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小学的国防教育样本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育红小学增强青少年国防观念的探索

作者:陈立涛 陈常青 马海涛 来源:国防部 发布时间:2020-11-26 阅读量:0

2.jpg

摄影:郭海冰

国防教育法明确,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这要求我们的国防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从长远来看,今天的青少年再过几年就会成为国防力量的主体,他们的综合素质如何,对祖国未来影响深远。然而,很多学校的国防教育不能适应新时代特点,致使一些青少年学生忧患意识淡化、国防观念弱化、尚武精神退化。

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确保国防教育在青少年这个群体中扎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育红小学给出了一份答案。本期视点,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所与共和国同龄的小学一探究竟。

“红娃快板”打出新节奏

“队旗飘,映彩虹,迎着朝阳向前冲。新世纪,小主人,党的教导记心中。少年小军校,从小就是兵……”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育红小学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都会出现千余名师生同唱校歌、齐打“红娃快板”的场面。这是这所与共和国同龄小学的特色传统。

育红小学前身是1949年诞生于重庆歌乐山的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子弟校。走进育红小学校史馆,一副系着红布的快板格外惹眼。93岁高龄的老校长赵志伟回忆,70年前,老师带着学生们打快板,唱颂仁人志士为新中国成立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激励孩子们以革命前辈为榜样、努力学习成才,建设好来之不易的新中国。

一件历史物件,就是一段红色历史。现任校长张雪晶告诉记者,育红小学没有将这副快板“锁”在展览柜里,而是让其活跃在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中,成为伴随一茬茬红娃成长的记忆。学生们每次走进校史馆,看到这副红色的快板,聆听那些硝烟弥漫的故事,心中总会燃起强烈的爱国之情。

红色基因在传递,快板打出新旋律。该校教导主任侯晓敏介绍,学校组织红娃将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赵一曼、雷锋等英雄人物事迹创作成快板节目,到全省各地表演,在龙江大地上掀起一股崇尚英雄的热潮;在“哈尔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和历年“哈尔滨新兵欢送大会”上,育红小学学生还创编了《颂丰碑》《送新兵》等快板节目,精彩的表演受到观众的欢迎。

近年来,育红小学被哈尔滨市文联授予“曲艺艺术传承示范基地”“红色文艺轻骑兵示范基地”“优秀文艺志愿服务示范基地”3块牌匾,选入教育部命名的“全国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行列。

革命歌曲唱出新旋律

走进育红小学这所具有光辉传统的革命老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高高耸立在教学楼前,耳畔传来一首首旋律优美的红色歌曲。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抗战时期,像《歌唱王二小》《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等经典革命歌曲在战火中诞生。这些响彻神州的歌声是冲锋的号角,也是奋战的鼓声,激励着中华儿女与日寇血战到底。

2019年5月,育红小学“我和我的祖国”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启动,全校1000余名师生参加校园红歌大赛,一时间,《井冈山下种南瓜》《红军不怕远征难》《十送红军》等革命歌曲响彻校园。

张雪晶介绍,红色歌曲是流动的血脉,也是凝聚民族力量的源泉,它们像一面面催人奋进的战鼓,给这所校园增添了无穷的精神力量。

“我最喜欢的红歌是《歌唱二小放牛郎》。”学生陈睿说,每次唱这首歌时,王二小不怕牺牲,和敌人顽强斗争的场面就浮现在脑海。他希望自己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军人,扛起钢枪保卫祖国。

一首优秀歌曲,就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课。副校长刘江南欣慰地告诉记者,红歌大赛在校园掀起了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热潮,增强了学生们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同时也引发很多思考:新时代的我们该如何建设好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今天?如果面对生死考验,我们能否像革命前辈那样义无反顾,坚持到底?

