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国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须注意新变化

作者:汪文华 来源:蒲公英评论 发布时间:2021-06-08 阅读量:0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是“十四五”期间“国培计划”(简称“新国培”)的主要任务之一。《“国培计划”中西部骨干项目指导方案》设置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要求各地开展三项培训:一是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提升培训;二是学科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培训;三是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提升培训。与2020年“国培计划”相比,“新国培”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项目定位。2020年的“国培”通过实施面向省市县培训团队、学校管理团队、试点区县及项目学校骨干教师三项培训,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示范引领中小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新国培”则将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和能力等)与思想政治、师德师风、业务能力一并列为中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通过培训项目实施,增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识,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第二,项目设置。“新国培”不再设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体推进试点项目”,新设“学科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继续设置“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提升培训”和“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提升培训”。一增一减,体现了“新国培”的立意:突出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突出学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发挥“种子”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继续强调“关键人”(学校管理团队、培训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

第三,同名称项目,不仅培训目标、成果产出有差异,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也不同。

对于“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提升培训”,“新国培”分两个阶段给出了指导意见。

其一,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阶段,内容是“以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规划和校本研修规划为核心任务”;目标是“提升学校管理团队的政策理解能力和规划设计能力”;成果是“有效支持能力提升工程2.0的整校推进”,方式是“工作坊混合式研修”。这不同于2020年的“不少于5天(30学时)的专题研修”。

其二,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后期及完成之后,内容是“聚焦管理团队的创新实践能力,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规划落实和执行”;目标是“提升管理团队的领导实施和组织评价能力”;成果是“深化巩固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成果”;方式是“以学校发展的实践证据为评估线索”,但具体方式没有明确。

对于“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提升培训”,“新国培”也是分两个阶段给出了指导意见。

其一,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阶段,内容是“以区域能力提升工程的高成效落地为核心任务”;目标是“提升培训团队的政策理解能力和培训指导能力”;成果是“有效支持学校推进能力提升工程”;方式也是“工作坊混合式研修”。这不同于2020年的“不少于8天(48学时)的专题研修”。

其二,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后期及完成之后,内容是“聚焦指导团队的信息化学科教学指导能力”;目标是“巩固和发展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成果”;成果是“扩大成果的辐射和影响范围”;方式是“通过学科案例打磨和信息化教学模式提取”,也没有明确具体方式。

第四,新设置项目。新设置项目,即“学科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培训”,明确了以下内容:培训对象是“各学科骨干教师”;目标指向是 “切实做好整校推进和校本应用考核”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形成持续发展的机制”;培训方式是“线上与线下混合式课例研磨、专家指导等”和“打磨优秀案例,提炼应用成果”;培训成果是“形成可迁移、可辐射的优质案例资源”,“帮助骨干教师深化对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解,扩大信息技术应用范围,形成常态化应用的意识,进一步尝试和探索不同环境下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实践案例”。

与2020年相比,“新国培”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变化很大。如果各地及承担培训任务的院校(机构)还沿用2020年的目标、内容、方式和成果产出,明显偏离了“新国培”的项目定位和立意。对于新设置项目以及同名称项目,还需要改变培训方式,优化、升级信息化平台,持续开发、遴选教师培训精品资源,建设教师培训资源平台,让“工作坊混合式研修”和“线上与线下混合式课例研磨、专家指导等”要求落细、落准,助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提质增效,促进高质量、精准化培训机制的建立。

(作者汪文华,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