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教师培训体验师很有必要

作者:汪文华 来源:蒲公英评论 发布时间:2022-04-24 阅读量:0

在网上浏览发现有“体验师”这种职业,如旅游体验师、酒店体验师、游戏体验师等各种各样的体验师。那么,体验师是干什么的?教师培训是否可以设立体验师? 

一、行业用户体验的必然性 

“体验”一词有多种意思。作动词用时,指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查核,考察。作名词用时,指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体验”也是“亲身体验”或“用户体验”的简称。所谓“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E/UX)是一种纯主观在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感受。ISO 9241-210标准将用户体验定义为“人们对于针对使用或期望使用的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认知印象和回应”。通俗来讲就是“这个东西好不好用,用起来方不方便”。“用户体验”这个词最早被广泛认知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用户体验设计师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所提出和推广。通常,“用户体验”更多的用在软件和互联网领域,网站或者软件的使用完全要建立在用户的角度上去进行策划和设计,要从多个角度去体验,以找到用户最美好的使用体验。现在,“用户体验”扩展到许多领域的产品体验,催生出新的职业:体验师,乃至环境教育的“自然体验师”。职业睡眠师、旅游体验师、宠物美容师、农场经理人……当睡觉、旅游、与宠物或农场打交道也能成为职业,我们不得不感慨社会变化的快速和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天津女孩郝娜创造了一个“奇迹”。经过与包括医生、大学教师、工程师在内的3000多人的竞争中,于2011 年6月,她成为中国首个“首席旅游体验师”。她可以每天跟团免费到世界各地快乐旅行,欣赏全球不同的风景,年薪更是高达惊人的500 万元。旅游体验师的工作主要包括:每天通过论坛社区/微博/微信平台直播过程,分享体验心得;活动结束后向主办方提交行程攻略和旅游感受。郝娜说,首先对国内外景区和旅游市场情况要了如指掌,比如新马泰7日游最近多少钱等等,另外就是文字表达能力强,精通摄影技术,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该旅游网站给她配置了相关移动设备,平时郝娜的工作主要是跟团出游,然后通过网络进行行程直播、体验分享、照片分享、专业评价等方式反映旅游团的实际品质,并最终对该条旅行线路给出综合评价,为出游者提供可靠参考。郝娜的故事说明了2个问题:一是体验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个新职业与其他新职业一样,顺应了社会变化和人们对优质服务的需求。二是体验师的职业要求很高,需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和高要求的综合素质。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领域特别是教育培训也顺时而变、应时而动,设立培训体验师。 

二、体验教师培训的必要性 

教师培训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质量监控薄弱等突出问题,亟需破解。这些问题的解决之策包括增强培训针对性、改进培训内容、转变培训方式和规范培训管理等,相对应的举措有:加强培训需求调研,确保按需施训;突出实践性课程,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实际;采取多种培训方式,提升教师参训实效;采取有效措施,为教师获得高质量培训提供有力保障。但是,这些对策和举措都难以一时凑效。如,有效地开展培训需求调研需要专业技术支持、被调研对象的所在区域教育部门及学校的组织支持和被调研对象自身的支持;培训内容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实际,既需要培训院校和培训机构有“贴地气”的培训者,又必须满足某培训项目的特定对象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培训对象参训实效,不是使用多种培训方式就一定能够达成的,何况灌输式被培训者“任性”地坚守(或者是参与式、探究式等其他方式的徒有其表);教师培训的保障涉及的是一个“系统”的变革,需要较长时间的应变,不是印发几个上级文件就能有很大改观的。因此,不能将上述突出问题的解决完全寄希望于文件的传达与跟进,谋求一种新机制(或新策略)可能更为务实——设立教师培训体验师不失为一种选择。组织一支队伍从事(或参与)对教师培训项目的体验,并成为能够执行的制度,大致有以下的作用:

第一,通过亲身经历训前培训需求调研,掌握培训院校需求调研的有效性及问题诊断分析的准确性,为培训项目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主题确定、方式采用、资源提供和培训者选择等提供专业化的建议。

第二,通过参与培训活动(旁观者身份),实地了解培训院校的团队组织、实施教学、学员管理和过程监控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适时向培训院校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以实现培训行为切合培训需求,满足培训对象发展性需要。

