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主体是学生

作者:许朝军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17-10-18 阅读量:0

当小学生遇见苏轼

清华附小六(4)班的一篇微信文章“火”了,点击量已经超过10万。

在这篇名为《当小学生遇见苏轼》的微信推送中,展示了这个班的六年级小学生所做的几份有关苏轼的小课题报告。这些小课题报告包括:苏轼诗词中哪个词出现频率最高,苏轼诗词对哪个景区的品牌价值贡献更高……

六(4)班的5名小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运用高频词、字分析软件,对苏轼的3458首诗词进行分词研究,并通过作诗年份和高频词出现的时间,还原苏轼当年的经历。他们发现,苏轼每次被贬后,诗中“归来”一词出现的次数都会增加,这一发现将苏轼的“归来”诗与他跌宕起伏的一生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六(4)班两位同学梅楚轩和孙天宁的研究论文“人杰地灵——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分析”中提到,苏轼一生去过很多地方,也用诗词赞美过很多美景,这些美景后来很多成为了风景名胜,苏轼也成为它们最好的“代言人”。那么他的品牌价值究竟有多大呢?孩子们将研究范围缩小到国家5A级景区,发现有27家景区被苏轼提到过。假定景点接待人数与景点价值之间有对应关系,粗略得出这些景点的价值;以苏轼为该景点写诗的次数,按比例折合成其对该景点的无形资产贡献。

探究式学习尤忌“东施效颦”

清华附小的孩子们运用大数据分析苏轼,并撰写出高水平的论文,这确实是一种让人惊叹的探究式学习,这种方法让孩子在亲自参与实践和探究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运用,学会了成长成才。

但是,再典型的教育案例都只能是案例,而没有绝对复制的可能。探究式学习鼓励引导中小学生通过探究,来学习知识,提升素养,进而达到既完成学业,又锻炼能力的成长成才目的。但探究式学习并非千篇一律的“组团——动手+实践——完成研究项目形成成果”模式。现实中,我们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很多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和行为也在悄然进行,比如对一道数学题的反复研究思考和论证得出结果,比如认真分析一篇范文后创作出高质量的作文,比如在动手中发现一些新奇新鲜现象产生兴趣进行研究取得小成果,这些都是探究式学习的行为和范畴。

并非所有的探究式学习都结出了类似于“大数据苏轼”的“果”。有些探究式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反而会遇到意外的尴尬和困惑,如个别学校学生对探究式学习根本不买账,对家长和老师布置的“探究作业”不感兴趣,有的则是拼凑完成论文,有的是家长越俎代庖,有的则是形式上花里胡哨,结果上拿不出手……探究式学习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关键在于,如果一味追求形式,而忽视了教育的科学与理性,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成长需求,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开掘,就会陷入“东施效颦”的畸形。

理性对待探究式学习

对于探究式学习,我们必须要学会科学运用和实施,用科学理性的态度来对待,才能结出素质教育改革之“果”。

首先,只要是学生充满兴趣的主动参与的学习和成长活动,我们都可以当做探究式学习去面对。哪怕是解一道题、发现一个细节、写出一篇作文、得到一个结论……

其次,将学习成长这一根本目的贯穿始终。不管是学生自发的活动也好,是参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双向活动也好,还是自己兴趣的拓展和钻研,只要这些活动和行为最终是实现了自我成长的丰盈、知识视野的扩容、能力素养的提升,我们都给以充分的理解和鼓励。

其三,探究式学习参与的中小学生是学习和成长主体,但并不是整个学习成长的唯一。在探究的过程中,迂回、矛盾和问题是存在的,因为个体心灵素质和品质等影响,出现畏难、反复甚至是退缩和失望、气馁也是肯定的,有些探究根本不会有结果也是会遇到的。这就需要我们的“成长引导角色”——老师、家长和社会因素等积极参与,用帮助、鼓励、理解、支持甚至是化解成长和学习困惑等,来为探究式学习做好护航引导。

其四,科学的教育引导必须到位。这就是涉及教育的专业化问题,比如科学的思维和方法的引导,探究行为的监管,专业方法和思维的指引,以及富有教育爱心和引导意义的关爱与呵护等。