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泗交初中地处中条深山腹地,距县城约60华里,是一所典型的山区乡镇初中。自从国家实施特岗教师计划以来,先后有20余名特岗教师来我校任教。他们在校工作期间,对学校的各项工作都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学校连年被评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截至目前,学校仍有11名特岗教师奋战在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留住以特岗教师为代表的青年教师,让他们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我校采用了以下做法:
一、以情动人
众所周知,特岗教师到乡村任教后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少,很多大龄青年教师难以解决个人问题。因此,校领导化身“红娘”,带着教师参加各种联谊活动,给他们争取互相接触、交流的机会,争取为他们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另一半。
在住房上,学校优先给特岗教师安排居住条件相对较好的教师周转房。有的教师离家较远,几周才回家一次。学校就安排专人在周末为不回家的老师解决吃饭问题,让他们有家的感觉。有的教师反映教师宿舍离厕所较远。学校就多方筹集资金在合适的位置新建了一个厕所。每到双休日离校时,学校都安排专车负责特岗教师的离校返校问题。
特岗教师武欣茹,家在河津市,身患腰椎疾病,一发病就疼痛难忍。学校领导和同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让她早日康复,我亲自开车带武老师去运城、闻喜等地到处求医问诊,终于使她的病情得到了缓解。武老师的爸爸、妈妈闻讯赶来后,握住校领导的手连连表示感谢。武欣茹老师动情地说:“学校对我们真好,学校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二、以境化人
这里的“境”特指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环境。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思想善引导。无论生活如何浮躁,学校始终坚持用正能量加以引导,坚定特岗教师终生从教的信念。学校选派山西省特级教师、山西省学科带头人薛凌老师,山西省劳动模范韩杰民老师,被评为“感动夏县十大人物”的韩相老师和其他几个在山区工作十年以上的老教师,与新招特岗教师结成学习小组,让他们跟随这些老教师不断成长,从心底里把教师当作一生追求的事业。
特岗教师车丽娜在县教科局组织的全县教师“创先争优 爱岗敬业”演讲大赛中,用她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赞颂了她身边的教师榜样。一个个生动的实例,感动了参会教师,赢得了现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在演讲词里有这样一句话:“您,就是我一生的榜样!”这代表了她,也代表了众多特岗教师献身教育的执着追求。
学校全体教师参加课程改革培训
成长给平台。青年人有理想、有抱负是共性。一个人在偏远的乡村奋斗,整天与学生在一起,几乎与外界隔绝,他们的理想与抱负就会一天天消亡,渐渐变得平庸起来。成长无希望,工作无动力,性格甚至会扭曲变形。因此,学校在教师培训方面向特岗教师倾斜,给他们提供走出去的机会,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的才艺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还让一批有能力、有理想的优秀年轻教师尽快走上管理岗位。只有在展示中发现自我,让自己成长,燃起希望之火,他们才会对乡村教育事业乐此不疲。
学校特岗教师参加名师评选课
同时,学校积极鼓励特岗教师参与课堂改革,组织开展技能竞赛,推荐他们参加各级优质课比赛,促使他们尽快成长。短短两年,刘婷换、张苗苗、杨迪、吉建美等这些青年教师便脱胎换骨,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来自芮城的特岗教师王二磊说:“学校给了我发展的天地,坚定了我扎根山区、从事乡村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三、以资留人
待遇有倾斜。很多教师坦言留在乡村任教,面对的压力要比在城里多得多。学校为了缓解特岗教师的工作压力,减轻教师的生活负担,在晋职晋级、评优评模、困难补助等方面都给予特岗教师倾斜照顾,优先考虑予以解决。
细节决定成败。工作中,对待新招教师要多一点关心、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引导,多给他们一点自由成长的空间,把他们置身于教育的熔炉,锻造出一支富有个性、热爱教育的生力军!让孔雀就地筑巢,不再南飞!
(山西省夏县泗交镇初级中学校长 高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