一个问题,被称之为“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这个问题,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该做哪些反思呢?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思考。
一、直面现实,冷静反思
众所周知,培养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根在基础教育。综观当今教育现状,固然有许多好的方面,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素质教育推进困难,能担当起社会责任的各种人才紧缺。目前的教育模式,偏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缺乏文化的熏陶与人格的培养。
1.急功近利是整个社会乃至教育界一个严重的问题。
可以这么说,现代人房子越盖越高,而眼光却越来越浅。如过分夸大分数的功能,以分数论成败,分数承载太多的期望。但是,应该知道,考上清华、北大,是一流的考生,但不一定是一流的学生,更不一定是一流的人才。说实在的,教孩子一辈子有正确的做人处事态度重要,还是把孩子从58分提到60分重要?大家都知道前者重要,而现在的家长、老师更多在做后者的工作。学校成了知识技能的传习所,分数成了家庭的命根子。这种功利性的追求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更抑制了人才的脱颖而出。因为知识、技能好比是树的花果、枝叶,各种能力尤其创新和实践能力是树的枝干,而德行才是树的根。根深叶茂,没有根,任何人才只是昙花一现,更谈不上是社会的杰出人才。
2.未能遵循人才成才规律。
从人才成长规律看,是先成人,后成才;从德才关系看,是先有德,才为用。俗话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没有德而才越出众对社会危害越大。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这首先是人学。因此,《教育规划纲要》才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动手动脑。而这些思想无不是为孩子的幸福人生打好精神底子和能力底子。再看看我们现实的教育,很多学校和家庭未能很好遵从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办事,未能遵从教育规律,未能按人才成才规律办事。甚至在幼儿园还办起“奥数班”,幼儿教育小学化,误导“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完全背道(规律)而驰。
3.高考评价标准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目前以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仍然迫使校长、老师乃至家长带领着孩子去应对考试,追求高分,憧憬那一张文凭,而不能让他们在教育中注重开发孩子的智慧,挖掘潜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这不是说高考不要考,而是强调高考评价标准和内容不利于个性的发展,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因此,杰出人才的涌现需要教育体制的创新,尤其是高考体制的改革和创新,目前新高考改革正是基于这一考虑。
二、积极回应,勇于实践
对钱老之问,固然有不同层面的解答,而《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人才培养模式的三个注重应是最好的回答。
1.注重学思结合,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意识。
对学生来说,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思考力。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个人,既要善于学习,更要学会思考。思考是智慧的源泉,也是创新的源泉。然而,当下教育在应试倾向束缚下存在的严重问题,恰恰是重视知识传授而不重视能力的培养。教育最大的弊病就在于不是“学思”,而是“学答”——学答问题。因此,要倡导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的良好氛围。当然,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意识,更要关注教师的问题思维意识的培养。
2.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
要把学生从考试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使人才成长具有个性发展的必要空间,使杰出人才的涌现具有必要的基础环境。要倡导分层施教,重视个体发展的多样性,引导、激励、帮助每一个学生走上成功的人生之路。要着眼于生命个体的多样性,着眼于大多数人的个性发展,注重因材施教,这既是符合教育规律,又是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杰出人才的必由之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才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理论基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同时拥有九种智能,只是这九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每个人的智能都各具特色。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评价学生要多元化,学习方式要个性化,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倡导学生某方面的智能得以充分发展,最终在社会上都会成才。要顺应人性发展,鼓励学生个性发展。说的就是这一道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也是如此。
3.注重知行统一,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马克思曾说过:“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要。”这个寓意非常深刻。学校要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关键要看实践环节。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人才成长于实践之中。这是不变的真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统一”教育思想就是强调社会实践,知行统一。
当然,什么样的人才是杰出人才?现在并没有一个客观标准。不应当一味地拿诺贝尔奖说事。人才应具有三性:相对性、时效性、稀缺性。某方面是人才,另一方面不见得是人才;过去是人才,现在不见得是人才;社会急需的才是人才。
总之,对钱老之问,任重道远,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希望:把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注重学生社会实践,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学校发展的特色性与学生发展的多样化作为我们的教育理想。只有这样,才会迎来人才辈出的大好局面。
(作者: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教师进修学校书记 郑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