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为本 整体育人——北京实验学校“十五年一体化”课程建设探索

作者:周清华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7-06-14 阅读量:0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点,为我国持续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丰富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理念的内涵。

北京实验学校是北京市“幼小初高”十五年一体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学校,总校与北京市平谷区4个分校共同组建北实教育集团。独特的十五年一贯制的办学体制,更有利于培养“完整的人”,为整体育人教育理念的落实提供了更大的改革空间。“幼小初高”十五年一体化课程和融通课程、探究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四季拓展课程、社团课程、学法指导课程、游学课程等特色课程,构建起学校一体化、普适化、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课程体系,为推进基础教育内涵式、全纳式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借鉴价值的范例。

“直通车”模式有利于学生整体成长

北京实验学校在校学生的年龄跨度从3岁到18岁,涵盖基础教育的四个学段。目前,学校创建了“魅力教育研究共同体”,以“魅力教育”为特色,整体构建起十五年一贯制的魅力课程体系,建立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课程衔接机制,探索出“直通车”育人模式。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学校立足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涵盖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融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国际课程等多元课程类型;丰富了基于云平台的网上选修课程,形成优质多元、开放共享、个性选择、分类分层的课程结构,实现了课程体系的横向融合与纵向贯通。这样的课程体系更能适应学生需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调研能力、难题解决能力、讨论沟通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整体成长。

要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落实到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就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研制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适用于评价的能力表现与检测标准。北京实验学校改变传统以学科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指标的做法,将全面素养与创新素养的培养,作为十五年一以贯之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而言,在幼儿园阶段,主要考查学生好奇心的开发程度;在小学阶段,主要考查学生创新意识、良好习惯的养成程度;在初中阶段,主要考查学生的问题意识、理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形成程度;在高中阶段,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探究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程度。这为以创新素养为目标指向的纵向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提供了充分的依据。由于没有幼升小、小升初和中考的压力,学校建立起一贯制的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全面素养的培养,根据创新素养的多元性品格特点,打破分段式升学压力所造成的仅仅重视知识深度的状况,强调从知识的广度评价学生,为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建立起科学的指标体系。

跨校跨学科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提供丰富的课程,给学生更多样的“营养”,这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前提和基础。针对独生子女较多,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够,学习兴趣、动力不足等问题,学校增强课程的选择性、适切性,以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现代人”为目标,紧紧围绕五大方面(语言与文学、自然与科技、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实践与创新),以经济、文化、科学、生活等领域的专题为内容,设计课程或课程群,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学习、运用知识;统筹各学段、各学科、各方参与人员和资源,开发和建设了118门校本课程,研发校本教材100余册,涵盖了11个领域。校本课程让孩子走进大千世界,满足了不同类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教师是课程开发、设计的主体,他们将课程内容、方法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整合,寻求课程的“生长点”,这样开发出来的课程更接地气,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比如生涯指导、金融理财等方面的课程,就很受学生欢迎。

在丰富课程内容建设的基础上,学校建设了跨校选修平台,丰富课程供给模式,给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学校还开设了熊希龄人文实验班、科学实验班、医学科学实验班、“1+3”实验班等,加强相关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创造条件。

作为一所综合改革实验学校,北京实验学校非常注重开展课程创新实验,注重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及学科内、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关注跨学科综合学习,打破学科界限,融通各学科知识。学校依据课程标准,研制三级课程整体建设一体化课程方案,将学科核心素养渗透于学习目标中;着力提升教师课程设计能力、课程整合和综合课程建设能力。课程一体化、跨学科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课程凸显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教育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单靠教室内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

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原来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科实践活动,将其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实践活动旨在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让学生适度地出出力、流流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人生幸福感,促进知识、能力转化为素养并得以全面提升。学科实践活动由市、区县、学校三级采取1∶2∶2的模式共同开发,形成包括课程目标、课程主题、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在内的系列课程。

按学校规定,各学科平均有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在内容上可以以某一学科内容为主开设,或者综合多个学科内容开设,可以与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统筹;在学习方式上,以实验、观察、制作、调研、实地考察为主要活动方式,采用问题和任务驱动,鼓励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体验学习,淡化学科的知识和原理,关注体验和应用,并多样化地展现学习成果。

在日常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学校特别注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校组织教师与专家一道研究、编写出校本国学课程教材,细分为诵读课程教材和研读课程教材。诵读课程教材将蒙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声律启蒙》和国学经典“四书五经”的部分内容确定为诵读篇目,主要在低年级推广使用;研读课程教材用于在有一定学习基础的中高年级学生中成立“国学小书院”,在国学老师指导下研读《弟子规》、“四书”、“五经”、《朱子语类》等。此外,还开设了民族舞蹈、国画、书法、古筝、剪纸、武术等国学兴趣课程。通过活动实践,学生们还用漫画、真人秀和原文创编的形式,编写了一套图文并茂、形式新颖的《新弟子规》,让国学离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近、更亲。学校还通过传统文化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研究,使学习内容切实落实到课堂和实践活动中,避免了简单诵读、复古表演等形式主义的做法。

(作者周清华系北京实验学校科研负责人、北京市高中历史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