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善文化润泽师生的生命成长——泊南中心小学“善文化”办学纪实

作者:田海兵 来源:山西省泽州县泊南小学 发布时间:2018-10-12 阅读量:0

近年来,我校从地域背景、学校背景、文化底蕴的深层次中对本土的“善文化”进行挖掘梳理,并植根到学校教育理念中,进而确立了学校“让善文化润泽每位师生的生命成长”的办学愿景,以及“办一所呵护童年天性与健康,涵养善言善行的真善学苑与成长乐园”的目标,学校从此走上了蓬勃发展之路。

学校文化:以善为纲,从善如流

主题文化“善文化”的确立,让我校的发展有了灵魂,为学校的发展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实现了纲举目张的功效。我校的善文化以“善”为主线,构建了环境、队伍、课堂、课程、德育、制度文化体系,彰显了“善始善终尽善尽美”的校训和“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风;以“善文化”为核心,衍生出“尚善文化培育”“仁善德育文化”“美善教师文化”“向善学生成长”“润善课程建设”“善学课堂教学”“善思教研文化”“善行班级文化”“从善食宿文化”“积善家庭文化”“德善领导体系”“尽善管理文化”“扬善品牌文化”等方面,让“善文化”的内涵更加生动、立体、系统化,涵盖了学校所有的工作,彰显出一所学校态度、定位与主张。

学校环境:修德养善,灵动校园

进入学校,最引人注目的是该校教学楼上的“至善楼”三个大字,取“至善至美”之义。除此之外,教师宿舍、学生宿舍、食堂等基础建筑也都以“善”字命名:教师宿舍取名“上善楼”,取“上善若水”之义;学生宿舍取名“积善楼”,取“积善成德”之义,食堂取名“择善堂”,取“择善而行”之义。无处不在的“善”字构建了学校“修德养善”的巨大磁场,让学生的学习生活笼罩在善德的氛围中。

承载学校文化的主题墙则更详尽地介绍了学校的善文化系统。左墙题写“一训三风”,凸显善文化主题;右墙设计以善文化顶层设计为主题,体现养善精神、为善环境、善行班级、润善课程、善学课堂等文化主题,辅以学生照片,彰显善文化润泽每位师生生命成长这一愿景。各楼层也都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善文化”。一层修德养善,以古槐活力向阳、知善成长为主题依托,选取学生上课学习活动等照片或作品,粘贴学生身边故事或感情,激发学生德善思维。二层善学启智,以名人小故事体现楼层主题,让学生在故事中受到启发;三层能文善艺,彰显学校艺术体育特色和地域文化等;四层嘉言善行,分别对善、言、行进行了诠释,指导学生怎样做到嘉言善行。

室外手绘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村小学生玩游戏为主题,突出农村特色,“滚铁环”“打弹珠”“踢毽子”“老鹰捉小鸡”“跳房子”跃然墙上,体现了农村小学生无忧无虑、灵动活泼的童年生活,彰显了“善文化”滋养下的生活图景。

美善教师:慎思笃行,诲人不倦

美善教师应有中国灵魂的文化、国际视野的眼光、善始善终的追求、格物致知的智慧、至善至美的精神、善德修身的家风、从善如流的风范,具有了这些本质特征后的教师应有精湛卓越的教学技艺,有慎思笃行的追求,有诲人不倦的爱心,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我校在“善文化”的主题引领下,建立了“美善师德”标准,构建起不同层面的名优教师培养策略,建立一系列有利于优秀教师成长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要求每位教师用美善师德要求规范自己,熟悉“善文化”教育内涵以及教学模式,着力推动学校“善文化”主题建设,培养打造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业型务实美善教师队伍,提高能力和实战水平,指导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明确自己专业成长目标,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信心,初步形成管理、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多维并进,促进美善成长。

仁善德育:玩出天性,活出精彩

德育播种思想、播种知识、播种行为,学校只有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人生的自我规划,才能培养出具有着真善美道德基因的真人。我校位于乡村,生源大多数为农民子女,针对学生家庭教育、养成好习惯基本缺失这一现象,学生在开展德育活动时,秉承“尽善尽美”的校训,从“养成教育”入手,依据新《守则》《规范》,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努力彰显德育特色,夯实德育细节,使学生热爱祖国,关心集体,遵规守纪,维护公德,崇德向善,尊敬长辈,尊重理解他人,能够“活泼灵善、懂事知善、力行向善、勤奋至善、立志成善、自信扬善”,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观察、思维、表达、动手等学习能力,具有实践和创新精神,实现学习上的提速增效,具备勤奋、励志、俭朴、爱国的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通过健身、卫生 习惯的教育,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懂得并做到:玩出天性 学出名堂 活出精彩。