第三,通过对训后跟踪的观察感受,掌控培训院校的项目跟进计划、条件、方式和效果等,落实对培训院校的后续服务监督,以解决“训后不管”痼疾;也为全面准确地判断评价培训项目的质量效果、评估培训绩效提供依据和参考等。

当然,教师培训体验师也可以向培训对象的所在区域教育部门、学校,以及培训对象,通过建立反馈机制提出有关建议和要求等,促进工作改进和学习行为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培训院校转变观念、变革行为,真正将“学员第一”“有效培训”“优质管理”落实到行动之中,无疑有利于对上述突出问题的解决。 

三、设立教师培训体验师的构想 

建立我国的“教师培训师”制度,是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提出的。所谓“教师培训师”,即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结合学校管理、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思想及现实问题解决的需要,策划、开发培训主题与项目,制定、实施培训计划与方案,从事培训管理、教学和相关咨询活动,并经过正规培训,通过考核鉴定合格取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培训工作者。一名合格的教师培训师需要通过参加专业培训、体验教师培训和实践教师培训的过程来培育。参加专业培训重在建构专业素养(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实践教师培训重在锻炼行动本领,在“知”与“行”之间,需要一个“转化”桥梁;“转化”桥梁的载体是案例,是自身参加的专业培训之外的培训案例,也就是亲身体验教师培训:学习批评他师他事,深化“知”反思“行”。因此,不管是从上述体验教师培训的作用来说,还是基于培育合格教师培训师的需要,都应该建立体验教师培训制度,设立教师培训体验师。下面重点讨论三个主要问题:

(一)制度框架

设立教师培训体验师的前提是建立体验教师培训制度。这个制度至少包括两个要点:一是政策依据,二是制度执行。

1.纳入教师培训的督导制度。“国家将教师培训作为对各地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省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市县教师培训的专项督导,定期公布检查结果。”这是建立体验教师培训制度的一项依据;将体验教师培训制度纳入督导,是对教育督导制度的创新与深化。唯有如此,此项制度才有存在价值和生命力。

2.制定体验教师培训的标准。“国家制订培训质量标准,定期开展培训质量评估,发布年度监测报告。”依据质量标准进行评估,就要求标准首先要具有专业性。将体验教师培训的标准作为国家教师培训质量标准体系的一项内容,是对教师培训质量标准的丰富和发展。其实,于2013年2月1日起实施的三项成人教育培训国家标准就已涵盖了体验培训的内容。

(二)队伍建设

1.考核认定。单设教师培训体验师(包括教师培训师)在现行的教师资格制度下,还难以一时实现。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根据体验教师培训的标准,按照“培训——考核——认定”的程序进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面对教师培训体验师的专项培训,参训人员通过“第三方”考核,由相应的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认定,发放“教师培训体验师”证书,纳入培训师资库管理。

2.队伍结构。教师培训体验师队伍至少要包括四类来源:一是来自高校的教师教育专家,二是来自教科研机构的教师培训学者(教研员),三是来自区县教师培训机构(进修学校、师范学校)的专职培训者,四是来自教学一线有志于教师培训的优秀教师。必要时,还可以聘请教育系统外的培训师参与体验教师培训的工作。条件成熟时,应以取得教师培训师证书的为主体。

(三)使用管理

1.使用途径。根据体验教师培训制度框架,可以通过三条途径使用教师培训体验师。第一,作为教师培训专项督导组的核心成员。第二,由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派驻培训院校(远程培训项目则进行全程在线体验),参与培训全程(训前调研、训中活动、训后跟踪)。第三,参加教育培训主管部门的教师培训规划、项目设计、制度研制、方案评审和绩效评估等。

2.管理措施。由于教师培训体验师还不是一门专门的职业,他们一般都是“兼职”的教师和专业人员,是“单位人”“系统人”。对他们的管理,一是通过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及待遇,既“有位”“有为”,又体现劳动价值;二是通过政策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特别是单位的支持;三是通过业绩考核(如提交督导报告、体验报告、咨询报告)实行动态管理。

(此文曾以《对设立教师培训体验师的初步构想》为题,在《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2015年第3期公开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