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如何延长“保质期”

作者:黎国胜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7-12-06 阅读量:0

目前,各种名师工程应运而生。五花八门的名师称号,令人眼花缭乱。

名师成名,路径不同、早晚各异。大器晚成者有之,早熟者亦不乏其人。大器晚成者多半是经年累月地努力,点点滴滴地积累,终于得到各方认可,成为名师。早熟者,很多是通过赛课,一课成名。有的名师光彩夺目之后就“昙花一现”,成了过期或者“变质”的名师;而有的名师却能长期在教育教学第一线闪闪发光。那么问题来了,名师如何保鲜?如何“延长保质期”?

首先,要给名师营造一个“低温”环境。

就如蔬菜、水果、饭菜一样,要保鲜,得放在冰箱里。众所周知高温环境下细菌容易滋生。名师也一样,要想长期保鲜不变质,学校就要营造一个“低温”的环境。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不是名利场。想办法让名师安安静静地教书育人,少一些名与利的争夺、少一些泛泛而谈的培训。静是智慧生长的条件和环境,静往往具有神奇的功效。学校需要提供一个安静的育人环境,让名师静心育人。

其次,名师自己要增强角色意识和再成长意识。

名师是自我努力和组织培养结出的硕果。离开了自身良好的素质和个人的努力,是不可能成为名师的。但是只依靠自身素质和个人努力,也无法成为名师。因为名师的成长需要练兵的沙场和展示的舞台,这些外部条件的提供总得依靠学校和相关部门。因此,培养一名名师,需要个人和组织付出比一般教师更多的成本。

从某个角度看,名师官方身份的获得,仅仅只是对名师过去工作的认可。它并不能代表名师未来各项工作依然能够领先。因此,没有永远的名师。要想让名师保鲜“延长保质期”,名师必须“再成长”,永远在成长的路上。否则一旦停止成长,名师必然“变质”。

再其次,学习和研究是名师“延年益寿”的良药。

时代在高速发展,过去“讲得好的老师是好老师、考得好的学生是好学生”,现在这样的观念已经过时。在很多专家看来,自己会学、会发动学生学的教师才是好教师;会思考、会创新的学生才是好学生。人工智能快速普及,再过二十年,现在社会的多数岗位可能会被智能机器人所取代。社会需要的是那些能够感受和适应时代变化、引领时代进步的人,这样的人必须目光敏锐、决策精准、行动敏捷。面对这样的时代,知识的接收、存储不再那么重要,知识的加工、应用、融合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显得特别重要。

显然,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必然成为名师保鲜并“延长保质期”的良药。

名师要保鲜并“延长保质期”还要不断地开展研究,把研究与教学深度融合起来。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把教与研融合在一起,在教与研中去探求教育生活的真、去感受教育生活的美、去发现教育生活的善,师生共同体验教育生活的乐。

在我看来,教而不研则“乏”,研而不教则空。一味地教,总想教得更多、教得更好,却不研究、不学习、不反思,这样的教越多,可能会越糊涂;教得越久就会越乏。一是乏味,课堂教学不仅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自己也会变得语言干瘪、缺乏情趣。二是疲乏,不学习、不研究的教师,往往会采用题海战术,机械重复,反复练习,久而久之师生俱疲乏,会损害师生的身心健康。同时,如果一线老师的研究脱离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那么这样的研究必然是空对空的、虚假的研究,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价值。

教与研的关系,在我看来,教是水,研则是鱼。水中可以没有鱼,但一定要有其他生物,没有任何生命的水还有什么意义?研是鱼,鱼离不开水,研离不开教。教师应通过研究来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水平。

名师,要保鲜,延长“保质期”,在我看来,需要外部的环境“静”,还需要教师增强自身的角色意识及再成长意识,保持开放和进取的心态,不断学习、深入研究,实现持续成长。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双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