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之学生居家习惯培养

作者:徐永信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3-03-07 阅读量:0

偶然间又翻到了这个故事。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以“21世纪的希望和威胁”为主题,就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会议期间,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深思了一会儿后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愣住了,又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科学家耐心地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老人虽然说的是幼儿园里的事,但却都是跟家庭教育息息相关的内容。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确实如此,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是人生真正的起跑线,谁在这里占得先机,谁就拿到了通向成功之门的钥匙。再回过头来看看老人说的几件事情,我们可以归结为学会分享、不拿别人东西、善于整理物品、讲究卫生、知错就改、有规律地作息、学会观察世界这几方面,这不都是家长从小要求孩子做到的吗?因此孩子居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乎孩子未来的发展,决定他们一生的成就。

学生在家里的习惯培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习习惯 

居家期间,缺乏自律的孩子容易自由散漫,这是最需要家长注意的。居家学习是在校学习的有效补充和延伸,也是孩子之间拉开差距的重要因素。家长要按照老师的安排和要求,根据孩子的自身实际,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孩子的学习习惯进行重点培养、流程再造。

1.制订计划的习惯。除了做作业以外,孩子在家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所以要在家长、教师指导下系统制订阅读和各科实践活动等计划,包括每天、每周及平时每个晚上的目标和计划,并认真执行,父母最好一起参与,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活动。
2.坚持预习的习惯。提前预习课程,每天晚上和周末都要对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的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语文和英语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3.完成作业的习惯。要根据作业量合理安排好写作业的时间,一般是回家先完成作业,做作业时要专心,不边玩边写,不边吃边写,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在做完老师布置作业的前提下,有余力的学生要养成自主设计和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4.纠错改错的习惯。要认真查看老师的批改,对老师指出的错误必须及时改正,不放过任何一个错字或错题。要建立错题本,做好错题记录,找出错因,及时订正,并定期总结归纳分类,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二、劳动习惯 

针对平时劳动教育相对缺失这一现实情况,可以利用孩子在家里的时间有计划地引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适时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培养他们良好的劳动习惯。

1.安排劳动任务。老师要跟家长一起分析研究,通过多种方式安排劳动任务,让孩子欣然接受。首先要激发劳动兴趣。通过组织亲子劳动竞赛、设计花样劳动任务等方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其次是培养责任意识。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家庭的小主人,有责任为这个家出一份力、尽一份心,不但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要主动分担其他家务。第三是注意说话语气。这是很多家长容易忽略的,语气生硬、态度粗暴,大多是命令式的,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长要在家里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充分尊重孩子,多用“请”“好吗”等词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做好标准示范。孩子领到任务后,家长不要急着让他们去做,家长要先讲解要领、作出示范,让孩子先看明白,再说出来,可以多做几遍示范,然后陪孩子一起做,最后让孩子自己做。如果孩子想按他自己的方法去做,家长也不要妨碍他,但要让孩子说出那样做的理由。孩子如果没有尽力去做,家长可以坚持让他好好地多做几遍,并注意规定一个合理的截止时间。这样既可以让孩子懂得做事情时坚持的重要性,也可以让他们在生活中对时间安排有清晰的认识,养成自律的习惯。

3.适时点评鼓励。家长在孩子刚开始做家务时一定要陪伴在他们身边,给予及时的指导和点评,指出问题,适时表扬。孩子按照家长的要求漂亮地完成任务,这时候最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可和鼓励,家长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微笑、拥抱或者说一声“谢谢”,他们就会感到无比的满足和自豪。这时候家长尽量不要采用物质奖励的办法,因为精神上的鼓励作用更持久、效果更明显,更能让他们获得自我价值的认同感和成就感。

4.坚持成为习惯。孩子做一次可能做得很好,但长期坚持就没那么容易了,这也是决定孩子能否养成劳动习惯、提升劳动能力的关键。除了上面提到的任务安排、示范引领、表扬鼓励等方面的做法外,还要强化孩子在家劳动的日常监管和评价。家长每天记录孩子在家的表现,在班级群上传劳动照片和视频,由班主任及时汇总,实行日评价、周评选制度,即每天结合与家长的交流对孩子的表现在群内进行评价,每周评选一定数量的“劳动之星”“自觉标兵”等,居家期间表现突出的孩子开学后可以在全校范围进行表彰奖励。

三、其他习惯

1.锻炼的习惯。首先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体育活动作业,每天坚持打卡,家长跟进监督;其次是对活动区域和锻炼项目的选择,农村可以在院子里,楼上可以在客厅等空旷区域,项目选择上要以简单、适合为原则,尽量不要扰民;另外可以将游戏与运动相结合,家长带头,亲子合作,增加趣味,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保持良好情绪的习惯。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要让孩子早睡早起,保证规律作息,确保身体状态良好;要多陪伴孩子,勤与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明白有的事要自己做,教育孩子要有方法、讲原则,不过分溺爱;家长还要注意控制自己焦虑、不安的情绪,以免传染给孩子;遇到特殊情况无法有效解决时,可咨询老师,商量解决办法。

3.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家长要跟孩子讲清楚利害关系,让孩子知道电子产品的负作用;父母要以身作则,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在孩子面前做到不用电子产品玩游戏或者进行其他娱乐活动;与孩子事前约定好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并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根据孩子的使用情况设置相应的奖励或惩罚;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利用其他有趣的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做到安排适当、劳逸结合。

4.课外阅读的习惯。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喜好,从孩子感兴趣的图书开始培养;尽量进行亲子阅读,体验角色扮演,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对孩子的表现进行适时鼓励;要循序渐进,阅读的时间从短到长,还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例如一起开辟图书角,保持读书环境的优雅、安静;针对书中孩子感兴趣的点展开深入讨论,引导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坚持让孩子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累计不少于30分钟,每周背诵古诗文不少于两首,尽量固定下阅读的时间和地点,持之以恒,还要善于运用网络资源有效完成阅读任务。
    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它是一种非常顽强的力量,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抓住各种机会教育孩子培养好习惯,通过陶冶,通过强化,使之内化为思想,外化为行为。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浮烟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