学校引导学生行善事、成善人、扬善学。通过诵读和践行《弟子规》,传承明礼向善的中华传统文化,使学生成长为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尊敬长辈、知礼懂礼的仁善少年。

润善课程:健益身心,内涵发展

课程定位决定课堂取向,课程建设推动内涵发展。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必须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我校润善课程涉及到学科关系的重组、教育评价体制变化、年级段衔接关系的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润善课程体系构建在总体把握国家教育目标的基础上,依据学校“善文化”理念,按照“课程活动化、课程生活化、活动课程化、生活课程化”的思想,将现行国家、地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整合重组,将学生需要、校内外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建设,进而构建起具有“善文化”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所需要的、融三级课程为一体的学校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和创新类课程三级课程体系。

在推进“三级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校做了三大方面的课程整合与探究:一是必修课程的整合与探索;二是课程与学校文化特色的整合与探索;三是原有课程与新开发课程的整合与探索。拓展类课程共计开发6大门类课程供学生选修,其以学科学习为基础,拓展学生的成长空间,打通课上学习与课下学习的通道,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鉴赏、感悟、表演和创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体、心理成长规律,让学生理解身心健康的意义,真正做到健康成长,促进学生社会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亲身体验,收获成长。创新类课程以课程开发与实施形式赋予学科课程以新的生命力,提升基础素养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善学课堂:学生主体,妙趣横生

课堂是教师唤起学生“玩出天性 学出名堂 活出精彩”的主阵地。我校课堂教学表现出如下的特点:一是以学生为本,教师潜心研究学生的个性和特点,美善与责任共存;二是敢于创新,教学中认真落实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精华;三是教学问题的选择以生活中的情境为主,引领学生带着生活经验来学习,从生活和社会情境中学习;四是注重趣味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们以深度探究学习的欲望、时间和空间。

善学课堂是我校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它包括五个环节:善习,学业预习、情境激趣;善导,合作探究、妙趣横生;善学,深度学习、探究盎然;善知,思维碰撞、理趣训练;善用,体验提升、童趣拓展。这种教学模式,是在充分调研把握课堂教学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当今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融入情艺课堂教学模式,所提炼生成的,同时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真正让善学课堂情艺结合,学科渗透,资源整合,有效读悟,生发深度学习,取得最佳效果。

善德制度:以文化人,异彩纷呈

学校制度文化指学校成员以学校制度来构建的生活方式,是连接学校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纽带。人本的制度文化,可以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干部教师的发展。制度规范的着力点主要是对人的行为的规范。我校的善德制度包含发展规划体系、行政管理体系、师资队伍体系、教学科研体系、团队管理体系、后勤服务体系、党群建设体系、品德宣传体系八个方面,涵盖了学校各种成文的和习惯的行为模式与行为规范,凝聚了学校师生智慧,传承了学校历年来制度建设的精华,体现了较强的人文性、地域性、历史传承性、农村民族风俗性,以文化人,异彩纷呈。

仁善美德是我校善德制度的基础,在这一制度的保障下,全体师生在轻松、幸福、快乐、自觉的氛围中自我约束,善言善行,做好事,积善习,做善人。这种特色管理方式,夯实了学校内涵与学校文化,用学校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滋养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不断地完善人格,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

承载着“玩出天性,学出名堂,活出精彩”的理念,我校先后收获了山西省“文明学校”、“绿色学校”、“基础教育改革先进学校”、“课题研究先进学校”、晋城市“平安校园”、“现代化教育技术学校”、泽州县“基础教育名校”、“课改基地示范校”、连续两年获“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连续十年“小考成绩优秀奖”等多项殊荣。

今日泊南,正着眼于深化善文化建设,唱响善文化赞歌,深入实施善文化,全力打造善文化,“善文化”,承载着打造泊南教育品牌的光荣与理想,寄托着对泊南优质教育的渴望与期盼,泊南中心小学师生正在用勤奋与智慧成就“善文化”精彩绽放!

(作者:山西省泽州县泊南小学校长 田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