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实现师生共生共长

原创:陈余彬 来源: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中学 发布时间:2019-04-29 阅读量:0

在我看来,在学校里无非有两件事,一件是学生的事,一件是教师的事。所以,教育要实现师生的共生共长,这是我一直坚持的教育理想。其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教育要服务于学生成长。坚持“学生第一”的教育视角,要真正做到“把学生当学生”。要以爱心为出发点,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需求,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尊重教育教学规律。

第二,教育要实现教师的成长。坚持“教师至上”的管理视角,要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人生。要以尊重为出发点,相信教师,依靠教师,解放教师,发展教师,从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感,再事业追求、事业价值和事业情怀,提升教师境界。

第三,教育要促进师生共生共长。坚持“生命互动”的发展视角,基于教学相长,以生命引领生命,以生命影响生命,以生命激发生命,引导教师从教育自发走向教育自觉,走向有意义的教育人生,实现师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融合发展,共生共长。

在实践层面,我们具体要做如下努力。

一是提出并落实“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探索从管理走向培养,从管理走向教育,从管理走向生长。探索“让深度学习在校园里真实发生”,让每个学生都认真有序、积极主动、深度高效地学习。努力把校园是建设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沃土。

我们主张,教育是一个积极期待的过程,教育是一个瓜熟蒂落的过程,教育是一个需要帮助的过程。

我们主张,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个学生沐浴到教育的阳光雨露。

我们主张,教育要实现学的全面发展,重在发展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我们主张,教育要实现最大化差异和最小化差距,教师通过个性化教学实现个别化教育而不能人为造成学生的分化。

我们主张,要关注教,要关注学,要关注教学,更要关注教育,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育人第一,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

我们主张,良好的教育从改变老师和学生、家长的关系开始,只有我们教师走进学生心里,教育才能开始。

我们主张,凡是老师和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时时刻刻都是教学,教学不仅仅是课堂,作业,考试。我们主张,教育就是推销希望,就是要让学生心中始终燃烧希望之火。

基于学生成长需要,满足学生选择需求,我们确立了“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的培养目标,打造“中学生自我锻造和特长生发展”两大品牌,完善了以学科选科课程为主体,以提高课程和综合课程为两翼的指向人的发展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立体化的课程结构,即“一体两翼”的课程结构。

课程建设是坚持六大原则。一是,要体现国家意志,指向立德树人。二是,要落实素质教育,指向核心素养。三是,要尊重学生个性,指向学生成长需求。四是,要尊重学科规律,指向构建深度学习。五是,要传承学校历史,指向育人课程特色。六是,要多方整合资源,指向育人路径多元。

二是提出并落实“每个人都有把事情做好的愿望和能力”的管理理念,尊重教学民主,尊重学术声音,倡导学术力量,坚持变控制为解放,变约束为激发原则,探索实现教师管理的八个转变,即由常规管理走向分布式领导,由行政安排走向研究推进,由硬性要求走向协商管理,由工作安排走向交流共享,由排查问题走向亮点推介,由督导检查走向成果展示,由调查问卷走向问计诊断,由无关紧要走向人人主角。

我们逐步构建起以党委会为领导层,以校委会、教代会、办学理事会为决策层,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教学级部为中心,以正式部门和非正式部门互为支撑,以“分布式领导”和“人人都是动力源”为特点的,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有序参与的现代学校运行机制。

以教师队伍建设的现代化为课题,从师德师风建设时代化、教育教学理念科学化、教学手段智能化、教学方式个性化、专业发展层级化、学术意识自觉化、评价考核多元化、管理方式人本化、参与治校主体化、教育质量育人化等十个方面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研究。

我们要引导教师充满情怀地工作、生活,讲好自己的教育故事。我们要唤醒教师专业自觉,激发专业发展内生动力,保持不竭活力。我们主张,教育工作者的一生,就是一个教育故事接一个教育故事最后形成一部故事片的连续剧的过程。

(作者: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中学校长 陈余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