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课程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作者:潘照团 来源:中国教师报 发布时间:2019-06-05 阅读量:0

让学生成为课程建设的最终受益者,实现这一目标要通过课堂这一主渠道转化、渗透到学生“端口”。一个与之配套的课堂教学框架是支撑并落实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从课程发展轨迹看,它向外拓展学习形态,单科教学已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学生发展的需要;它向内汇聚学习力量,强调学习的真正发生和学习效能。若课堂教学不随之作出适应性变革,课程将成为一张理想的图谱。

欲走出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两张皮”的怪圈,我们要打造三种课堂。

一是单学科课堂。这类课堂我们很熟悉,但这类课堂无法有效聚敛学习的力量。教师可以从备课入手,改变备课内容,让“学情分析”“学习目标设定”“任务情境驱动”“学习活动设计”成为备课的“主角”,导向以学为主的课堂。

在某种程度上,抓好备课也就抓住了课堂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抓住情境、脉络、互动、联结等教学方式要点,变革单学科教学——不再是漠视学情的单边行动,而是重视学生的学习起点和个体差异;不再是干巴巴地讲解知识点,而是重视情境的创设和基于经验交互的教学;不再是单篇课文的“独自求欢”,而是有了“1+X”的多学科连接;不再是把作业全部留到课后,而是与随堂作业有机融合……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不断获取学习增量,教师要做到备课之“型”与上课之“行”的和谐统一。

二是跨学科课堂。两节课连排甚至半天一个主题的长课,常见于新课程表中。这是优化整合课时开辟的学习新天地,如果我们仅仅拉长学科教学长度并不能达成预期。相对于单学科课堂,我们要积极寻找更大框架下的整合设计,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围绕一个核心取向合作教学,借助各学科资源优势,让不同学科教师走进同一课堂,彼此关联。“异曲同工”是“跨”的关键,不同学科教师为着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其学科的不可替代性越强、实践方式与学生需求越贴切,学生越乐于接受,课堂合成的力量就越大。

在打造以上两类课堂时,我们一定要避免:走马灯式的上台串课——没有一个单位时间的学科渗透,频频更换教师出台,迷乱的是学生;名不副实的学科介入——教师无法将学科特有的学习方法融入教学设计和学生学习,那么学科教师轮番上台就没有意义。

三是超学科课堂。不再以学科为唯一凭借,真实问题解决成为学习的需要,教师可以开展基于项目化的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上,学习脉络的枝蔓向外生长,联结点更丰富、可能性更大;更重视“实境”中学习,参与式、沉浸式、体验式的特点凸显。

超学科课堂牵涉的因素复杂,过程常常不可预见。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需要教师有规划意识,而将“问题”化为“规划”是构建超学科课堂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比如,发现学生书包过重,这是问题,要解决不能仅靠说教和硬性规定。教师可以安排一个“走心”的项目化学习,既提供给学生“问题提出—背景分析—调查研究—项目行动—寻求援助—过程检验—成果报告”的学习框架,又帮助学生细化“怎么做”。比如,连续给书包称重,将测量数据转换成更直观的图表,明确负重与健康的关系;举行“让书包减负”大讨论;到书包制造厂参观生产流程,给工厂提出“健康书包”的建议,写倡议书……这样的超学科学习才是“走心”的,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课程立体化要求课堂不能平面化,只有课堂与课程同频共振,课程建设才能发挥其在学校教育“最后一公里”的育人作用。

(作者系浙江省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