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教师何去何从?

原创:郝志刚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05-18 阅读量:0

疫情期间的线上教育在颠覆我们传统教育观念的同时将“未来教师会不会失业?”之问摆在了我们面前。面对这个思考题,每个关注教育,关心教师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考甚至隐忧。这并非杞人忧天或空穴来风,因为此次疫情的突袭,让人们真切感受到教育形态的改变可以来得如此迅猛,如此措手不及。我们领略到病毒的无情和威力,也感叹技术的进步和强大。曾经遥不可及的未来教育似乎近在眼前。

对此,透过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未来学校》一书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答案,那就是“能者为师,谁能教谁教”,“未来的教师将成为自由职业者”和“教师是指导者、陪伴者”。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出于对教师培训和教师职业的关注,我想就此话题谈谈自己的思考。

从历史演进看,教师职业将始终伴随人类社会

自有人类,便有教育。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是劳动分工的产物。从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到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到于漪“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从夸美纽斯“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到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往今来,无数先贤智者都对教师职业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做出了丰富论述和精辟论断。无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还是信息社会,教师职业始终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进程,而且愈发闪耀出其独特魅力和光辉。

在人类技术发展史上,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人类知识和文明的传播进程和范围,而互联网的出现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发挥积极作用。依靠海量数据和计算机程序的芯片植入,智能机器人可以轻而易举打败世界围棋高手,智能医生可以比照数据库给病人开具处方……以至于有人断言不久的将来教师职业将被取代。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科学无国界,但科学有底线。缺失人性的“技术秀”违背科学伦理,只会与人类命运前行的脚步渐行渐远。

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职业的育人属性高度契合人的生物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是人工智能永远无法取代的。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和同学间的同窗友情是人类最宝贵的情感之一。疫情期间漫长的居家学习,让众多学生无聊、家长崩溃、教师挂念,万千师生都渴望重返校园,重返课堂,无数感人的场景和故事都足以体现出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

从社会现实看,教师职业具有强大吸引力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使许多传统行业面临洗牌,一些职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甚至有人预言:“未来10年,大部分人类只需思考5秒或以下就可以完成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从比例上来说,未来10年人类50%的工作都会被取代。”其中教师职业赫然在列。据国家教育部2019年9月公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8万所,专任教师1672.85万人,比上年增加45.96万人。假如体量如此庞大的教师群体骤然失业,这是令人无法想象的。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新冠疫情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敲响了警钟。人类在为这堂沉重的生命教育课付出高昂“学费”和惨重代价后,需要重新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重新认识坚守与创新、重新平衡科技与人文。人类必须牢记大自然法则,谨防技术的滥用和过度化,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才能实现人与万物的和谐共生。

从未来发展看,教师职业将面临重大变革

教师职业不会消亡,是否意味着每个教师个体都可以安枕无忧呢?恰恰相反,笔者认为,随着教育的深层次变革,一些不能胜任未来教育的教师将面临出局和淘汰的危险。这绝非危言耸听,在线教育已让我们强烈感受到传统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线上教育带给我们全新的工作方式和学习体验:开放共享的优质资源、多元便捷的知识获取、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所有这些都更新了我们原有的教育观、学校观、教师观。

基于信息技术的线上教育虽然不能完全取代也无法取代以面授为主的线下教育,但线上教育会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并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未来对教师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将发生大的调整,教师入职门槛会更高,未来将是一个能者为师、德者为师、智者为师、仁者为师的时代。教师的道德情操、情感态度、人际沟通等非智力因素将更加凸显。面对教师职业可能发生的重大变革,一线教师需要把握发展趋势,提升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以应对未来教育的挑战。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技术可以让学习者跨越时空障碍接受全国乃至全球最顶级专家的报告或授课,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教师群体会失去原有生存空间和社会价值。优质教育资源是一种外在表征,而适合的教育才是个体内在需求。一方独大、高度集中的教育传播方式违背人的学习规律,也违背教育规律。区域的差异性和个体的独特性决定了未来教育一定是一个更加多元、个性、自主、开放的新业态,人们能够在不断的自我超越和生命成长中体验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所以,一些技术至上者们大可不必为教师职业唱挽歌,而是应当守正创新,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让教育更加美好,更加有趣。全社会要进一步营造起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乐于从教,过得更有尊严,更有盼头!

(作者:郝志刚,高级讲师,高级职业指导师,揭阳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