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走课,助推教学管理

作者:宋志平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7-09-28 阅读量:0

所谓“走课”,是指在课堂环境中,校长不进课堂,仅在教室外巡视,对课堂教学情况尤其是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快餐式、有焦点、不带威胁性的观察和诊断的一种方法。走课时间可长可短,两分钟至十多分钟均可。

走课是非评价性的,它将学校所持的教育理念以及相关计划,与发生在课堂中和学生身上的可观察变化联系起来,所以能够有效拉近校长与课堂的距离,促进教学团队及个人对课堂、课程以及教学策略的深入思考,是校长进行教学管理、领导教学改革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走课成为美国中小学校长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率、领导教学改革的手段之一,被美国各地的学区作为提高教学的重要工具而普遍运用。数十年前,作为舶来品,它被我国众多中小学校长吸收和借鉴。但在多年的摸索与实践中,不少走课的校长都感到,走课虽好,但也很容易引发问题。如果实施不当,走课很容易失去其价值。更糟糕的是,会在教师中引发不信任感。实践的经验和教训都证明,走课能否“洋为中用”,并充分发挥校长有效教学的领导角色,关键还在于抓住和做实一些细节,尤其要将走课与我国传统的校长听课区分开来,避免走课“听课化”。

走课的目标指向和关注主体应是学生,而非教师。尽管走课和我国传统的校长听课的终极性目的之一都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但听课具有明显“挑错”性的督导和测量的指向。特别是,校长的听课,往往决定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总体评价。因而,对教师及其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威胁性,难以消除教师的顾虑,容易失去他们对校长的信任感。要消除这些弊端,让教师舒服自在地开展课堂教学,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技能,校长必须改变传统的听评课理念,将走课的目标指向和关注主体,定格在学生身上,即校长走进教室不是专注于教师在做什么,而是主要考查学生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了什么。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作为一种对师生都不具有威胁性、督导性弱的课堂观察方式,走课可以说是校长可以更直接获得“为什么孩子们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的答案的一种方式,也是身临其境地把握、分析和改善学生课堂学习状况的快速途径。

走课前要确定观察的核心问题,而且这个核心问题最好由校长与教师共同决定。中国传统的校长听课,只要校长拿起听课笔记本或课堂教学评价表直入课堂即可,课前一般不会做什么准备。由于听课焦点过于专注在教师身上,忽视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的关注或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观察目标不明确,加之受专业限制等原因,校长并不能很好地把握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所以,为避免陷入听课这种误区,校长在走课之前,一定要确定一个或数个与学生课堂学习相关的核心问题,如学生是否清晰地掌握了教学目标,学生在教学互动中的表现与参与程度,甚至个别学生的课堂表现等。校长只有带着以学生为核心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走课,才可能确保这种短时课堂观察的有效性。有必要强调的是,为了消除教师的顾虑,建立信任感,以及尽可能减少自己对课堂环境的干扰,校长课前和教师交谈,共同确定走课的核心问题,也显得尤为必要。

“就生论生”“就事论事”,走课后要共同反思学生“学”的情况。“中国式”听课结束后,校长往往依据听课时的记录与量化评价表,对教师的课堂表现进行“优、良、中、差”的等次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个人教学能力、奖酬等挂钩,而及时与教师针对课堂情况的沟通、交流和探讨较少,即使有,也因为等次的划定,而使教师对教学改进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我国校长在借鉴和实施走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不针对教师,“就生论生”“就事论事”:走课之后,校长就要及时向教师交待其一些非评价性的、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发现或者问题,如学生解题正确情况、学生参与课堂积极程度如何等。校长提出这些问题,可以引发其与教师之间的深度对话和教师对课堂“学”与“教”实践的真切反思。反思应是走课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校长引导教师主动寻求专业发展和建立牢固的学习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营造走课的氛围,让教师感到自在。确保教师上课自然甚至自由自在,这是实现走课的积极效应的前提。为此,除了上述走课前校长首先注重与教师交谈,共同确定核心问题的做法外,还必须在营造走课的氛围上下功夫:做好走课知识培训,让教师明确走课的重要性、目标和要求,为经常性走课定下基调;校长要有耐心,能将走课习惯化;校长要不断接受最新的教育理念,掌握与自己专业不同学科的要点,避免以偏概全;营造一个能够平等对话、真诚交流、共同研讨的学习氛围,形成共促进步的学习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