“校园里每天播放的红色歌曲我都会唱,光是听着就感觉特别有力量。”学生谢佳怡自豪地告诉记者,歌词里藏着的革命故事常常激励她在遇到困难时不退缩,勇敢面对挑战。

国防讲堂讲出新动力

曾经有这样一则新闻。一位老军人问某学校校长:“你们满当当的课程里有几堂红色课时?沉甸甸的书包里装着多少红色读物?一堆堆试卷中有几道红色考题?!”这问题看似问学校,也是问社会;看似问现在,实则问未来。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可塑定型期,最需要正能量的精神营养,学校一定要承担起、履行好国防教育的重任。基于这一认识,育红小学与哈尔滨警备区结成国防教育共建对子,与哈尔滨市国防讲师团对接160余名讲师进校园,红红火火建立起国防讲堂。

国防讲师团成员有抗战老兵、维和军人、红色史馆讲解员、边防战士……讲师团每个成员都结合亲身经历,讲述人民军队不同时期的红色故事。

国防讲师团成员,既有二级英模、滚雷英雄安忠文,也有著名的“5·31”战斗突击队队长、一等功臣刘海洋,还有一等功臣、一级伤残军人王曙光等,他们都曾被邀请到学校讲国防教育课。学生们听了英雄们讲述的亲历战争故事之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五年级张曦月同学听了授课后,在日记本上写道:“战争年代,英雄以血肉之躯筑起国防的钢铁长城;和平时期,军人依然在砥砺前行,浇铸民族的精神长城……”

经典皮影演出新觉悟

说起育红小学的皮影剧团,全校师生都引以为傲。因为,他们成功将红色革命精神注入皮影戏这一传统艺术之中,引导学生从小敬英雄、学英雄、做英雄。

学校一教师汪淼从小对皮影戏情有独钟,学校开展国防教育系列活动后,她有了将传统文化瑰宝皮影戏与红色故事相结合的想法,于是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开设皮影制作表演兴趣课堂,并组织一些喜欢皮影戏的师生成立了皮影剧团。

皮影剧团把《半截皮带》《歌唱二小放牛郎》《半条棉被》等红色故事创作成皮影戏作品,受到学生的欢迎。皮影剧团也因此成为育红小学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品牌。

学生张集凯说:“我感觉把皮影戏与红色故事结合起来特别有意思,看完皮影戏《半截皮带》后,故事中很多感人细节就像刻在了脑海中。半截皮带见证了红军过草地时的那段艰苦岁月,我一定会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刻苦读书、报效祖国。”

皮影戏不仅把传统文化与红色国防文化结合了起来,也为学生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学生们可以在红色皮影戏中尽情地进行构思、创作,不仅能在皮影戏舞台上饰英雄、当主角,收获表演快乐,更能深刻地体味革命前辈的初心。下一步,皮影剧团将继续创作更多红色革命题材的皮影戏作品,让革命故事走近更多师生。

创新国防教育形式培塑时代新人

■韩玉平

青少年的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以往,有的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多以“你讲我听”为主,“灌输式”教学方法老套、形式死板,教育效果不理想。如何让国防教育入脑入心?必须在创新教育形式、契合青少年兴趣点上做文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育红小学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将国防教育同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娱乐紧密联系起来。师生们普遍认为,这样既有趣、又长知识的国防教育,内容鲜活生动、形式寓教于乐,他们很欢迎。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但是无论大环境如何变化,“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的国防教育不能缺失。如果国防教育依旧秉承老一套的方式,就无法撬动青少年的心灵,只有紧跟时代特点、契合青少年兴趣点、关注点,才能赢得青少年的关注与共鸣。

学校作为青少年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首先,需要强化兴趣教育。如果形式不够新颖,就很难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可在教育中加入符合青少年思维特点的项目,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国防观念;其次,应构建以学校、家庭、国防教育部门一体的教育格局。可在不给青少年学业增加负担的前提下,组织他们参加军营开放日、军事夏令营等活动;另外,要注意简化课程内容,减少国防教育理论与消化理解的矛盾。青少年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在深度思考上还略显稚嫩,因此不能简单地将理论灌输给他们,一旦理解不透彻容易产生偏差,后期纠正的难度系数就比较大。

放眼世界,各国都很重视青少年的国防教育,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俄罗斯开设爱国主义方面的文学、历史等课程,并通过座谈、观看电影、军事应用小组作业等形式,全方位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美国通过西点军校、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海岸警卫队军官军校等军事院校招入青少年学生,经常性地开展青少年国防教育,等等。

国防教育是培塑青少年家国情怀、建立情感认同的关键教育。在青少年精神家园里,我们播撒什么样的种子就结出什么样的果实,采用什么形式就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学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必须将国防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拓宽国防教育载体,有效激发青少年热爱国防、崇军尚武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